跳转到正文内容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涨多跌少的数字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0日13:3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劳佳迪 报道

  “油价要跌了!”好几天前,这个消息就不胫而走。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早已破-4%的跌幅,意味着只待时间窗口。在强烈预期下,手握定价大权的发改委昨天下午史无前例地预先透露了7月11日将下调油价的消息。这将是2009年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以来,首现“三连跌”,似乎没理由不触动有车族的兴奋神经。但另一问题也接踵而来:同样是国际油价80美元/桶的水平,为何现在国内油价要比2009年11月时贵将近2元?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奥秘,在于是涨多跌少的数字游戏。昨天发改委的表态称,这样的定价机制还将继续运行,暂不推新。

  【一问油价】

  国际油价相同,为何国内卖贵2元

  “这太诡异了,现在的国际油价大概是80美元/桶,我查了一下2009年10月国际油价也差不多是80美元/桶,可当时93号汽油每升只卖5元多啊,为什么现在要卖7元多?这2元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不算不知道,近期接连被调价消息轰炸的车主周先生一摁计算器,便疑窦丛生。

  “难道是现在的定价机制存在计算上的漏洞和盲区,以至于不能准确反映国际进口原油的成本趋势? ”昨天,他对记者道出心中之惑。记者查询发现,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WTI)于2009年10月21日突破每桶80美元,达到81.37美元,当时国内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93号汽油的售价大致区间是7350元—7400元/吨,换算成以升计算,约为5.65元/升。截至昨天,WTI报价84.45美元/桶,基本回到了两年多前的水平。但目前各地93号汽油的售价都在7.3—7.5元/升,比两年前要增加近2元。推行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时,官方曾称“目的在于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但从运行实际效果看,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对接国际原油价格时确实有所偏离。

  【二问油价】

  2009年新机制是谁的利益保护伞

  对于周先生的问题,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斌对记者分析道:“其实单从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参考4%涨跌幅这个数学模型看,就必然造成涨多跌少,这是一个数学现象。 ”

  他对记者解释道:“假设原油价格从100美元涨到104美元,涨幅4%,我们可以上调价格,但如果从104美元跌回100美元,跌幅不足4%,不具备下调条件,假设这时再从100美元涨到104美元,涨幅又达4%,就可以再度涨价。 ”

  值得一提的是,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始运行于2009年3月,执行不到三个月便接连两次上调油价累计1000元/吨,而在旧版调价的框架下,2008年国际油价曾飙涨到147美元/桶,但当时对应的国内油价只有6元。

  这不得不令人生疑:2009年版成品油定价机制究竟是保护了谁的利益?据记者统计,2009年6月迄今,发改委共计11次上调国内汽柴油终端价格,下调次数则只有6次。而从调整幅度看,近三年,国内汽油价格已累计上涨2590元/吨。但参考国际油价走势图可知,2009年6月国际油价大约在70美元/桶,只不过比现在低了10美元左右。

  【三问油价】

  国内极少从“三地”进口原油

  更令人费解的是,国内油价捆绑参考的标杆——“三地”,并不是我国成品油进口的大国,究竟为什么选择迪拜、辛塔、布伦特dtd三地原油现货价格作为基准,并无足够信服的解释。

  “2011年我国进口的上述三种原油数量在总进口额的占比都很小。”资深石油观察人士李倩告诉记者,尽管迪拜、辛塔、布伦特dtd确实分别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原油,但由于其价格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影响相对较小,新定价机制应该更改参考油品。记者从她提供的2011年国内部分原油进口份额统计数值上看,沙特为50272383吨,份额最大,占国内进口原油的19.91%。紧随其后的是安哥拉,31149981吨,占12.33%。排在第三位的则是目前搅得国际油价天翻地覆的伊朗,占10.99%。

  相比这些进口大国,国内现行调价机制参考的迪拜进口原油去年只有6735182吨,仅占2.67%,辛塔和布伦特dtd的进口占比更是微乎其微,辛塔只有0.26%,布伦特dtd甚至是零进口。 2009年之所以会实行定价机制与国际原油的挂钩,初衷是为了将进口成本变化体现在油价中,但将根本不对中国出口原油的国家纳入参考体系,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四问油价】

  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该怎么算

  每当油价调整,市场议论都拿“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说事,殊不知,现有机制里参考的布伦特dtd、迪拜、辛塔三地油价虽是公开的,但在具体测算变化率时如何加权却是最高机密。

  按照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的描述:“国际市场原油移动平均价格变化参考布伦特dtd、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但对于究竟三者加权的比重具体为多少,公众却不得而知。更为蹊跷的是,由于权重和计算公式不明,各家资讯机构可查知的每日变化率数值不尽相同,更反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不透明。

  记者了解到,从国内油价参考标的来看,融合了迪拜、布伦特dtd和辛塔这三个代表不同产油区域的计价方式,确保了全面性。但其对应的中东地区计价、欧洲计价和亚洲计价在加权公式上的暧昧模糊却削弱了公信力。

  李倩曾有一组对比分析,以考察新机制是否存在调节失灵之处。据悉,她将2012年2月与2008年7月进行价格对比后发现,WTI与布伦特原油分别下跌25.25%和12.8%,但同期国内汽柴油价格却分别上涨22.9%和8.39%,其中柴油价格则是涨至国内历史最高。

  【五问油价】

  油价定价新机制能否打破僵局

  尴尬的是,随着国际油价的一波反弹,预期下调的幅度已从最初的600元/吨收窄为400元/吨。现行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是否过长,再次成为市场热议。包括张斌在内的业内分析师都认为,现在的局面充分暴露了以“22个工作日+4%”为条件的调价机制存在灵活性上的严重短板。

  一种颇受关注的说法是将22个工作日缩短,变更为10个工作日,再将正负4%的波动区间收窄,让调价更灵活。但问题在于,更灵活是否意味着调价频率的更加紧密?毕竟,客观上纽约与布伦特dtd差价不断加剧的当下,一旦变为灵活调整,不难看出更容易满足上涨条件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说法是:发改委将调价的“指挥棒”交给“两桶油”,交给市场定价。相比放开终端经销权、甚至上游勘探权的高风险手笔,将定价机制慢慢向备案制过渡确实成了一贯谨慎的发改委手中最现实的棋子。但问题同样存在,市场定价是否能和两桶油的定价完全挂钩?由此引发的可能是敏感的垄断质疑和公众信任危机。

  至少,在“接棒”的石油企业变得更透明之前,一切听来还都那么不靠谱。当然,透明不仅是每三个月挂在交易所的那一摞财报,更是每次解释“调与不调”时提供客观数据,是当业务叫亏时拿出令各界认可的计算公式,是面对“国内闹荒、廉价出口”的质询时站到台前的坦然态度。

 
  • 新闻国务院:超标采购公车建办公楼可撤职
  • 体育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今日成立
  • 娱乐阿汤哥离婚案达成和解 与凯蒂已签协议
  • 财经发改委确定国内成品油价11日下调
  • 科技美欧“再工业化”:机器人威胁中国制造
  • 博客在美国读报感到西方人真穷 博议厦大畸恋
  • 读书二十个最美港姐的今昔对比照(组图)
  • 教育揭秘神一样中学如何完成高考神迹(图)
  • 育儿男童医院看病遭扶梯卡断右腿 微博关注
  • 健康罗氏瞒1.5万人死亡报告 涉事药在华有售
  • 女性揭超A大牌隐形利益链 奢侈品行业离职率高
  • 尚品鱼翅的腐败联想 中国私人飞行执照正流行
  • 星座测试你是TA心头肉吗 测你爱情定时炸弹
  • 收藏央视播大卫雕像打马赛克称裸体或有伤风化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