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随笔】美国“奥运队服风波”面面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02:59  工人日报

  几天前,美国奥运代表团官方制服“亮相”,这套制服由美国著名服装品牌创始人拉尔夫·劳伦亲自操刀设计,其色调秉承一贯的“国旗范儿”,红白蓝相间的搭配清新亮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充满十足的“美国味”。

  然而,好事的媒体却从小小的标签上看出了“大”名堂,因为标签上注明是“中国造”。这一下似乎大大伤着了常以自己是美国人而自豪的一些人的心,而美国政客们却从中看到了上演一出“政治秀”的大好时机。

  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是重量级议员都走到前台亮相,拿就业说事,严辞抨击美国奥委会无视该国纺织业的困境,而将生产奥运代表团队服的工作交给中国。参院多数党领袖哈里·里德甚至情绪激动地表示,美国奥委会应该“烧掉它们,重新做”。还有一些参议员则不依不饶地表示,将在本周提出“2012年美国奥运队服美国制造法案”,要把“中国造”换成“美国造”。

  不过,美国奥委会毫不示弱,并表达了不同意见:“有关奥运服装在中国制造的讨论完全是胡说八道。”美国奥委会新闻发言人称,“拉尔夫·劳伦就是一家支持美国运动员的本土公司。”对于里德提出的“烧毁中国造制服”的说法,身为美国伦敦奥组委主席的塞巴斯蒂安·科伊回应称,这种看法太狭隘,美国的政治家应当看到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好处。白宫发言人随后解释称,美国代表团跟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奥运代表团不同,资金完全是由赞助商们支持的,而不是由政府出资的。

  萨拉·邦吉奥尼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经济新闻报道记者,她曾因出版《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声名大噪。她曾亲身做了一个试验:在一年的时间里,抵制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这个难熬的“试验年”里,萨拉一家人的生活就像历险,一不小心就会“触雷”,家人甚至为此与她闹了不少矛盾。萨拉最后感慨道:“没有中国制造根本无法正常生活。”

  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次“奥运队服风波”,其实是美国政客庸人自扰,正如俗语所说,中国竟是“躺着也中枪”。以“爱国”、“保护就业”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将“中国造”标签政治化,是美国政客在大选年的又一次作秀。关注美国政治的人都知道,每逢大选之年,中国话题通常都会成为政治家们相互攻讦的工具。近两个月来,美国的失业率维持在8.2%,而且各项经济指数都不容乐观。这次“奥运队服风波”正好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炒作由头,将“影响就业”的污水泼向对手。

  当然,“奥运队服风波”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一个醒:中国制造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要转型,加强自主创新、增加科技含量、增强品牌价值,带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NBA-尼克斯交易林书豪赴火箭几成定局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李克强: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