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不外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02:59  工人日报

  我感觉自己还不是一个多么小气的人,可在别人向我借书时却怎么都大方不起来。我喜欢书,更爱惜书,宝贝着家里的千余册藏书,只是借书者并不人同此心,要么不爱惜要么不归还,常常叫人心里纠结添堵。以致后来再面对别人的请求,我总能找到种种书不外借的理由。如此一来,想向我借书的人大都免开尊口了。

  我买书成了习惯,一般到书店从来没有空手而归过,日积月累竟也有大大小小的几橱柜,数量和一般人家里面相比算得上是比较可观了。有人来访,总有意无意地到书架前瞅瞅转转,顺便借走一本也很经常。可有去无回的居多,这样一来二去的,架上的书便只少不多。我很伤脑筋,又苦于无计可施。想依样画瓢地学着人家在书架贴上“概不外借”的醒目提示,把别人借书的意念消灭在未萌之中,从而防患于未然。甚至想调侃一下,写上“老婆与书概不外借”,虽说有点失之油滑,在表情达意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不借的态度坚决,语气同样不容置疑。如此白纸黑字的直言不讳,即便效果再好,自己可能都是想想而已。宁愿割肉一样难受地把书借出去,也不愿得罪朋友熟人,落得个不明事理的书呆子名号。我总觉得别人红口白牙开口借了,无论对方是附庸风雅还是做做样子,总得让人家嘴巴合上,面子上绝对是抹不开的。那种对书的情有不舍,只有自己暗自吞咽。那些借出去的书,结局多半叫人高兴不起来,除了一些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以外,不少归还的也已是破损严重面目全非。

  记得有本书借出去以后,几经辗转再到自己手上的时候早已破烂不堪。封面污迹斑驳,书页边角层层叠叠卷起来,多处残缺不整,书页之间还有压扁的蚊虫尸体,甚至一些可疑的毛发。原本完好的书给弄成这个样子,那情形就像一个清清纯纯的女孩一下子沦落风尘,受尽欺凌和屈辱,实在叫人目不忍睹。放回书架吧看着闹心,丢弃呢又于心不忍,于是便眼不见为净地随便放在房间一角,和一些过期刊物一道任凭灰蒙尘封虫子蛀。还有一些借出的书被人涂抹圈点,勾画批注。我没有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更不会在借来的书上兴之所至便信笔乱涂。一般只在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购买的日期,便不再上面着墨半点,就是看几遍过来也簇新如初。我很在乎手捻着光洁挺括熨帖书页的那种感觉。我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别人在自己书上笔走龙蛇。再面对那些书,当成废品处理的心都有。那些书成了我的心头之痛。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之后,我不再碍于情面而有求必应,不再把书随便借人。

  作家范晓波有段话大意是,不把书外借,若是有人喜欢他的书,而他自己又喜欢这个人,就买一本同样的书送给对方。他从不借书看,因为洁癖,别人翻过的书他不爱看。洁癖我倒是没有,再买本一样的书送人也似乎没有必要。但范晓波的话还是说到了我心里,不把书外借,这点上我们不谋而合。自己的书最好只限于自己使用,说藏书像老婆有些过了,至少像衣服,比如内衣,像日用品,比如口杯。这样比喻我觉得实不为过。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NBA-尼克斯交易林书豪赴火箭几成定局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李克强: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