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旌阳山村“布谷鸟” 自办广播节目16年

旌阳山村“布谷鸟”自办广播节目16年

山村“布谷鸟”现场播报

  “各位社员,大家好,今天是7月15日……”早晨6时55分,伴随着村头高音喇叭发出第一声问候,刘和坤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在德阳东郊20公里外,群山环抱的旌阳区新中镇白河村,刘和坤的大名早已被人熟知。每天早上6点20分,一听到老刘的声音,孩子们就知道该起床上学了。中午11:55和下午17:55,广播一响,正在田里劳动的村民就知道该收工回家做饭了。16年来,除了停电或机器故障,他从未中断过这份工作。

  16年撰稿40万字

  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老刘的播音室。他正在播出关于白血虫防治的有关知识。“一天三档节目是重复的,但是每周七天,每天有一个主题。”刘和坤拿出笔记本,说自己开办的节目叫《白河田园》。逢年过节,还要制作与节日气氛匹配的特别节目。“除非机器出故障或停电,16年来从未间断过。”

  在这间播音室内,除了抽屉里整齐摆放着的录音磁带,桌面上还有《食物神奇疗效小百科》、《公民法律知识读本》等书本和杂志。节目单显示,每天的节目涉及到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农村科普以及音乐戏曲等。“我不会上网,找素材就通过看书看报。”他说,目前自己撰稿约40余万字。

  群众认可是最大动力

  今年58岁的刘和坤是该村5组村民,1995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因村上广播员文德元外出打工,他代替值班,一下坚持了16年。

  刘和坤的待遇从最初的年薪240元,到目前的600元。他说,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还得靠各项农作物的收入。“我一直想的不做就算了,要做就做好。首先是我喜欢做这个,家里买的录音磁带放满了几个抽屉。”他说,最关键的是,有群众喜欢听《白河田园》,有人外出打工时还把听这档节目当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记忆。“得到群众认可是最大的动力。”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思章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NBA-尼克斯交易林书豪赴火箭几成定局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李克强: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