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两则“毕业喜讯”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06:59  解放日报

  彭德倩

  刚刚过去的高校毕业季,两则新闻引人关注。其一,上海大学专门为毕业生升级“校友卡”,同学离校依然可回“娘家”吃食堂、泡阅览室;其二是华师大今年起不再收回学生证、校园卡和校徽,校长直言这是听取学生呼声后做出的决定,“给大家留个纪念”。欣喜之余,笔者不禁也感叹,如此细节小事引来赞誉声一片,此前我们的大学为普通校友提供的关爱,是否太少了?

  如今不少高校,学生一离开校园便断了往来,最多只在校庆时召集一下。而即使在难得聚首之日,校方接待“精英校友”和“平民校友”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七八十岁的老校友拄着拐杖步行入校,而校友中的富商巨贾可以驾豪车长驱直入。此外,一些学校给校友的纪念品也分不同等级,连用餐都有高低标准。如此差别待遇只能叫人一声长叹。

  反观国外名校,在校友关系网络上着力经营,为毕业踏上社会的学子提供学术、人脉等多种资源,有的校友会专设求职网络,帮助本校毕业生找到工作,或在行业中寻找开拓契机。一句话,面对所有毕业生,一视同仁。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就是校友捐赠率,即无关捐赠数额,重在每年捐赠校友人数占校友总人数的百分比,因为这一指标反映的是校友对学校的忠诚、热爱和感激,对母校教育、服务的认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的校友捐赠率往往在50%左右,这或许是国内高校无法比拟的。

  如今许多高校都将“创世界一流”作为发展目标,须知一个大学能否“一流”,不仅在于生源的优劣,或校内教授科研上有多牛,更取决于千百万个在社会各个平凡岗位上散发光芒的平凡校友,以及他们对母校的认可程度。有位高校教授说过,大学与校友之间的维系并非权利与义务,而是感情,人走茶温。愿今后的“毕业喜讯”能更多些,因为那不仅是毕业生之喜,也是高校发展之福。

  (www.jfdaily.com/blog/32008)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NBA-尼克斯交易林书豪赴火箭几成定局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鸿道撤销裁决申请被驳回 王老吉终归广药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