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家宝调研民营企业生存状况 强调抓好"新36条"落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07:27  中国广播网 微博

  中广网成都7月16日消息(记者刘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至15日在四川成都调研,在与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时强调:政府采购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应该一视同仁,要营造打破民营企业“玻璃门”“弹簧门”新气象。

  “玻璃门”、“弹簧门”是目前民营企业发展的两道坎。截止今年6月29日,国务院要求出台的“新36条实施细则”全部出台完毕,一共有包括铁路、能源、电信等22行业出炉“新36条”实施细则。专家表示,“实施细则”关键看后续的制度设计,让民营企业进得来,呆得住。

  政府采购对民企和国企应一视同仁

  温家宝周末在四川成都调研期间,与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依米康公司的总经理张菀希望在民营企业品牌成长阶段给予一些政策的倾斜和市场的保护。

  张菀:尽量减少政府采购或者央企比较大的项目采购上,对民营品牌的排斥,使我们在面对世界500强竞争时有一个同等的竞争机会,更好的竞争机会。

  温家宝:你讲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政府对民营企业和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应该一视同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重视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能够做大做强,这应该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任何企业都应该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不能歧视,像政府采购这类的政策,我主张对所有企业应该一视同仁。

  培养全民使用国产名优产品理念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有治提到了使用国产名优产品的理念问题。

  王有治:我希望政府引导舆论,倡导和培养全民使用国产名优产品的理念,避免盲目对国外产品或者国外品牌的盲目崇拜。

  温家宝:确实应该引导国内市场多采购我们国内的名优产品,政府采购应该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宣传舆论导向以及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的思想都还有些跟不上,或者说有些需要转变。当然,从根本来说,我们企业自身的产品一定要过硬,这是最根本的。

  专家:民营企业过马路面临困惑

  旨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新36条”出台后,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就曾比喻:“红灯灭了,绿灯已经亮起来,但是我们要过马路,必须要划斑马线。”而日前出台的“新36条实施细则”,正是斑马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民营企业要过马路,可能还会面临一些困惑。

  马光远:当民营企业真的进入这个铁路,能源,基础设施等等领域的时候,我们可能还得的在制度的具体规定上讨价还价,这是我认为目前可能最大的一个困惑。我们现在的每一个领域如果是真的鼓励民间资本能进入的话,我想事实上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我们看的每一个细则里面第一条都开宗明义的讲,不对民营资本单独设限,我觉得这一条就够了。那么如果我们对具体执行方面把它真的这一条落实到底的话,那是没有问题的。

  不用担心民营资本竞争不过国有资本

  民营资本进入到曾经是国有大企业天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究竟能不能玩转?马光远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马光远:我们现在看看,竞争性行业里面真的让民营资本跟国有资本去进行竞争的话,哪一个领域民营资本没有竞争过国有资本,我现在还真的没有发现,所以这个我认为根本不是担心的。我们的民间资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我觉得民间资本真的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这是因为,你只要给了他活动的余地,他总会想方设法的把社会的资源,把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去做一些事。

   民营企业有经营活力等三大优势

  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就表示,经营活力、应变能力和发展潜力是民营企业的优势。

  温家宝:在企业应对危机当中,我们民营企业表现出了它的经营活力和应变能力还有发展的潜力。这就是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优势。如果再加上我们政府对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我相信民营企业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新36条”出台关键是抓好落实

  马光远同时表示,“新36条实施细则”出台,并不代表万事大吉。

  马光远:不仅仅是出了“36条”,出了“细则”以后,就万事大吉了,刚走了第一步。那么,下一步怎样保证这些资本能够进入,不是说我们在缺钱的时候,或者让他们进来,就是一个任务等等,也就是说你怎么在制度架构上做一个设计来保护他们“进得来”,同时能够“呆得住”。这是我们下一步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去做的。

  上周,两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的温家宝总理,谈及旨在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落实时说,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在成都调研期间,温家宝再一次强调了这点。

  温家宝:“新36条”实施细则已经全部出台,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办成几件看得见的实事,尊重企业家精神,让投资者增强信心。地方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和本领域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出一批便于民间投资参与的项目,营造一种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的新气象。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鸿道撤销裁决申请被驳回 王老吉终归广药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