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铁术源头是淄博铁山

2012年07月16日09:11  淄博新闻网

  淄博新闻网讯 7月15日,记者从在我市召开的“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中国殷商学会、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中国冶金学会等13位国内顶级专家们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我国冶铁技术发明的源头最终被确定为淄博铁山。这一发现解决了我国专家学者对于冶铁术起源时间和发源地问题的争论,冶铁术起源时间被确定为西周晚期,而最早发明冶铁术的地方便是淄博铁山。

  13位国内顶级专家

  淄博论证“冶铁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支持历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许多历史文化与齐文化的开发一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7月13日,在张店区人民政府和市文物保护协会的努力推动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历史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冶金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的13位专家汇集淄博,召开“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专家论证会,专家团先后对齐国历史博物馆和齐故城阚家寨冶铁作坊遗址及其文物进行研究,并对张店铁山露天采矿现场、采矿老洞遗址、炉神姑庙等有关冶铁传说旧址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认真研究论证,专家们一致认定淄博铁山就是我国冶铁技术的发源地。

  淄博铁山

  是先秦时期东方冶铁文化中心

  据了解,铁山位于张店区中埠镇铁冶村西北,海拔254.6米,面积10平方公里,铁矿资源丰富,其铁矿石铁含量高达75%以上,山东省最大的铁矿基地——金岭铁矿就坐落在此。目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先秦时期的齐国是较早发明冶铁术并使用铁器的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先秦时期东方冶铁文化的中心。科学测试也显示,淄博齐故城阚家寨冶铁作坊遗址面积大、文化堆积丰厚、冶铁延续时间长,其时代可能早至西周晚期。而该作坊所需铁矿石和原料均来自齐故城西约10公里的张店铁山。

  铁山古称商山,因矿石呈黑色而得名。铁山是齐国开采铁矿和冶铁之地。现铁山还保存有春秋战国时期开采铁矿石的老矿洞和原露天矿石开采面,开矿遗留下来的石臼,冶铁用的熟铁砂等遗物。此外,铁山东邻村又名冶里,是春秋时期齐国管理冶铁的组织机构,自古至今铁山一带还广泛流传着炉神姑的民间故事。

  专家们论证后认为,既有最早文献记载可查,又有阚家寨早期遗址和遗物可考,有铁山古矿洞的背景和丰富的民间传说可证,这些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淄博铁山是齐国最早的冶铁之地,也是我国冶铁发源地。

  我市规划设计

  铁山冶铁民俗文化旅游线

  7月15日下午,在本次论证会上13位专家在《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专家论证意见》上签字后一致认为,得出的淄博铁山作为中国冶铁发源地的共识,是仅就目前掌握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研究得出的,还需今后考古工作进一步检验和加强,但淄博铁山被确认为中国冶铁之源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冶铁文化研究的深入,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们认为,中国冶铁发源地是淄博铁山的确认,对弘扬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冶铁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有历史性意义。中国冶铁文化发源地淄博张店将成为海内外冶铁文化的展示中心和研究中心。中国冶铁文化源头的认定对张店乃至淄博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们建议我市适时召开冶铁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和举办中国冶铁文化旅游节,并配合国家和省文物考古部门进一步做好铁山一带的保护发掘工作,为推动我国冶铁文化的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专家论证会”对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确认的研究成果,将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冶金学会联合向学术界公布。我市也将对铁山冶铁术发源地进行规划和设计,设想是充分依托冶铁文化品牌,重点发展以冶铁文化为内涵的民俗文化旅游。张店区表示,今后将利用金岭铁矿废弃矿坑发展工业旅游,与临淄区的齐文化旅游景点相互依托,拉长淄博历史游览路线,打造我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淄博铁山的“冶铁之路”

  7月15日,在“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专家论证会上,13位国内历史文化考古界的顶级专家一致认定,淄博铁山是中国冶铁技术的发源地。这一石破天惊的结论,顿时让淄博铁山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跟记者一起来探寻一下淄博铁山长达两千多年的“冶铁之路”吧!

  文献中冶铁最早的记载是齐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起源曾做出过重大贡献,冶炼术的发明即是进入高级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冶铁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冶铁发源地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巨大应用价值。

  采访中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淄博市考古学会会长张光明告诉记者,文献资料中关于冶铁最早的记载是齐国。研究铁和冶铁术,文献资料多依据《管子》和《国语》。《管子·地数》中说:“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管子·海王》:“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国语·齐语》:“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可以毋籍而用足”。春秋中叶齐灵公时“齐侯钟”,铭文有“造(铁)徒四千”。

  这些资料清楚地表明,齐灵公时期齐国已有采矿冶铁的官徒,且已具较大规模。这些有关齐国冶铁的文献记载,在先秦诸国中属最全和最早的,这就为我国冶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史料。

  张宏明《中国铁器时代应起源于西周晚期》一文中说:“齐国是我国较早使用铁器的一个地区。铁字古代异文作銕,銕字从金从夷,或以为铁就是古代夷人率先发明的。1971年,山东文物部门淄博市临淄郎家庄发掘一座春秋晚期大墓,发现两件铁削,这是目前所知齐国在春秋时期使用铁器的实物资料,从而证明齐国用铁的文献史料可信。”

  齐故城发掘发现冶铁遗址六处

  建国以来,齐地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多有重大发现。据不完全统计,齐地出土春秋战国至汉代的考古资料多达34批。在齐故城的勘探发掘中发现了比较集中的冶铁遗址六处,小城两处,大城四处,其中大城东北部的冶铁遗址分布广,文化堆积比较厚,面积约3—4万平方米,地层堆积都在3米以下,报告断定其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2009年4月,我市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对齐故城冶铁作坊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渣铁混合物、砺石等23件出土物进行了测试,得出了齐故城内冶铁遗址出土矿石为铁山所出的结论。对齐故城东北阚家冶铁遗址内出土木炭进行了碳14测试,有4个数据进入西周晚期范围,即公元前798-公元前795年。出土的铁器早至春秋早期,如长清仙人台6号春秋早期墓出土的铁援铜戈等,战国时期出土的铁器数量增多,器类全;汉代出土铁器更普遍,数量更多类型更全。

  据调查,铁山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开采冶铁,是齐国重要的藏铁矿山和冶铁之山。1954年4月,在铁山铁矿四平道发现春秋时期开采铁矿的老矿洞,出土绳纹陶片、铁制开采工具等遗物。1958年,又在冶里村西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冶铁遗物熟铁砂,并从众多的矿砂中挖出石臼等捣矿石的工具。1958年在冶里村东修路时曾挖出大片的红烧土,应与早期在此开采冶炼铁矿石密切相关。

  方志资料佐证铁山是最早冶铁地

  方志资料亦佐证铁山是齐国最早采矿冶铁之地。铁山优质铁矿石储藏丰富且有铝土矿耐火材料,水系发达,山林燃料充足,是先秦时期理想的采矿冶铁之地。铁山东邻村庄名曰铁冶村,村志载因将其作为“鼓铸之里”而得名。铁冶村原名冶里村,始于齐国桓管之时,1956年改村名为铁冶村。按齐国春秋时期管仲“参其国”、“伍其鄙”管理制度,国都内的行政区划是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分别由轨长、里司、连长、乡良人(或乡大夫)管理。由此知“里”是春秋时期齐国管理机构,为国家所设的一级管理部门;“冶里”即是春秋时期齐国在此设立专营冶铁的管理机构。铁山冶里的设置也足证此矿开采冶铁在春秋时期已很成熟。

  铁山一带铝土、耐火材料储量丰富,为冶炼炉的建造提供了保障。此外,由于铁山一带冶铁业的发达,有许多有关冶铁的民间传说,其中“炉神姑”的传说流传最广,而且与冶铁又有直接关系。康熙《新城县志》载:“铁山孝女,相传初开冶,熔铁不成,匠数被戮,期至未熔。孝女恐父被戮,投炉中,铁遂就。”“后敕封炉神,以旌其孝”(《青州府志》)。因冶铁而被敕封为炉神,在全国独此一处。铁山孝女投炉救父的故事在当地盛传不衰,今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地建有炉神庙,历代有碑刻传世。这样的民间故事应是儒家文化与冶铁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缩影,说明早期铁山冶铁业发展兴旺的盛况。

  这些历史资料和方志传说都表明,先秦齐国是我国最早发明冶铁术的国家和地区,而齐国最早的采矿冶铁之地当在淄博铁山,年代应在西周晚期。

  申报冶铁发源地工程历时两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张店区委区政府先后启动实施了一大批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其中申报冶铁发源地就是一项重大的引领性和带动性工程。2011年,张店区在综合分析、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把申报中国冶铁发源地作为加快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并于2011年9月正式启动申报工作。期间,大批专家学者为这项申报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莱芜职业学院的陈旭教授发表了论证淄博铁山为中国冶铁发源地的专业学术论文《淄博铁山——中国冶铁发源地》(《管子学刊》2010年第4期),大胆地推测我国的冶铁术就发源于淄博铁山脚下,这一推断也得到不少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的认同。专家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为申报中国冶铁发源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申报工作启动后,该区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张店区申报中国冶铁发源地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国冶铁发源地申报方案,邀请张光明、陈旭和于孔宝3位教授全程参与申报工作。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他们专注于文集编纂及专题纪录片拍摄。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走访当地村民和金岭铁矿离退休职工后,共编篡完成了36万字的《中国冶铁发源地研究文集》,这是论证淄博铁山为中国冶铁发源地最详实、最有力的证据。专题纪录片拍摄邀请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走遍中国》栏目组负责。该记录片于今年4月3日开拍,6月14日晚8点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进行了首播。

  2012年4月13日和5月13至14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云翔,中国殷商学会名誉会长、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先后来我市考察调研了中国冶铁发源地情况,实地考察炉神姑庙、铁山开采遗址、第一隧道遗址和铁冶村村碑。

  2012年4月24日,该区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冶铁文化研究专家座谈会”,就申报淄博铁山为中国冶铁发源地全面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申报工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在前期专家考察、调研、座谈的基础上,7月15日,13位国内顶级专家汇聚我市召开“中国冶铁发源地——淄博铁山专家论证会”。论证会上,淄博铁山被专家们一致认定为中国冶铁技术的发源地。

  张店将建设中国冶铁博物馆

  今后,怎样对“中国冶铁发源地”的文化品牌进行开发利用?昨天记者专访了张店区委书记王咏,他告诉记者,成功申报中国冶铁发源地后,该区将充分利用好这张城市名片,加快打造冶铁文化品牌。

  王咏说:“我们将建设中国冶铁博物馆。聘请高水平团队规划建设中国冶铁博物馆,并在铁山设计建设中国冶铁发源地地标,展示铁山中国冶铁文化发源史、炉神姑传说和近现代冶铁文化发展历程,鼓励冶铁文化相关创意文化产品开发、影视作品制作,加快把中国冶铁发源地这一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同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文化博物馆、纪念馆建设。”

  他表示,今后还将充分依托冶铁文化品牌,大力发展冶铁文化旅游。其中将重点发展以冶铁文化为内涵的民俗文化旅游,利用金岭铁矿废弃矿坑发展工业旅游,与临淄区的齐文化旅游景点相互依托,拉长淄博历史游览路线,打造全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做出新贡献。

  (记者董振霞 特约记者张洪波 通讯员张敬帅 编辑邹长永)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证监会:停发新股不能改善市场 学者反驳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出汗预测健康 分娩时刻准爸行动指南
  • 女性经济放缓奢品购买力减弱 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港澳文交所被指骗钱 文交所洗牌众生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