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市人口数量增速较快 素质总体良好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09:30  龙虎网

  龙虎网讯 全市常住人口800.47万,年均增长2.52%,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3;人口素质总体良好,去年大专以上来宁人数增近10个百分点;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3位,万人中大学生比例居全国第1位。这是本月上旬出炉的《南京市人口问题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的信息。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快于广州和杭州

  《报告》显示,我市人口数量增速较快。从人口总量上比较,虽然南京位居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四城市之后,但增长速度快于广州和杭州。按2.52%的年增长速度计算,我市人口将在2015年突破900万,达到906.54万;到2020年时将达到1027万,到2030年将达到1317万,在2047年的时候将突破2000万。

  根据《报告》分析,我市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机械增长率是指人口增长率减去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是南京人口数量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2011年度我市流入人口为181.6万人,与2010年相比,流入人口增长率达到了20.3%,其中江南8区流入人口共计115.60万人,占全部流入人口的63.66%。流入人口前四位的区县是江宁、栖霞、浦口和雨花台区。

  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全市人口文化程度整体较高。《报告》同时显示,我市现有普通高校53所、成人高校1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约79.34万人,成人高校大学生约17.97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全国第3,万人大学生比例全国第1。常住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含大专)人口比重,由“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2.35%,升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6.11%,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位。

  目前,全市13个区县已全部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教育普及水平已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指标。

  但在全市流入人口中,文化程度与职业技能普遍不高。《报告》指出,流入人口虽然呈增长趋势,但文化程度却明显偏低。以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男性为主,占全部暂住人口的69.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2.5%。超过60%外来人口,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建筑业和商业零售、餐饮服务、娱乐业等行业中就业。

  人口规模膨胀对公共资源的压力日渐显现

  近年来,由于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和人才政策的调整,限制了低层次人口来宁谋生,吸引高层次人士来宁创业发展,2011年大专以上来宁人数比2010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

  人口的快速增长正是源于经济快速增长引致的人口集聚效应,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报告》指出,快速膨胀的人口规模,对城市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日渐显现。我市总面积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3位,常住人口密度却排名第4位;全社会用水量排名第3,全社会用电量排名第5,全社会液化气供应量排名第6;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排名第2,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排名第3,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排名第6。

  《报告》强调,任何城市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人口,应当综合考虑南京的生态容量、可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因素,从侧重人口数量扩张的“大”,向着力提升人口质量的“优”转变,科学规划南京的适度人口规模。

  (记者 许震宁)

  来源:南京日报编辑:孙婧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鸿道撤销裁决申请被驳回 王老吉终归广药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6招让眼影整天不晕染 10元超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港澳文交所被指骗钱 文交所洗牌众生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