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九章》评析:超越祸福生死 洞彻天道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12:00  红网

  红网专题:网友投票热选《湖南九章》

  【编者按】由湖南大学文学院倡议发起并在红网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湖南九章》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已经由广泛热烈的网络评选和权威审慎的专家评选最后选定,并于7月初公布。现湖南大学文学院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湖南九章》入选篇目逐一评析。今天推出第二篇:刘祥评析贾谊的《鵩鸟赋》。

  

  相关链接:《鵩鸟赋》全文

  《鵩鸟赋》评析:

  贾谊乃洛阳才俊,年少才高,精通诸子,一旦受荐入朝,风生水起,被超擢为太中大夫;奈何木秀风催,很快落入绛、灌谗口,又被出为长沙王太傅。当时的长沙王还是吴芮后人,汉初七个异姓诸侯王只剩了这个国小势弱者,做长沙王太傅,难有作为,直与贬谪无异。湖南古来即是谪戍地,百年前屈原即曾被放逐于此,忧愁伤怀,悲歌流涕,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前贤如此,贾生心生同悲共苦之感,因此甫一入湘,他便写下了《吊屈原赋》。人生起落不定,大喜大悲过眼,难免会有些切肤之痛,《鵩鸟赋》的创作也即与其贬谪的心境有关。

  《鵩鸟赋》序中说:“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已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序中基本交代了贾谊创作此赋的缘由,大体有三:一是被贬长沙王太傅三年,情郁迁谪;二是见鵩鸟飞入居舍,昭示不祥;三是因长沙地低气湿,自伤命促。这三点都与长沙有关,可以说《鵩鸟赋》产生的客观原因,都是在长沙这个独特的环境中生发的。也可以从中看到此赋的两条主线,也是贾谊所关心的两大问题:一个就是以迁谪为中心的穷通、祸福的思考,另一个便是关于命运、生死的探讨。

  贾谊在赋中极力强调“变”的思想,“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只是发展变化中的暂时状态,各种矛盾纠缠不定,对立情境转换不息。他引用《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不定,忧喜同门,又列举夫差、勾践、李斯、傅说诸人穷通事迹,以表现福祸相纠,命运难测,可以视为他对迁谪之恨的自我排解。祸福倚伏之状可见,转化之机却渺然难求,“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这是命运不能自主者心中的疑惑,人生的轨迹被不可知的力量操控着,这种力量强大而陌生,遥远而难以虑谋,“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他只能含混地将之归结到命、天、道。这一段与其说是贾谊俯仰历史、推究变化,揭示出穷通、祸福之间的关系以缓解迁谪之痛,还不如说他迷失在了天道蒙昧、命运难测的新恐慌之中,所谓“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因天命难知而产生的新矛盾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即不必知,也就是不去苦苦追究,将人生从眼前狭小的世界中超拔而出,越过穷通、祸福的逼仄之境,走向以天地阴阳为背景的宇宙境界。“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在宇宙运转的大视野下,天地为陶铸的炉子,造化是作业的陶工,阴阳燃烧为炭,万物就是烧铸的成品。生活在西汉初年的贾谊以一种宏伟阔大的视野,来打量天地运作、万物生成,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四百年大汉帝国的学人们综括天人、包举宇宙的雄心壮志。将个人置入天地宇宙的广阔背景下,个人的存在被稀释,生死淡薄如纸,穷通微乎如线,乃至于这些区别被完全打破,个人融入造化之中,随道流行,化合无迹。所以生只不过是“忽然为人”,而死则是“化为异物”,人的存在有很大的偶然性,人与异物在根本上没有区别,只是个体存在的不同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庄子妻子死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

  贾谊深得庄子齐生死、等万物思想之精髓,并且仿效庄子的至人、神人、圣人,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想,用达人、至人、真人来对抗俗人、愚士,时刻不忘对浊世浮生的超越。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彰显了贾谊与当时社会之间不可解决的矛盾,任何一个超越时代的哲人都难免于此。贾谊通过一番探索,终于找到出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抛弃智虑与形体,不执着,随道而行,顺流而逝,遇坻则止,不以一己为私。这种生活态度高尚一点来说,就是与大道相沉浮,所行必然体合天地之道,没有私心、乱智,乃庄子一流的人生境界;而世俗一点来说,则是与世俗相沉浮,乃沧浪之水清浊皆可的意思,不再像屈原一样九死不悔、志从彭咸,这是郭象一流的处世哲学。

  我们看贾谊,既要看到他的高尚处,也要看到他的世俗处,司马迁说:“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同生死即是其高尚处,轻去就便是其世俗处。但是这样去看贾谊仍然是不全面的,这一篇赋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自身矛盾而写,在看似高尚或者世俗的面孔之后,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痛苦的贾谊,这些故作超脱之语,正彰显了一个才富识高、拥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青年,不被世俗理解,反而受到打压的痛苦,以及面对天地宇宙的无穷与个人生命短促,心生无法排解的惆怅与忧伤。故而这篇文章表面是从抑郁走向了超脱,实际上则是从超脱又踏入了更为深沉的悲哀当中,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后来梁怀王坠马,他却抑郁而死的原因。终归像“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这样美好的境界,也如梦寐一般飘渺难求。

  以上是对《鵩鸟赋》思想内容的探讨,从中可以看出贾谊受老庄道家影响之深,贾谊本来就是精通诸子的,而他来到长沙,道家思想盛行的楚地,更为他用道家思想来安身立命创造了条件。这种解脱的方式为后来许多文人学者所效仿,而其重玄思的特点汇入湖湘文化之中,成为湖南后世佛学兴旺、理学繁盛的思想先导。《鵩鸟赋》浓重的说理色彩,又成为汉代“玄思”类骚体作品的先声。就其体制而言,受到楚国辞赋文化的深刻影响,运用了骚体的形制。此赋采用的是《离骚》句型的变体《怀沙》句型,大体是两句为一组,前一句四字带“兮”,后一组为四字,这种结构,去掉“兮”就成了汉大赋里的大段的四字铺陈,而且句中也出现了去掉兮的四字句,如“德人无累,知命不忧”,再加上假托与鵩鸟之间的问答,明显的散文化倾向,都预示着楚辞向散体赋的发展,也对后来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骚体作品有一定影响。此外,它的作者是在屈宋等楚人之外的洛阳人贾谊,扩大了“楚辞”之楚的内涵。并且因为同是汉代最早骚体作品的《惜誓》、《吊屈原赋》主要是拟骚、悼骚,而凸显出《鵩鸟赋》对骚体成为一种独立文体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骚体成为作家自觉采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体制。

  《鵩鸟赋》作为湖南迁谪文学的代表,根植于湖湘文化之中,文辞优美,思想深刻,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总之,它被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自是实至名归。

  [稿源:红网]

  [作者:刘祥]

  [编辑:王娉娉]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证监会:停发新股不能改善市场 学者反驳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出汗预测健康 分娩时刻准爸行动指南
  • 女性经济放缓奢品购买力减弱 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港澳文交所被指骗钱 文交所洗牌众生相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