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入法是一个伪命题

2012年07月17日02:17  山西新闻网

  湖南宁乡县人民法院院长马贤兴在一个法治论坛上表示,要建设两型社会,不仅要靠法治保障,还要靠良心保障。马贤兴提议把良知写入法律总则,成为指引、评价、规范人的行为的法则。他表示:“良心都靠不住了,什么靠得住呢?”(据7月16日《潇湘晨报》)“良心都靠不住了,什么靠得住呢?”听起来,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良心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尤其是我们逐步从人情社会转型为陌生人社会,维系社会秩序的是法律制度而不是道德良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心的缺失,无论是社会领域的见利忘义或者是权力领域的腐败堕落,都是制度监控运行乏力甚至是形同虚设的体现——假如对于权力的监督制衡制度真正发挥效力,纵然有官员没有良知,也无法出现贪腐的结果。因此,良心可以靠不住,但法律制度不能靠不住,如果我们能够将法律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尽善尽美,其实就不必担心良心靠不住。譬如官员养情妇,单凭良心是杜绝不了这种腐化行为的,只有靠法律制度,如果制度惩处跟进到位,再好色的官员也不敢包二奶。

  这些年,“入法”仿佛成了一个烂菜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见死不救入法、探视老人入法、包二奶入法……现在又有人提出良知入法。只要是成为社会痼疾的,都试图通过入法来得到救赎。然而,还是那句老话,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一夜情和婚外恋泛滥成灾,严重戕害道德,法律就没办法去明确和惩处。还有前几年引起强烈关注的“艳照门”事件,那些拍艳照的明星让舆论很愤怒、很不齿,让道德很受伤,但恐怕谁都知道,这只与道德有关,而与法律无关。或者,我们可以对其滥情纵欲行为进行道德批评,但却无法套用法律将之绳之于法。

  事实上,如果让法律过度向道德领域进行延伸和辐射,不但浪费社会资源,也会让法律法规过滥且脱离社会实际,导致缺乏起码的可行性和公平性,还会无形中戕害社会道德。可以试想,当连起码的良知都需要法律来维系的时候,我们又将基本的人性和道德置于何地呢?

  一言以蔽之,良知入法是一个充满悖论、偷换概念的伪命题,真的很离谱、很靠不住。

  □陈一舟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国际-欧足联年度最佳32人候选:皇马7人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微软发布新版Office:突出社交和云服务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冬病夏治 找准穴位在家也能“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章士钊故居违法施工罚20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