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凯歌剔除黑暗求正能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03:19  京华时报
陈凯歌剔除黑暗求正能量

导演陈凯歌。本报记者张沫摄

  《赵氏孤儿》之后,陈凯歌并未像之前公布的那样,拍摄根据日本小说改编的奇幻大片《沙门空海》,而是奉上了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搜索》。这一次,他以近乎新人般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很多人都感觉在这部作品里“搜索不到陈凯歌”。同样,对于不熟悉《搜索》小说的人来说,原作者文雨也是一个不太熟悉的名字。力求颠覆的导演、初出茅庐的作者,求变求新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彰显无遗。近日,本报专访了陈凯歌和文雨,请他们讲述《搜索》改编的整个过程。

  陈凯歌搜不到我是对我的表扬

  《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近些年,陈凯歌的作品一直都是古装商业大片。今年暑期档,他却抛出了一部小成本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搜索》。面对人们对这一举动的形容,陈凯歌既没有选择“回归”也不认同“转型”,他有自己的解释。

  □谈初衷

  特想给年轻人惊喜

  对于拍《搜索》的初衷,陈凯歌说,“我觉得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而且正处在转型期,如果所有电影拍的都是古代有点奇怪。我感觉应该有人来拍一部关于今天中国现实生活的电影,而且包含诚意、尖锐和感动。”他不认为这是一次转型,因为他也跟大家一样活在当下。“说白了这回我特想给年轻人惊喜。”拍摄中,陈凯歌反复追问自己,已近六旬的人拍的电影怎么能让30岁或30岁以下的人看着爽,“这是我遇到的最大难处。”

  陈凯歌认为,《搜索》并没有让他撇去以往的风格,也没有刻意创新。“我让自己像年轻人一样活着,做年轻人做的事,比如上网、发邮件、听听歌,知道谁最雷谁最萌。”他说,观众评价“《搜索》搜不到陈凯歌”是一种表扬,“这跟成功无关,是肯定我还可以用今天这种方式——大家熟悉的、能接受的方式拍电影。”

  □谈改编

  要让大家有点盼头

  2010年,通过新丽传媒公司的推荐,一部讲述“网络暴力”的小说《搜索》得到了陈凯歌团队的认可。“但网络暴力不会是电影的全部,我最感兴趣的是网络后面的人。”

  于是他和另一名编剧唐大年开始了对小说长达7个月的改编,做了多处改动,“主要是为了让电影不那么黑暗。”他举了3个例子,“小说里叶蓝秋是在黎明看日出的时候被大学生强暴,然后失足掉下去造成死亡,我不能接受;还有就是陈若兮跳楼,这对一个记者来说太残忍了;再有一个是喜欢叶蓝秋的医生,要通过手术去迫害莫小渝,太恶了。”他认为这不是否定原小说,“我只是想我的电影能提供一点正面的能量,让大家有一点点盼头。”

  除此之外,陈凯歌尽量忠于原著,连原文中有些文艺腔的人名也没有改动。改编中,他与原作者文雨有过一次交流,“聊得挺好的。我想在小说的创作基础上,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点。我没有想跟小说作比较,我觉得人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结构。”

  有观众质疑,叶蓝秋最后为什么没有将100万归还给沈流舒,而是捐掉。陈凯歌对此有解释,“我们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叶蓝秋可能是一个一辈子也没什么机会帮助别人的人。当她身处绝境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得到帮助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觉得她想助人的心压倒了她想还钱的心。如果她把钱还了,我觉得有点太实,这是为了更准确地写出一个绝望者的心境,这个问题我是认真想过的。”

  □谈演员

  四女“无贱相有骨头”

  高圆圆、姚晨、陈红和王珞丹,四位女演员在《搜索》中个性十足。陈凯歌说,选择她们出演是因为四人身上的共性,“无贱相,有骨头”。

  “过去写女性全是男性视角,贤淑温良、逆来顺受、三从四德。我觉得‘无贱相’就是说她们不依附男人存在。几个很强的女性身上都有我自己的投射,尤其是陈若兮。”

  有观众认为,记者陈若兮急功近利,显示出陈凯歌对于新闻行业的认识过于消极。他表示,自己把她定位为人而非记者,“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赞美她。姚晨每一次说到‘我要重新开始’的时候,我都一激灵,这样的人是打不败的。”

  电影上映后,有观众称赵又廷为新一代“咆哮帝”,陈凯歌回应说,演员们都是用心去演的。“赵又廷要融进我们这个系统还需要时间,但他在这部戏里演得很用心,而且他有才华。如果他选择主要在大陆发展的话,将来会有更高的接受度。”

  对于首次出演自己影片的王珞丹,陈凯歌笑言,王珞丹对他有些“记恨”,“我跟她吐槽说‘你觉得现在28了,该演成熟角色,但我让你演回最开始的方式’。她当时很震惊。”在这部戏里,王珞丹是80、90后的代表,陈凯歌认为她演出了这一代下意识的紧张和焦虑,“她演得挺生动的,观众也认可。”

  □谈票房

  观众反应给予信心

  《搜索》首周上映后,3天的票房为4200万,略低于业内预期,但陈凯歌直言“特别满意”。“《搜索》不是商业大片,但我知道它的最终票房不会差。”问及信心从何而来,他颇为感慨,“宣传时走过许多城市,当我们听到观众的笑声,听到观众说‘结尾我哭了’,当我们看到字幕完了观众才起身,信心是从这里来的。”他说,希望《搜索》会让一些导演相信,拍有关今天生活的电影,也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文雨不评长大的孩子

  《搜索》之前,“文雨”是个对大多数人而言十分陌生的名字,《搜索》之后,它却可能成为“一夜成名”的又一个注解。近日,这位文坛新人畅谈了创作《搜索》的初衷和对影片的看法。

  文雨说,构思《搜索》源于一篇新闻报道。“当时是一件很热的网络事件,记者做了跟踪追访。奇怪的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件很热的网络事件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反倒是当时的新闻镜头,让我触动很深。一群愤怒的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其中一个,甚至是千里之外赶来,守在当事人的门口,不断地喊口号,还拿了石头砸玻璃。”她说,当时记者采访他们,问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问他们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他们有些茫然,然后有个人愤怒地说,一定要求当事人道歉,不道歉他们就不离开。但是,道歉之后呢?记者没问,少年们自然也就没有回答。或者说,所有人都不关心吧。”一个月后,《搜索》初稿出炉。其后三易其稿。

  谈到电影对小说的改编,她拒绝评价,并打比方表示“孩子长大了,都组建小家庭单独过日子了,当婆婆的还出来指手画脚,肯定是婆婆的不对了”。

  现在,文雨正在创作的作品叫《审判》,讲述了一个有关女性自由权、身份权和人格权的故事。她说,写作于自己而言,是件随兴的事。“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刻意的风格,就是写写现代人,身边事,不说教,也不虚伪。”

  本报记者聂宽冕实习记者何丽娟

分享到:

 
  • 新闻朝鲜军队总参谋长李英浩被解除一切职务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证监会:停发新股不能改善市场 学者反驳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出汗预测健康 分娩时刻准爸行动指南
  • 女性奢侈品销售下滑两成 10元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新婚之夜朱德送康克清的纪念品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