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把牛奶和蛋黄派包装扔在马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04:00  重庆时报

谁把牛奶和蛋黄派包装扔在马路上?

谁把牛奶和蛋黄派包装扔在马路上?

谁把牛奶和蛋黄派包装扔在马路上?

  记者 于洋摄影 陈浮

  胡智渊再也等不到妻子黄世文回家吃午饭了。

  今年56岁的胡智渊平时没有事情做,主要就给妻子做饭。妻子49岁,和丈夫本来一直住在万盛金桥的老家。几年前,女儿在重庆安了家,便从万盛搬到城里来住。

  妻子黄世文闲不住,总觉得自己还能多多少少挣点钱,也能为女儿减轻点负担。一年多前,她成了一名城市清洁工,主要负责九龙坡华福路华庆路口一段马路的保洁工作。

  黄世文5点钟出门去做保洁

  她的早饭都是在马路边吃的

  清洁工的工作既苦又累,每天早上5点钟,黄世文就要出门。丈夫胡智渊每天7点钟起床,做好早饭后,再给妻子送去。

  很多时候,黄世文的早饭都是在马路边吃。不过,她住的地方离华福路很近,中午可以回家吃一顿丈夫亲手做的午饭。

  昨天早上5点钟,黄世文出门时,想到头天晚上煮的稀饭还没有吃完,倒了可惜,便用丈夫平时给她送饭的饭盒盛了一些,带到马路边。她想等到清早的活儿干完后,就可以吃早饭。

  她出门时,还特地给胡智渊说了声,她带了早饭,不用去送。

  早上7点过,胡智渊吃过早饭后,他还是决定去看一看正在马路上工作的妻子。他经过华庆路口时,看到妻子正在马路边清扫。

  胡智渊关心地问妻子吃了早饭没有,妻子回答说,已经把带的稀饭吃了。黄世文看到丈夫打个空手,便叫丈夫顺便帮她把一个扫帚拿回环卫工具房。黄世文早上出来扫街时,带了两把扫帚,一只大的,一只小的,后来大的用不上,一直放在路边。

  丈夫帮妻子把一只扫帚带回不远处的工具房后,过了马路,便往家的方向走。他想,中午妻子还要回家来吃午饭,顺便去逛逛菜市场。

  几十分钟前才和妻子有说有笑

  再次见到她却是在水泥罐车下……

  快到9点钟的时候,胡智渊的手机响了。电话是女儿打来的,急切地问父亲:“爸爸,我刚才听说华福路上有个做清洁的被车压了,我打妈妈的电话,也打不通,你快去看一下!”

  胡智渊立即下楼,边走边拨妻子手机,也是无法接通,他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心急如焚地往华福路跑。

  华福路进城方向华庆路口红绿灯处,已经围了很多人。胡智渊挤进人群一看,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倒在血泊中的正是妻子黄世文。

  胡智渊不敢相信,几十分钟前,妻子还在马路边保洁,转瞬之间,妻了便倒在了一辆水泥罐车的车轮下,再也无法醒来。

  她倒下的地方

  旁边躺着牛奶和蛋黄派的包装袋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胡智渊和随后赶来的亲属,事发时都不在现场,他们也只有通过向围观的市民了解情况,一点一滴地还原经过。

  刘大姐是一名投递员,每天早上都要从这里经过,几乎每次从这里经过,她都能看到黄世文忙碌的身影。

  “那个大姐天天都在这里打扫,过往的车子上,经常丢垃圾下来,她看到了,都会去清扫。”刘大姐说,上午8点50分左右,她经过这里时,黄世文已经倒在马路上,血流了一地。

  她看到,黄世文身边有一个锥形桶,还有一只扫帚,扫帚长长的手把已经被压破。不远的路面上,有一个吃过的花生核桃奶袋子,不远处还有两个吃过后扔出来的蛋黄派小包装袋。

  刘大姐推测,核桃奶和蛋黄派的包装袋,肯定是从一辆由双福方向开往主城方向的车辆上扔下来的。作为保洁员的黄世文看到马路中间的垃圾后,便拎着工具去清扫,结果不幸被水泥罐车撞倒卷入车底,车轮从她的身躯上压了过去。

  该路段另一名清洁工吴师傅告诉我们,黄世文当时正好去清扫路上的垃圾,一辆外地牌照的水泥罐车开得很快,将黄世文撞倒并压了过去。

  另一名保洁师傅证实,事发后,他从马路中间,把那只核桃奶袋子和两个蛋黄派袋子拾起,倒进了垃圾车里。

  除了要谴责“发疯”的罐车

  更想提醒您,在车上请不要往外扔垃圾

  同为保洁员的吴师傅说,华福路上有很多罐车和运渣车通行,这些罐车和运渣车开得很快,他们做保洁的,天天都是提心吊胆。他希望过往车辆,特别是大型车辆,不要再发疯似地开快车了,顾及一下他人的生命。

  投递员刘大姐则强烈谴责从车上抛撒物品的行为,“有些人不讲文明,没得素质,经常从车里丢垃圾下来。你没想到,你丢了个东西下来,打扫卫生的人要付出好大的代价,你看嘛,黄大姐连命都搭进去了。”

  事发后,交巡警立即赶到了现场,将肇事的水泥罐车司机带走调查。目前,车祸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时报通66099999感谢吴先生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纵深

  车窗垃圾已经成为

  清洁工“杀手”

  每年仅主城区就发生上百起

  2010年10月16日清晨,渝北区回兴环卫所55岁环卫工王昌赶在金果大道清扫马路时,先后被3辆车连环撞击身亡,前面两辆车肇事逃逸;

  2011年1月22日,环卫女工刘跃书在渝中区长滨路下望龙门车站附近打扫路面清洁时,被一辆天宇出租车撞倒,身受重伤;

  2011年4月,环卫工刘陆芬在石黄隧道被一辆黄色轿车撞倒;

  2011年8月11日,清洁女工胡昌凤在鹅公岩南桥头清扫马路上的垃圾时,被疾驰而来的一辆小车撞倒身亡;

  2012年5月27日清晨,56岁的环卫工刘祖群推车路过江北区观音桥环道中医院门前马路,准备到建新东路清扫大街。这时一辆出租车从五里店方向急速驶来,将刘祖群撞成重伤……

  重庆市环卫部门粗略统计,每年仅主城区就发生上百起环卫工马路清扫时遭遇车祸事件。

  向车外抛撒物品

  可罚50元~200元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2004年,重庆出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其中就规定,向车外抛撒物品,将被处以5~20元的罚款。

  向车外抛撒物品的行为,不仅涉嫌触犯《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触犯了《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45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爱护市容环境卫生,遵守下列规定: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便溺;不乱丢果皮、纸屑、烟头及食品包装等废弃物;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向车外抛撒物品,即可根据该条例,向行为人处罚50元至200元的罚款。

  网友出招保护环卫工

  碎玻璃、大头针和刀片

  扔之前请包好

  昨天,我们随机采访了几名驾车人。

  市民罗先生说,他行车时,如果有垃圾一般都是随手放在车内储物格里,下车的时候找垃圾箱处理。

  市民万先生说,他驾车时,如果有物品需要处理,他都是找个口袋装起来,回家到车库后,将其放入垃圾箱里。

  市民王先生说,他驾车有时要抽烟,烟头都是放进烟灰盒中。

  市民陈先生的办法是,车上一直放着一个小垃圾桶,垃圾放桶里。

  这些小小的举手之劳,都能大大减轻环卫工的工作量,降低他们的工作风险。

  网友“创意工坊”的一条微博或许让人心酸,也教人们关爱环卫工人:

  “如果丢的垃圾里有碎玻璃、大头针、刀片等,请用胶带把它们缠裹一下,并尽量多缠几层;如果丢的垃圾是长竹签,请用完一折再折,然后尖头的地方用纸巾包好再丟。这样就降低了保洁人员或者捡垃圾者被伤害的概率,他们大都是没有医保的困难群体,像体贴自己一样体贴体贴他们吧。”

  看看其他城市的做法

  哈尔滨:让市民拍摄举报

  用全市主干街路和重点区域的数字城管、天眼工程视频摄像头,对驾乘人员车外抛物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抓拍;不仅进行处罚,还通过媒体,对抓拍到的向车外抛物的行为进行曝光。此外,哈市还长期设立车外抛物市民举报专用电子邮箱,对图像清晰、信息准确的举报人进行奖励。

  北京:记下车号,下一交通岗拦截处罚

  在北京,长安街的一些路口设立了检查点,如发现有包括车窗抛物在内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检查点立即记下车号,通知下一交通岗拦截处罚。其中,对于抛撒垃圾的,可罚司机100元,乘客20元。

  四川广元:如果是机关干部还要罚单位

  通过现场执勤或电子监控等方式发现向车外抛物行为,将责令抛物者清除,并处相应罚款,同时号召市民通过拍照、录像等手段进行监督、举报。并且,广元市直机关工委规定:凡是驾驶员为市直机关干部的,一旦查实其存在向车外抛物行为,将在所在单位文明单位评选时扣分。

  伦敦:乘客扔垃圾 车主要“连坐”

  英国伦敦,从2012年3月底实施新规,如果乘客朝车外扔垃圾,车主将被处以100英镑(约人民币997元)罚款。

分享到:

 
  • 新闻朝鲜军队总参谋长李英浩被解除一切职务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证监会:停发新股不能改善市场 学者反驳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出汗预测健康 分娩时刻准爸行动指南
  • 女性奢侈品销售下滑两成 10元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新婚之夜朱德送康克清的纪念品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