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蛟龙”明年可能赴南海科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05:49  东南快报 微博
“蛟龙”明年可能赴南海科考

  7月16日,搭载“蛟龙”号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09”靠上青岛奥帆中心码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16日对记者表示,“蛟龙”号将有可能于明年4至5月奔赴我国南海海域执行南海深部计划,进行试验性应用阶段的“首场秀”。

  “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的第一次任务安排在南海,也是考虑到南海海域离家近,有问题很容易从陆地得到支撑。”刘峰说。

  “蛟龙”号完成全部海试任务后,将进入为期3至4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任务内容将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同时利用3年时间练兵,等新工作母船造出来后,再将工作全面铺开。刘峰同时表示,“蛟龙”号在完成南海任务后,可能在明年晚些时候在热液硫化物区开展作业,也可能奔赴东太平洋开展多金属结核区的详查,并奔赴东太平洋硫化物矿区开展下潜活动,一年中总的作业时间可能将达到150天。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船自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本次海试,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据介绍,海试期间,参试队员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多次验证。此外,开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量作业内容,取得了地质、生物、沉淀物样品盒水样,并记录了大量海底影像资料,实现了人类首次亲临7000米深的海底开展作业和科学研究实验。

  据了解,科技部将全面推进不同类型潜水器国产化、谱系化进程。科技部还将会同国内海洋界,以形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作业能力为目标,针对特殊作业需求,研发配套工具和作业技术,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蛟龙”猜想

  女潜航员驾驭“蛟龙”?

  “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这标志着“蛟龙号”已完成研制与海试,即将转入业务化应用。对于刚“毕业”的“蛟龙”,第一份工作会是什么?是否会有女潜航员驾驭“蛟龙”?“蛟龙”又是否会有“姊妹”?对“蛟龙号”未来的种种猜想,海试参试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权威解答。

  计划进行南海进化史研究调查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业务化应用阶段将主要用于深海科研和海底资源勘查,提高人类认识海底和利用海底资源的水平。

  “但是‘蛟龙号’试验母船‘向阳红09’已有34年船龄,噪声大、作业甲板高,工作条件和环境有限,而且潜器存放、维护和保养的国家深海基地还未动工建设,因此未来3年至4年宜进行试验性应用。”金建才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明年“蛟龙号”的任务正在进行申报,计划是进行南海进化史研究和调查,并分析南海海洋环境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明年拟招女潜航员

  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女宇航员引发了人们对首位女潜航员的关注,女性是否可以成为潜航员?刘峰表示,潜航员首先是要心理素质过硬,其次是要有好的身体条件,性别不应该是成为潜航员的阻碍。女性只要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过硬,学习能力强,都可以报名参加第二批潜航员的选拔。刘峰透露,下一批潜航员招收将没有性别障碍,女性也可以报名参加,如果完全符合条件,就会被录用,计划从明年起开始招收8—10位潜航员,包括女潜航员。

  “蛟龙”将有“小姊妹”

  据了解,“蛟龙号”与新造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将视具体需要配合使用。对于将来人们是否可以乘“蛟龙号”等载人潜水器去体验观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崔维成表示,载人深潜成本高昂,出海船舶的成本就很高,加上潜器等人力成本,常人很难承受。同时,我国现阶段研发载人潜水器是用于科研和资源勘探,并非是为满足个人好奇心。

  “蛟龙”前瞻

  “蛟龙”号母船有望与“蛟龙”深海交接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16日透露,目前,发改委已经批准立项,为“蛟龙”号建造一艘全新的工作母船,我们期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来。当“蛟龙”号结束3年的试验性应用阶段后,可以正式交付到新的工作母船上使用。

  刘峰表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由潜水器本体和水面支持系统组成,其中潜水器和潜航员的安全以及海上作业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船舶条件。目前,船舶只能基本满足试验母船要求,用于潜水器日常应用的话,其海上作业效率将大打折扣。

  培训潜航员是下阶段重要任务

  记者:“蛟龙”号在完成全部1000米级到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下一步将有什么计划?

  “蛟龙”号项目总体组组长表示,海试阶段完成后,“蛟龙”号将进入为期3年的试验和应用相结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内,“蛟龙”号将逐步开展试验性的应用,同时对操作规程等进行进一步改进。

  目前我国自行培养的、能够驾驶“蛟龙”号的职业潜航员只有两名,因此选拔和培养我国潜航员队伍将是接下来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蛟龙”号潜航员的选拔标准相当严格,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胆大心细、在舱内动作灵敏,同时还要精通工程、海洋等专业知识。目前我国潜航员经过的培训,光教材摞起来就有一米多高。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计划选拔和培训一批潜航员,在专业、性别互补方面做一些考虑。只要满足条件,性别不会成为选拔潜航员的障碍。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深海基地

  据透露,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深海基地,两年后将完成包括深潜器和母船停靠码头在内的一期工程建设,我国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的国家。届时,“向阳红09”号试验母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深海基地“安家落户”。

  徐芑南表示,海试完成后,未来3至5年将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在总结“蛟龙”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团队还将开展常用工作深度专用深潜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而在更远的将来,“蛟龙”号母船将有望由海面转到海下,在海里和“蛟龙”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海面毕竟还要受到风浪影响,未来要在海里为‘蛟龙’号构建海底行宫——通过深海空间站实现物品储存供给和潜航员长期驻留。”方书甲说。

  到那时,普通人将有机会下潜一睹深海秘境。人们可以到水下去看看海、吃吃鱼,尽情享受海底世界的乐趣。那一天并不遥远。

  相关链接

  “蛟龙”号的全部投入仅为4.7亿元

  从立项到成功完成海试,“蛟龙”号的全部投入仅仅为4.7亿元人民币。而7000米深度的突破,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也推动世界深海技术往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蛟龙”号走的是自行研发、自主集成的道路,今后是否有全部国产化的计划?

  刘峰说:“中国载人深潜,走的是一条集成创新、跨越发展的道路。目前‘蛟龙’号大概有40%的零部件是进口的,今后国产化率会不断提高,但并不是要实现全部国产。”

  试验母船成为目前最大“软肋”

  “蛟龙”号投入试验性应用还面临着哪些主要问题?

  刘峰说:“从整体来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由潜水器本体和水面支持系统组成,其中潜水器和潜航员的安全以及海上作业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船舶条件。目前来看,我们的船舶只能说基本满足试验母船要求,用于潜水器日常应用的话,其海上作业效率将大打折扣。试验母船成为目前最大‘软肋’。”

  新华社

分享到:

 
  • 新闻朝鲜军队总参谋长李英浩被解除一切职务
  • 体育中超-雅库布首秀争议破门富力1-0恒大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证监会:停发新股不能改善市场 学者反驳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出汗预测健康 分娩时刻准爸行动指南
  • 女性奢侈品销售下滑两成 10元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新婚之夜朱德送康克清的纪念品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