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蛟龙号海试凯旋女潜航员有望随行

蛟龙号海试凯旋女潜航员有望随行

蛟龙号海试凯旋女潜航员有望随行

蛟龙号海试凯旋女潜航员有望随行

潜航员在蛟龙号上。(视频截图)

蛟龙号海试凯旋女潜航员有望随行

  蛟龙号海试凯旋

  女潜航员有望随行

  国家深海基地落户青岛

  明年或赴南海资源勘探

  昨日上午8时30分,“向阳红09号”船顺利返抵青岛,为期44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船上,海试队员们挥舞着红旗,激动无比,岸上,迎接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掌声。在这44天里,蛟龙号完成了6次下潜试验,最大的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此次返航,标志着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此外,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海试团队还取得了不少生物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新发现。据悉,明年“蛟龙号”将研究南海环境的进化史,未来或有女潜航员随行。

  文、图/本报特派记者李钢

  外形

  潜航员

  当“向阳红09号”驶抵青岛码头时,不少海试成员家属和热情市民纷纷赶到现场迎接。

  外形

  如同炮弹表面都是灯

  一名海试成员的母亲告诉记者,她天天关注着蛟龙号的进展,既为蛟龙号和儿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自豪,同时,也会觉得心疼,因为船上的生活艰苦。不少青岛市民还登船,与蛟龙号近距离地接触。记者看到,这艘在海底驰骋的利器,外形上更像一枚体积硕大的炮弹,前部和尾部有6个推进器,表面更是布满照明灯和摄像头等装备。而两个位于前部的机械手格外引人注目,一系列的海底作业,都要依靠它们。

  海试成员小汤负责蛟龙号推进系统和阻压载系统的维护。他介绍说,蛟龙号表面的灯都可以转动角度,由于蛟龙号的精确度要求高,所以在设计上,对它的水底行进速度并不高,一般可以达到两节左右。

  6月3日,“向阳红09号”船自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在起航前,海试先通过外交途径取得了海试所在地的密克罗尼西亚政府的同意。而且在海试期间,密克罗尼西亚的副总统和数名部长还特意登船慰问,可以说,蛟龙号担负起了和平的外交任务。

  除了外交运作外,在“向阳红09号”之前,已经有一艘科研船只到达了马里亚纳海沟东南侧的这一片5km×5km的海域进行了先期的勘测任务,并且将勘测数据传给了“向阳红09号”,为日后蛟龙号海试任务,提供了详尽的所在海域的地形地貌等相关数据。

  然而好事多磨。在6月3日刚刚出发时,台风“玛娃”就赶了过来“欢迎”蛟龙号,“向阳红09号”不得不暂时抛锚避风,直到6月6日清晨,才又重新启程。

  潜航员

  摸黑深潜3小时考心理

  蛟龙号下潜到7000米深度,要耗时3小时左右。海底没有一丝阳光,漆黑一片,在未到达预定深度前,蛟龙号本身的照明设施也不会打开。于是,在舱内的人员需要忍受三个小时没有一丝光亮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潜航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在蛟龙号招收第一批潜航员时,只有18人能够通过心理测试,其后剩下4人,其中两人最后因身体条件不合适被淘汰。所以,目前合格的潜航员只有两人。

  蛟龙号潜航员唐嘉陵告诉记者,与航天员相比,对潜航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并不高,但对心理素质的要求则很高。因为在深海海底,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是合格的潜航员所必须的素质。

  记者了解到,培养一名合格的潜航员也需要很长时间。唐嘉陵从2006年成为潜航员,2007年陆上结业,之后又经过了三年的海试,才具备了潜航员的资质。

  “到达7000米左右的深度后,整个潜水器会在巨大的水压之下,出现一些变形,这是我们肯定会面临的问题,这种变形会造成一定精确度的变化,但是只要不出现损坏性的故障,那么潜水器本身的安全保障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唐嘉陵告诉记者,目前的下潜作业中,还没有出现严重的突然情况,有几次电路出现问题,但是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唐嘉陵告诉记者,在各国深潜试验中遇到各种问题是很常见的,比较的就是技术保障能力,团队合作在这方面非常重要。

  细节

  12小时内尽量不“方便”

  但是在目前的潜航员招收标准中,只招收男性,这是为什么?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潜航员要求心细胆大,动作敏捷,其实在这些方面,女性都是有优势的,他们希望将来能够将潜航员的队伍扩展到6到8人,培养出女性潜航员。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则用玩笑回应。他说:“潜航器的内部空间小,不像航天器那样,还能专门设女性厕所,如果男女搭配工作,下潜作业的时间一般都在12个小时左右,一旦出现‘方便’的问题,就会很难办。”

  据记者了解,在海试期间,第二天要下潜的话,下潜人员在前一天就已经不喝水以及不吃水分过多的食物,尽量不在深海处“方便”,据海试现场副总指挥、蛟龙号副总指挥崔维成介绍,虽然蛟龙号里还配备了塑料壶和成人尿不湿,不过几次下潜中,都没有用上。

  成果

  发现11种未知生物

  对于参加海试的科学家来说,生物多样性和海底地质多样性方面的发现,让他们如获至宝。其中,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个山包的两侧,进行了有意的六次下潜。通过视频和取得的生物样品来分析,初步判断有十一种未知的新发现生物。

  崔维成告诉记者,海底的形态难以形容,每一次下潜发现的景象都不一样。在第五次下潜中,科研团队特意带去了诱饵——鱼肉,结果原本平静的海底世界马上被打破,不少生物密密麻麻地从海底世界爬出来了。形如浅海龙虾的红色虾类、在世界其他深海亦出现过的狮子鱼、透明海胆和未知种类海底生物等等。

  在最后一次下潜的半小时航行过程,蛟龙号发现了三种不同的海底地貌:到达海底后,许多巨石如同陆地上的丘陵一样,紧接着又看到了如同地震带一般的海底景象,深沟,接着又是一片荒芜,如同沙漠一般。这三种不同的景象,在短暂的时间里连续出现,让科学家们颇为惊叹。

  在一次利用蛟龙号的机械手来抓捕海参中,潜航员唐嘉陵和两名同伴,仅用13分钟就抓住了海参。唐嘉陵告诉记者,13分钟看起来很长,但对于像蛟龙号这样的下潜器,已经是相当不错成绩。“这要靠三名操作人员的协同才能完成的。首先要将潜水器调整位置,然后将样本笼盖子打开,接着用机械手缓缓地靠近海参,抓稳之后,将它放到样本笼中去,可想而知,一个硕大的机械手,要完成这样的精细动作,还是很不容易的。”唐嘉陵说。

  崔维成还告诉记者,对海底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也是重要任务之一,他们发现,在海底的地形测量,其精确度要比在海平面的船只上测量高得多,其差异可以用厘米级对比米级来形容。“视频和生物样本,我们都会交给相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意义

  人类首次7000米海底科研

  崔维成告诉记者,这次海试的成功,使得中国人在世界深潜界,树立起了新标杆。潜水器的安全性得到确认、功能性能得到了实现。

  “其他国家在最大的深潜深度时,都只实现了一次坐底,我们这一次实现了5次坐底。在现场有个专家组,把一个项目分解成313个考核指标,其中和潜水器本体有关的有243个,然后一项一项去测试和打分,两次通过才能得到100分,在241个项目中,大多数都能达到100分,其他都是90分以上。只有两个项目得到了84分和50分。”崔维成介绍说。

  本次海试,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对潜水器289项、水面支持系统24项功能和性能指标逐一验证,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多次验证;开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量作业内容,取得了地址、生物、沉积物样品和水样,并记录了大量海底影像资料,实现了人类首次亲临7000米深的海底开展作业和科学研究实验。

  此外,试验发现了马里亚纳海沟奇妙的深海地质和生物的多样性,展示了蛟龙号在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潜航队伍得到了充分锻炼,展示了高超的驾驶及操作技巧,8名潜航员和试航员共完成18人次下潜,8人下潜深度均超过7000米。

  刘峰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从1000米到7000米,每一步都在摸索和总结。如果一下子到达7000米深度,恐怕会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刘峰觉得,难度最大的反而是深度不大的时候,因为在刚刚开始,中国的科学家们没有任何经验可言,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操作规范和规则。

  “我们的潜器,在7000米深海域,发现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科学价值巨大,载人潜水器可以使我们国家的海洋科学界掌握了重要的手段,为开展前沿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刘峰说。

  未来展望

  应用科研深海探矿PK卡梅隆仍待时日

  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在总结海试时表示,研制和海试蛟龙号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应用。

  目前仍处试验应用阶段

  虽然蛟龙号的成功让人鼓舞,但也有科学家表示,蛟龙号在整体方面,还与一些先进国家有明显差距。有专家分析,目前蛟龙号还需要加强潜水器本身备件的国产化率,加强系统的配套能力,此外,还要加快建设支撑蛟龙号应用化运行的母船、未来深海保障的基地等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是母船的问题,使得蛟龙号还不能马上转入应用,而只能说是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出行费高暂不开发旅游

  对于一般人来说,当然很关心未来会不会开发蛟龙号的深潜旅游项目,让普通人也能到达神秘的深海一睹究竟。不过这种想法很可能在较长时间里无法实现。

  据介绍,目前俄罗斯有人开发了深潜至泰坦尼克号上的旅游项目,但价格不菲,每个乘客的收费高达6万美元,而目前蛟龙号的出行费用也非常巨大,对于一般人来说,无法承受。因此蛟龙号目前还不会开发深潜旅游,未来的作用将仍然集中在科研和资源勘探方面。

  明年或赴南海资源勘探

  蛟龙号结束海试后,将休整一段时间。据刘峰介绍,明年,蛟龙号将有可能赴南海执行“南海深部”科考任务,主要内容是探查南海深海环境的进化史以及南海的资源勘测。“载人潜水器在这项研究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会到一些矿区,对一个小区进行解剖、地形的调查,比在海面上调查要精确得多。”

  而金建才也表示,对蛟龙号的研发和海试,其目的是为了深海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因为要开发海底资源,没有过硬的技术装备和运作团队,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举例,去年蛟龙号下潜试验中,发现了当地海域存在的主要资源是多金属结核,但如果要开采资源并获利,必须年产量达到300万吨,开采量要达到400万吨才能得以保证。但是在海面上存在着有效作业时间的说法,如果去除各种不利因素,一年之中仅有200天可以有效作业,那么在这200天内,每天就要开采两万吨多金属结核。

  这样大规模的深海开采活动,对于深海深潜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发展蛟龙号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开发深海资源打下基础。

  下潜万米深度非技术难题

  就在蛟龙号前往太平洋海试前不久,好莱坞导演卡梅隆也乘坐着潜水器,来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万1千米深度。于是,不少人关心中国会在什么时候,开展超过万米深度的深潜?

  对此,崔维成表示,从技术上,蛟龙号和卡梅隆的潜水器相比,难度差不多,如有足够投资经费,几年时间把1万1千米的深度拿下来没有问题。但是目前我国主要是开发4500米级的潜水器。在技术更扎实且有需求和经济实力支撑下,才会考虑下潜到1万1千米的深度。

  “蛟龙号是整个国际深海技术的大集成,产品角度上来说,和国际上的同类产品是相当的,最核心的技术,还是总体设计,不会有什么国家卖给你,第二个是部件的研制和生产,60%是国产的。”崔维成说。

  新母船2015年投入使用

  据了解,目前蛟龙号使用的工作母船“向阳红09号”,已有34年船龄,噪声大,作业甲板高,工作条件和环境有限,已经影响和限制了蛟龙号的发挥,因此,为蛟龙号建设新的工作母船,已经是迫在眉睫。

  据金建才介绍,目前母船项目已通过国家评审,不过,由于这种基础建设项目有严格的程序,还要进行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的工作母船最快也只能在2015年才能投入运用。

  另据记者了解,蛟龙号已确定将落户青岛,国家深海基地将在青岛进行建设,预计在2014年完工,届时,深海基地将成为蛟龙号运行的业务单位。

  花絮

  蛟龙神九

  曾互发祝福语

  在蛟龙号第一次深潜海试的五天后,6月16日,神舟九号载着三名中国航天员成功发射来到了太空,“上天入海”,完成了中国人的两大梦想。而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也让在太平洋的海试成员们倍感鼓舞。有人就提出了要在海沟深处向神舟九号发送祝福语的想法。

  虽然由于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潜航员无法与神九的航天员进行直接语音通话,但是在6月24日9时,“蛟龙”号潜航员在海底向“神舟九号”发出了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24日17时41分,正在太空执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后,也向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三位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今天,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时候,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向叶聪、刘开周、杨波三位潜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国际-欧足联年度最佳32人候选:皇马7人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混战手机优惠券:盈利能力极低 洗牌开始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中日第一战:让日军绝迹亚洲大陆近千年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夏季出汗预测健康 分娩时刻准爸行动指南
  • 女性奢侈品销售下滑两成 10元好用瘦身工具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新婚之夜朱德送康克清的纪念品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