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造中国文化名片" 专访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邓如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09:14  国际在线 微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白云怡):在西方国家,当人们想学法语的时候,通常第一个涌入脑海的念头会是去寻找当地的“法语联盟”,正如一个想学西班牙语的人,首先选择的往往是“塞万提斯学院”一样。而对于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邓如朋来说,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当人们想学中文的时候,脑子里首先闪过的会是“孔子学院”这四个字。

  生在秘鲁、长在秘鲁的邓如朋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他也深深地爱着东方文化。他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就是源自《论语》中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从投身于孔子学院的建设以来,邓如朋一门心思地想要把孔院建成一张代表中国的“文化名片”。

  在他和中国同事的努力下,2011年,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共开设了45个班次的汉语教学班,注册学员超过了1200人,这在汉语教学原本就相对薄弱的拉美地区来讲可谓“惊人”。现在,不仅天主教大学以及周边大学的学生前来学习汉语,一些社会上的工作人员、甚至还在读小学的小朋友也“闻风而动”,来孔院学习汉语。

  在邓如朋看来,要把孔子学院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仅仅把视线集中在大学校园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扩大其在政界、商界等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为此,邓如朋和他的中国同事们先是开设了专为企业和公司设计的汉语课程,瞄准了中国与秘鲁之间日益扩大的经贸交流。其后又在2011年与秘鲁外交部达成协议,为秘鲁外交官们提供汉语课程,增加其在政府内的“声音”。

  而“汉语教学,文化先行”则是秘鲁天主教大学孔院进行“品牌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很多时候,一些人原本并没有学习中文的打算,但随着对中国文化有所接触,他们情不自禁地对这片东方的土地产生了兴趣,进而开始了中文的学习,也从此对中国充满了好感。在这种理念下,除了语言课程的教学,秘鲁天主教大学还举办了中国漫画展、中国电影节、书法、剪纸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仅2011年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就高达36场,参加活动的人数达到了16000多人。用邓如朋的话来说:每次活动都“座无虚席”,极大地提高了孔院在当地社会的“知名度”。

  此外,请“重量级”人物“坐镇”孔院,是邓如朋扩张孔院“知名度”的另一法宝。秘鲁著名汉学家吉叶墨长期寓居中国,出版了《来自中国的报道》、西语版《酒泉·李白诗选》、《空山·王维诗选》等著作,还曾在中国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语言学、文学等。他也在邓如朋的极力邀请下,时常来到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为中国文化爱好者们做讲座。

  尽管比起歌德学院、法语联盟等语言文化教学机构,孔子学院在拉丁美洲的基础还非常薄弱。但邓如朋依旧充满了期待,他表示,秘鲁和中国之间经贸交流很多,而两国文化又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一切都有助于打造孔子学院的“知名品牌”,使它成为一张中国的“文化名片”。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国际-欧足联年度最佳32人候选:皇马7人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微软发布新版Office:突出社交和云服务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冬病夏治 找准穴位在家也能“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8款奥运精准时计 揭秘天价酒投资法门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章士钊故居违法施工罚20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