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茉楠:中国将长期面临去产能化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09:37  中国广播网 微博

  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财政部昨天(16日)公布数据,今年1到6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6%。但6月比5月环比增长20.6%。分行业来看,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是烟草、汽车、邮电通信等。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是交通、化工、有色、石化、建材等。

  数据显示,目前国企仍然负重运行,成本压力十分明显。1到6月,国企成本费用总额同比增长12.8%;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也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利润下降、成本上升,这让国有企业的前景更加引人关注。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国企利润下降成本上升,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效果,从更广泛意义来讲,还是产能过剩的结果。

  张茉楠: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企业确实面临着“三明治”的困境,就是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并存,相比2008年很多企业继续感觉到了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这是短期的因素和长期的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效果,不单单是国企利润的普遍下滑,其实两市上市公司公布的2012年上半季年报,在这种情况下亏损幅度和利润降比也高达45%以上。

  这种普遍性跟现在整体的价格下降的周期有很大关系。比如今年上半年整体的工业生产者购进的价格同比是下降0.3%,出厂价格同比下降了0.6%,其实也能看到,尽管成本下降了但是下降的幅度还没有价格下降的幅度这么快。另一方面从短期因素来看,可能跟现在的去库存有关,因为现在很多生产资料还是前期购进的,那么前期实际上价格下降得也没那么快。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整体的企业去库存的压力还比较大。

  从更广泛意义来讲,还是产能过剩的结果,因为2008年、2009年靠四万亿投资来缓解当时的产能过剩危机,但是现在随着政策刺激效应的逐步递减,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全行业的产能过剩。根据监测,实际现在的中国制造业平均有28%的产能闲置,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企业即使生产了,或者生产出来产品,但是卖不出价格。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种短期的外部冲击,现在中国可能面临着长期的去产能化的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国际-欧足联年度最佳32人候选:皇马7人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微软发布新版Office:突出社交和云服务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冬病夏治 找准穴位在家也能“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闻着臭吃着香的奶酪 腕表国度仲夏夜之梦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章士钊故居违法施工罚20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