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台北2-3成高中职学生有过自残行为

2012年07月17日11:03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北市政府自杀防治中心通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92名未满17岁学生自杀未遂或有自杀想法,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增幅高达12%,其中有未满12岁学童出现自杀念头,令人忧心。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青少年企图自杀的原因,89%是因感情或人际关系因素,29%是精神健康或物质滥用,15%是学校适应或生涯规划因素。统计也发现,57%有自杀企图的青少年,同时因两种以上的原因出现自杀行为或意图。

  以年龄区分,12~17岁青少年的自杀因素以感情问题居多,家人相处困难次之。12岁以下学童,则以家人相处、同侪人际困扰为主,显示青少年很容易因一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挫折,出现自杀想法。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秘书长、台大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廖士程表示,青少年企图自杀比率上扬是世界趋势,且年龄越低,有自杀意念及企图的比率也出现越高的现象。他提醒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身心状况,社会大众、媒体及网络也不妨多做正面倡导,避免负面消息传播,以免青少年有样学样走上不归路。

  台湾三军总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叶启斌认为,青少年企图自杀或有自杀念头比率增加,和他们普遍对挫折耐受度不足有关,稍有挫折不顺,就自残或自杀。他更透露,约2到3成高中职学生曾有过自残行为,比率相当高。当他们遇到无法克服的挫折时,不是在手腕割几刀,就是拿烟蒂烫肢体,家长若因太忙无法及时查察,给予必要的疏导或协助,或是发现了却以责骂替代管教,就可能让孩子情绪无法获得适当渲泄,走上绝路。

  叶启斌建议家长,不妨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若发现他们常抱怨某某同学很难搞等,代表他们情绪已处于反应期,家长应以同理心对待,抒发他们的情绪。因为当他们抱怨的事未受重视,就可能闭紧嘴巴进入积压期,情绪随时可能爆发。一旦不满情绪找不到出口进入爆发期,往往就以自残或自杀来渲泄。家长一定要在反应期就去关心孩子,避免憾事发生。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国际-欧足联年度最佳32人候选:皇马7人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微软发布新版Office:突出社交和云服务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东北27岁“保安哥”高分考入天大(图)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冬病夏治 找准穴位在家也能“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闻着臭吃着香的奶酪 腕表国度仲夏夜之梦
  • 星座测试梦境测感情运 12星座本周忠告
  • 收藏章士钊故居违法施工罚20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