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溧阳路百年老房“病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13:1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邵丽蓉 李胜南 报道

  “只要没着火,我就想,又赚到了一天”,溧阳路155弄是一幢看上去还不错的三层小楼,可楼内的居民却说住在这心里一点也不踏实,日子一天天地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到头。究竟是什么样的房子,让居民们如此感慨,日前,记者走进这幢距今已95年的三层楼房。

  溧阳路155弄

  “住的多是老人,走楼梯常摔跤”

  溧阳路155弄就在溧阳路东长治路路口,外滩隧道入口旁边;隔着虹口港,对面就是平安里。155弄是一幢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楼上写着建成年份“1917”。据说,这幢楼当年建成时是用作仓库的,后来隔了木板,做了办公室;1956年,大楼变成民宅,第一批30多户人家搬进这里……50多年过去了,人们逐渐老去,房子也显出老态。居民们说,外立面看着很漂亮,是因为前两年刚粉刷过,可实际情况只有进去才知道。

  记者跟着居民走进楼房的底楼,这里的房屋结构宛如筒子楼,两边是房间,中间是走廊,走廊南北两侧,各有一架楼梯。每层15间房,住着15户人家,每户面积从十三四个平方米到十七八个平方米不等。居民敲了敲墙说,“别看我们这楼外面看着是砖头的,其实每户人家一般只有一面砖墙,另外三面都是木板。 ”

  底楼的走廊里黑漆漆的,走到深处,阳光一点都照不进来。居民说,走廊里的灯都是各家自己安的,没有公共照明。走廊地面很不平整,坑坑洼洼。两边还摆满柜子、灶台、液化气瓶,只剩下一人多宽的一条窄窄通道,哪怕是打着手电筒往前走,记者也时不时会撞到两旁的东西。

  走上尽头的北楼梯,记者到了二楼。楼梯是木制的,年头太久,有的地方有洞了。走楼梯时,居民一再叮嘱要小心。 81岁的潘老伯说,自己在楼梯上摔过几回,在这里住的人大多都上了年纪,走这样的楼梯,不少都摔过跟头。通往二楼的转弯处,本来的玻璃窗没有了,窗框上钉着一大张瓦楞纸板。居民说,这幢楼的物业管理方是北外滩物业,窗子玻璃破了,他们报修了几次,人家才来修,可最后居然没装玻璃,就装了瓦楞纸板。纸板挡光挡风不说,夏天台风暴雨多,纸板着了水,早晚要烂掉,跟没修过一样。不过,居民又说,也不能怪修理工,连修理工都说,“这么破的房子,实在没法修”。

  “一脚下去楼板穿了”

  潘老伯说以前这幢楼住的大多是警察家属,因此被称为“警察大楼”,如今,这个名字已经被人们淡忘,人们叫得顺口的是“垃圾大楼”。

  因为房屋设计时并没有考虑民用,所以整幢楼里没有厨房间,底楼和顶楼的居民,就在走廊上做饭,二楼南侧楼梯上来,有一块稍大一点的平台,这里就成了二楼的公用厨房,十几家的煤气灶和液化气瓶都摆在这里。大家都在这里烧饭,也没有办法装抽油烟机,数十年积攒的油烟把墙壁熏得黑乎乎,墙面上的油垢积了几层厚,完全看不出墙面本来的颜色,墙面上灶台间,苍蝇、蚊子一团团地飞。

  居民袁先生指了指二楼的天花板,上面有很多“补丁”。他说,这都是三楼的人一不小心把楼板踩漏了之后的补救办法,最靠近灶台顶上的那块是他踩的,他说,当时自己正在做饭,不知怎么的,一只脚就下去了,结果,落下来的灰土全掉进二楼人家的锅里。袁先生说,这幢楼说是砖木结构,其实只有主框架是砖,楼板、墙面很多地方都是木头的。二楼一处楼板,踩上去有点空,袁先生说,“这里早晚会被人踩穿”。潘老伯说,“我们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心里能踏实吗? ”

  在每层楼的北侧楼梯附近,是居民公用的厕所间和洗漱台。厕所1.5平方米,由于设施老化,天花板一年到头漏着水,“上厕所打伞? ”一个居民接口说,“在这里是常有的事。 ”

  “只要没着火,我就赚到一天”

  比起以上这些不便,最让居民们担心的是火患。袁先生说,“我们楼里家家户户都用液化气,这要是真出了事,谁都跑不了。 ”居民于女士补充道:“楼里有三分之一的屋子是出租的,很多外来租户不注意,烟蒂到处乱扔,之前着过两次小火,还好居民及时发现,自己扑灭了。如果火势真的蔓延,我们这里户与户木板相隔,顶、底和三面墙都是木头,恐怕会出大事。每天早晨起来,只要没着火,我就想,又赚到了一天。 ”

  楼道里,十几只电表密密麻麻地排布着,一只只闪着红灯。墙上布满电线,上面都粘着油烟和灰尘。居民说,电线都老化了,有的地方裸露在外,住在这里,真的每天都不安心。

  155弄本来是有楼门的,可记者看到,大门积满灰尘,应该是很久都没有移动过了。居民说,这里的大门不能上锁,小偷也经常光顾。于女士说,这里家家户户都被偷过,放在走廊上的锅碗瓢盆、家里的手机皮包,还有毛巾皮鞋,什么都丢过。一到晚上,大家就把走廊里的炒菜锅都搬回家里。 “是啊,”一个居民说,“在这里住着,整天提心吊胆,一听见什么动静就得起来看看。 ”

  155弄隔壁的75户人家

  房梁歪了,用木头撑着

  与溧阳路155弄一巷之隔,是溧阳路159弄161号、175号和177弄10号的75户人家。这里是两层建筑结构,但已看不出楼的本来面目。居民陈阿姨说自己父亲17岁时来上海,就住在这幢房子里,现在老人91岁了。据老人说,这幢房子的年头比隔壁155弄还要久一些。陈阿姨说,“我们这里的房子比155弄的情况还要糟糕。 ”

  在159弄12号的大门旁,记者看到了一些起到支撑作用的木头,居民指了指二楼探出来的部分说,“这里要塌了,所以用一根粗木头支着房梁,人家说实在没法修,只能用这样的办法”。一个路过的居民说,“万一有一天,木头支撑不住了,我们怎么办? ”

  在175号刘老伯家里,一面北墙靠近屋顶的地方横向开裂,老人说,那面是承重墙。居民说,2009年,房管部门与检测机构,曾对159弄的房屋安全进行检测,当时,检测的人说这房子是危房,后来还开过会,进行过修缮,但再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在二楼,记者进入84岁的郁阿婆家中,她家靠窗摆着一张方桌,桌面看上去是倾斜的,老人指着靠窗边的桌脚说,“已经垫了三块砖,还是斜。门口一辆土方车开过,桌上的汤就能洒出来。 ”老人临窗的那面墙,墙面掉了,木板的缝隙透着光,阿婆用透明胶带补了上去。老人说,冬天的时候,偶尔回来的小辈睡在地板上,风就从缝隙里钻进来,盖多厚的棉被都觉得冷。

  二楼的另一户居民刘阿姨家里,地板快踩穿了,干脆在上面铺了层铁皮,尽管踩上去有点声响,但刘阿姨说,这样心里踏实一些。

  居民还说,隔壁九龙路有个垃圾码头,垃圾车从楼前开过,二楼就能明显感觉到振动。陈阿姨说,“一次我正在看电脑,一辆土方车轰隆隆开过,电脑被这么一震,就自动关机了。 ”

  每天煎熬,最怕过夏天

  居民们说,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最难熬的是夏天,才送走梅雨,又迎来酷暑。入夏之前,刘阿姨热得受不了,买了空调,可安装工人来了,试了试墙面,说外墙太松,根本不敢装。

  陈阿姨说,梅雨季节,墙壁发霉,满屋子霉味不说,一到下雨天,家家户户把脚桶、脸盆、痰盂罐都拿出来,没有哪家不漏水的。她回忆说,一次夏天下暴雨,家里到处漏水,她数了一下,9.6平方米的房子里,接雨的锅碗瓢盆一共放了19只。 “看着雨水滴滴嗒嗒掉进盆里,自己只有苦笑的份了。 ”

  夏天用水也是件麻烦事。这里不像隔壁155弄,每层都有自来水,这里的自来水只接到一楼。一楼楼梯间里,大大小小的水斗挤在一起,上面七八只水龙头,有的龙头上还扣着盖子。住在二楼的郁阿婆说,夏天洗澡时,自己要把水从楼下一桶桶拎到楼上,洗完后再一桶桶拎下去。她告诉记者,她的腿有关节炎,这么一趟趟拎水,实在吃不消。朱阿姨说,女的洗澡麻烦,男的洗澡干脆不避人,到了晚上,弄堂里尽是些光着膀子只穿短裤的男人,拎桶水,当街就洗了。

  记者问,“如厕问题怎么解决? ”居民说,最近的公共厕所有两站路远,这里家家都备一个痰盂罐。不过,很多男的图方便,就在河边的绿化带里解决,太阳一晒,臭气熏天,临着那边的人家,夏天都不能开窗。

  在155弄和159弄之间的巷子尽头,是居民们倒垃圾和排污的地方。街道里定期派人来清理,但这里住的人太多,下水道经常堵塞,化粪池也常会溢满。86岁的吴月香和83岁的蔡兆龙两位老人,每天倒了痰盂罐,就会用清水冲洗这里。即便是这样,到了夏天,还是臭得受不了,苍蝇蚊子不用说,这些人家里大多都有跳蚤,抱着的小孩身上,全是被虫子咬的包。

  天天想离开,却力不从心

  155弄—177弄所在的这段溧阳路,在东长治路和东大名路之间,紧邻虹口港。除了河对面的平安里,四下高楼林立。左边是港务局大厦,右边是中远大厦,对面是耀江国际广场,后面是宝矿大厦,隔壁是在建的白玉兰广场。居民说:“我们这里与周围对比,真是新旧两重天。看着这些高楼,再看看我们,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

  居民说,上一辈人在这里住了六七十年,现在他们老了,也快爬不动楼梯了。他们也想过上不睡地板、不拎马桶、不在马路上方便、不在弄堂里洗澡的日子。居民朱阿姨说,她2003年在莘庄看中一套房子,那时3000元一平方米,但当时儿子要上大学,家里也要用钱,顾了这头就不顾了那头,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买房,把钱留给儿子上学用。住在这里的居民,很多是低收入家庭,尽管天天想离开这里,但却力不从心。

  回应

  房地办:这一带尚未列入拆迁范围

  提篮桥房地办的物业经办人员郭先生说,对于溧阳路155弄一带的情况,他们曾去“摸过底”,相关的居住困难情况也上报了。但在提篮桥街道,有居住困难的不仅仅这一处,永定路、东余杭路一带也有类似情况。这些地方人口密度大,户口多,拆迁成本高,拆迁面临实际困难。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该区域还没被列入拆迁范围。 “我们知道这一带的居住情况是‘老大难’,但虹口有困难的不止这一处,因此得等区里的统筹规划,虽然目前还未列入规划范围,但也许很快就能解决。 ”

  提篮桥街道信访办的何主任表示,他在2009年年底才调到提篮桥街道,这两年多来,并未接到过溧阳路居民反映房屋居住困难的问题,对这一带的情况并不了解。 “如果接到居民反映,我们会向房管局、物业等有关部门上报,但我并不了解溧阳路居民的情况,也未接到任何信访投诉。 ”何主任说。

  居委:屋体各“机能”严重老化

  针对居民提出的“危房”问题,记者询问百福居委,了解居民所说的“溧阳路159弄被检测机构认定为危房”的情况,百福居委的庄书记告诉记者,当年附近大型工程建设时,影响到这一带房屋的结构,在通车前半年,虹口建交委和提篮桥街道一起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159弄等房屋的结构做了检测,与居民座谈,听取居民的修缮需求,于是才有了记者所见的“房梁下支撑木头”的情况。

  百福居委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处房屋的房龄接近百年,屋体各方面“机能”严重老化,漏雨漏水情况严重,楼内脏乱差,一些房体存在开裂情况,且治安情况也不好。作为居委,他们也无力改变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关心一些楼内居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居民有需要修缮的要求,居委会尽力与房管部门协调帮助快速维修,保证居民正常生活。比如在每年的梅雨季节前夕,居委会针对老房子漏雨发霉等问题,提前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帮居住困难的居民度过梅雨天。居委会提前派人给各家发放干燥剂,提醒住户搞好清洁工作;考虑到梅雨天高温潮湿易发生电线短路,居委定期派人上门检查室外电线电路,排除电线安全隐患,并向老年居民宣传用电安全知识;若居民屋内有漏水漏雨现象,居委一接报就会积极与物业部门联系,督促房管部门尽快上门维修…… “老房子里居住的大多是中老年居民,我们会更多地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尽力帮他们解决居住上遇到的各类麻烦。记得去年这里一楼某居民在梅雨天发现地板开裂,居委很快联系装修队,帮居民重铺了地板,粉刷了旧墙。 ”这位工作人员说。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中超-恒大三叉戟成亚洲最佳外援热门人选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微软发布新版Office:突出社交和云服务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状元变奏曲:媒体疯狂追逐 光环基本湮没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冬病夏治 找准穴位在家也能“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闻着臭吃着香的奶酪 腕表国度仲夏夜之梦
  • 星座测试你有桃花劫吗 啥星座婚姻最美满
  • 收藏章士钊故居违法施工罚20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