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政协推进“三化”建设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14:24  红网

  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成形式。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必须发挥政协的作用,促进各党派和无党派的团结合作,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搞好就必须畅通民主政治的渠道,这个才是对国人和老百姓最有说服力的。而这个渠道就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尊重民意)、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实现政治上的最大包容性,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政治协商制度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样,人民政协的工作才有针对性和生命力。下面就如何把“三化”建设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三化”建设形成的历史过程

  

  1986年4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批转的《全国政治机关党组关于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提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应该经常化和制度化”。

  1989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批转全国政协党组《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把“逐步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作为制定该规定的目的加以强调。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实际参照执行。《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使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规范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和程序化”。“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三化”建设的要求。

  从1986年提出的“经常化、制度化”到1993年提出的“规范化、制度化”,再到2002年提出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6年的时间经历了三种的提法,三个水同的发展阶段,现在提出的“三化”较之过去的“两经”,不仅在提法上增加了程序化,而且在排列程序上有新的改变,把“制度化”作为“三化”之首,因为邓小平同导多次讲过:“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因此,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准确、系统。

  二、“三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政治协商要坚持“三在前、三在先”。即重大问题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决定之前。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范及解决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要先协商后决策;对重要人事安排包括同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的人事安排和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工作人员的安排要先协商后决定;制定关系地方全局的重要政策、法规要先协商后通过。

  2、民主监督要实行“三通报、三倾听”的制度。即党委和政府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实施情况要向政协通报,党委和政府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重大工作布置的贯彻执行情况要向政协通报、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要向政协通报。同时,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倾听政协组织和委员对制定、实施大政方针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对党委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意见和批评;倾听他们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所作出的反映和提出的意见、建议。

  3、参政议政要实行“三重视、三提供”。三重视:一是党委、政府要重视拓宽政协参政议政的领域和渠道,使参政议政活动贯穿于重大决策之前、实施之中和执行结束的全过程。二是要重视政协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及时采纳政协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重要意见和建议。三是要重视解决政协在参政议政中所遇到的突出困难。三提供:一是提供情况。党委政府要及时向政协提供重大决策的事实和政策依据,以及施行情况,使政协能够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本态势,找准着力点,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参政议政;二是提供重要的调研选题。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适时向政协提供重要的调研选题,使政协的调研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要为政协参政议政提供良好服务。要为政协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政协组织和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4、在发挥界别和委员的作用上,实行“三密切、三发挥”的制度。一是党委要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发挥他们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二是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与政协专门委员会的联系,发挥政协专门委员会整体优势和专题协商作用。三是密切与政协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联系,发挥他们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5、保证政协在履行职能上,实行“三保障、三督促”的制度。三保障:一是组织保障,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作用工作条例》规定,从加强政协工作上着眼,选配好政协领导班子。二是政策措施保障。从实际出发,适时制定、修改、完善政协履行职牟的相关规定和措施。三是工作条件保障,党委要重视、政府要支持,不断改善政协办公用房、车辆和通讯等条件。对政协履行职能必须的经费,包括行政开支,委员视察、调研、培训、会议以及外事活动,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和政协不驻会副主席活动经费要提供保障。三督促:一是凡对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加强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作用,提高履行职牟水平等文件规定,党委要连同其他工作一起督促贯彻落实,并适时进行检查。二是凡对政协的建议案、提案及视察调查报告,要督促办理,对被采纳的意见建议要督促落实,并对办理情况实行书面回复制度、督查督办制度。三是凡是党委、政府及部门领导参加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政协要督促其积极参加。

   三、推进“三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政党政治,从国家发展和执政的角度看,创建适合本国国情,与本国历史、现状和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执政党能长期执政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看,苏东剧变后,多党制在世界呈扩展势头。两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重点转向中国,加紧向中国和世界推销西方政党制度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坚持我国这样的一党领导的政党体制必然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挑战。

  如今,社会发展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增强政治上的包容性和精神上的凝聚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是执政党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是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稳定进步的意愿。

  因此,把多党合作形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推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四、在推进“三化”建设中面临的几个难点

  

  一是政策问题。到目前为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一共下发了四个文件。随着新形势、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其文件的内容逐渐予以充实和完善。对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机构、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作了明确界定。但《政协章程》、《规定》、《意见》中的一些条文太原则,操作难度大。且没有提到“三化”建设的具体问题。因此,从上到下对政协履行职能还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二是法律问题。政协与人大、政府一起构成了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人大、政府早就有法可依,如《宪法》、《地方组织法》等,而政协履行职能尚无法可依。尽管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政协章程》,对规范政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文件和讲话不具有国家意志和法律的普遍性、稳定性和社会约束力,不能代替法律地位。三是环境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知识和民主习惯。因此,在全社会建立和形成浓厚的民主风气、民主氛围,对推进“三化”建设尤为重要。就现阶段而言,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四是工作问题。中共中在(2006)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但在各地的执行上,认识还不够统一,工作还不够到位,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性。五是认识问题。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执政党起着主导作用。20多年,执政建设与时俱进,生机勃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包括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处在代际转换时期,干部新老交替比较快,有些党员干部对多党合作、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统战工作不了解、不太重视、不大会做。有些地方“重视的程序,工作落实的情况是层层递减”,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多党合作、加快人民政协工作和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凉”的情况。六是自身问题。有的基层政协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对如何履行“三项”职能,把握“两大”主题缺乏招术和力度,有的领导有畏难情绪,也有机构不健全,经费不保障等问题。

  五、贯彻落实“三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三化”建设的确定了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的范围和方式,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要做什该这么做的问题,要把“三化”建设落实好,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党委要重视、政府要支持。执政党处在主导地位,要自觉和主动地把“三在先、三在前”落到实处,对落实不到位的的东西要予以督查。二是“三化”建设是中央的一贯思想和要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用中央文件的形式加以集成,使之成为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但这些文件和讲话不具有国家意志和法律的普遍性、稳定性和社会约束力,不能取代法律地位。必须将《政协章程》提升到完备的政协法律制度,对政协履行职能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不仅符合我国依法治国方略,也是确保“三化”的根本良策。三是人民政协要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履行职能。大胆地、客观地关注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将人民群众的急难险事直通到最高决策机关,为社会的和谐、民主政治的畅通作贡献。四是自身建设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这是执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生机勃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地方,而构成人民政协组织形式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也需要回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参政党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以及如何提高议政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在政协领导班子的组成人员中,不管是执政党的党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代表都必须提高把握国内外新情况、新问题挑战的能力,认真研究社会存在着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在政治上做到最大最广的包容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献计出力。

  [稿源:红网]

  [作者:黄标]

  [编辑:严欢]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中超-恒大三叉戟成亚洲最佳外援热门人选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雅虎任命谷歌前高管梅耶尔为新任CEO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河北高中生源大战:给钱给物贿赂老师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跟Ta学第3期:冬病夏治“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闻着臭吃着香的奶酪 腕表国度仲夏夜之梦
  • 星座测试你有桃花劫吗 啥星座婚姻最美满
  • 收藏佳士得上半年艺术品销售狂揽35亿美元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