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校爱聘洋博士是学历歧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15:57  国际在线 微博

  一则微博引起大家对高校招聘人才的关注:“现在一流高校基本不进土鳖博士,海龟还要美一流大学的。”表面看,高校招聘到的新教师都有很好的学历背景,由此打造出“一流”的师资队伍。但这种按“教育血统”选聘人才的做法是严重的学历歧视,反映出高校的人才选拔评价方式还十分落后。

  高校之所以重视洋博士,对土博士提出“三个985”要求,即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学校都是“985”高校,首要考虑的不是人才是否能胜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任务,而是要制造“好看”的人才数据。简单地说,就是追求人才政绩。近年来,高校在宣传本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时,总会列举出海归数据、教师中博士比例数据,从中不难看出,学校对“学历”本身的极度重视。

  以学历而非能力来选拔人才,是一种十分粗陋的选拔方式。按照学历标准,大学对应聘者根本不用认真考察,而只需拿学历的“尺子”去“量”人才即可。这种做法,制造了人才间的不平等竞争,也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名校情结”推波助澜。一些学生考虑到今后找工作可能会遭遇“查学历三代”,于是在高考中,放弃进入一本的普通院校,而是复读争取进211、985院校。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名校情结”日益加剧,基础教育的应试局面更为严重。

  另外,只要洋博士不要土博士,还与高校错误的国际化理念有关。他们认为,只要有洋博士文凭,就是国际化人才。这是对国际化的误读,大学真正的国际化,首先应体现在基本制度上,要成为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必须有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大学制度。其次应体现在教师、学生的多元化上,即教师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也是如此。我国大学现在缺乏的正是现代大学制度和多元的办学理念,教师招聘实行“一元”评价,招生也偏爱大城市生源。内地名校的生源当地化与师资所谓的“国际化”,形成鲜明对比。

  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应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大学的人才招聘会由专门的委员会负责,行政领导很难凭自己的喜好选择人才。这样的办学,才会摆脱政绩思想,从对上负责转变为对教育发展和师生负责,从追求办学的数据转变为关注大学的内涵发展。其次,应严格执行《就业促进法》。针对高校的“教育血统”论,劳动人事部门应该启动调查,对这种明显的学历歧视行为实施问责。(熊丙奇)

分享到:

 
  • 新闻朝鲜授予玄永哲朝鲜人民军次帅称号
  • 体育中超-恒大三叉戟成亚洲最佳外援热门人选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高利贷拖垮山西民营煤企:十个老板九个贷
  • 科技雅虎任命谷歌前高管梅耶尔为新任CEO
  • 博客揭秘凤凰山UFO事件(图) 我们的钓鱼岛
  • 读书盘点:历史上被开棺验尸的领导人们(图)
  • 教育河北高中生源大战:给钱给物贿赂老师
  • 育儿交了赞助费还要报料是何居心 微博关注
  • 健康跟Ta学第3期:冬病夏治“三伏贴”
  • 女性众星跟风文章裸泳 用止汗剂会得乳腺癌吗
  • 尚品闻着臭吃着香的奶酪 腕表国度仲夏夜之梦
  • 星座测试你有桃花劫吗 啥星座婚姻最美满
  • 收藏佳士得上半年艺术品销售狂揽35亿美元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