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拿出20万字现代化“诊断书” 全面剖析矛盾和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8日07:56  龙虎网

  龙虎网讯 南京市发改委、规划局、人口计生委、教育局、卫生局、住建委、文明办、人社局等在内的南京21个部门,历时数月,对南京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劳动(就业)层次、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生活水平、精神品质、国际素质、管理服务水平等8个领域进行专题调研,形成20余万字调研报告,给南京人和南京城来了一副全景式自我剖析。

  >>>如何基本实现现代化南京喊出实现“人的基本现代化”

  >>>杨卫泽主持召开民主协商会征询意见建议

  矛盾1

  人口增速快,家庭越来越“袖珍”

  平均每户家庭2.77人,人户分离凸显

  南京人口增速很高,比广州和杭州都快。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10.91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户籍人口636.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南京“十五”以来年均增长2.52%,而“六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市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80%、3.24%、2.48%、2.38%。

  由于户籍政策不断放宽,购房入户、“三投靠”和大学生毕业留宁,带动户籍人口增加。2004年以来,共办理市外迁入159.3万人。同时省会城市和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吸引周边城乡人口迁入较多,从购房人员来源地看,来自苏北和安徽等地区的居民分别占30.8%和28.4%。

  报告显示,南京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77人,比“五普”少0.15人。专家分析,现在家庭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不生育子女的“丁克”家庭也在增多,加上老龄化的严重,人口自然死亡率增高,所以南京的家庭越来越袖珍了。

  市区人户分离现象凸显。主要由于多处住房、房屋拆迁、子女上学、就业等多种因素形成。据统计,截至2011年,南京市寄住人口(有人无户)达123.2万人。这些情况,给南京市的教育、养老等众多社会问题都埋下了隐患。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专题调研报告》(市计生委)

  矛盾2

  文化程度高,但人文素养不够高

  而文化素养才是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坐标

  南京的人口文化程度整体较高。常住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含大专)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2.35%升至“六普”26.11%,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位,虽然低于北京的31.5%,但已经远高于上海的21.9%。这和南京的高校多,是一座“学城”有一定关系。

  不过,与体现在学历本上的文化程度相比,市民“文化素养”的高低,才是决定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遗憾的是,南京人的人文素养不够高。在南京人口学院最近进行的一次南京市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中,南京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平均达标率41.9%,也就是说有近一半人不具备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连大学生群体都不及格。

  其中,就职业而言,除公务员群体略高(63.8%)外,大学生(52.3%)和企业员工(39.6%)群体都不及格。就年龄而言,中青年群体(52.4%)和老年群体(12.2%)都不太高。

  最近,市委宣传部委托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市政府网站分别做了两个相关调查。城调队的调查表明,市民普遍认为“建设新南京”,软件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反映在城市的硬件建设上,更体现在市民的言行举止上,在这方面,70%以上的市民认为应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南京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南京人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市政府网站“给南京人的文明打打分”调查显示,6.7%的调查者对南京人的文明给出了80-89分;26.7%的人认为可以给南京人的文明打70-79分;37.8%的人认为只能给南京人的文明打60-69分;28.9%的人则对南京人的文明给出了50-59分的不及格成绩。与其他城市相比,8.9%的人认为南京人的文明处于很高或较高水平,48.9%的人认为相比较,南京人的文明程度“一般”,认为比较而言南京人的文明程度较低或很低的人数百分比分别为17.8%和22.2%。

  【调查中显示南京人的坏习惯】

  上述两次调查中,市民列举的不文明行为高度叠合。有随地吐痰、乱丢废纸、用语不礼貌、讲脏话、候车不排队、鲜少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婴儿者让座、闯红灯、不爱护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专题调研报告》(市计生委)

  《关于提高人口精神品质专题调研报告》(市文明办、文广新局、统计局)

  矛盾3

  每年25万大学毕业生,只有8万留在南京

  公务员太多,南京人偏保守,缺乏创业冲动

  南京人的创业创新意识偏弱。数据显示,南京人愿意接受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职业的比例仅为15.1%,高达39.5%的南京人更愿意选择低竞争、低风险、低回报的职业。

  而以公务员以及企业工人两个职业群体为例,虽然广州市的公务员与企业工人愿意选择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职业的比例也较低,都为21.5%,但是,南京的公务员与企业工人愿意选择高竞争、高风险、高回报职业的比例分别为17.3%、6.4%,远低于广州的水平。

  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与南京的人口职业构成有很大关系,一个城市中占绝大多数比重的人群,他们的精神特质,必然会影响乃至决定这座城市人的精神特质。在南京的人口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人和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南京是一座“官城”、“军城”、“学城”。

  1

  “官城”的特点是求稳、“军城”的特点是服从、“学城”的特点是清谈,这些特点无一不是与市场经济条件所要求的竞争冒险、创业创新所相悖的,也正因于此,南京人就容易表现出偏向保守,缺乏创业冲动的行动趋向。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发南京人的创业意识,培育南京人的创业氛围,提高整个社会的创业活力,是南京人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另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是,调查显示南京人所具备的经济知识素养远不及社会知识素养,从某种程度而言,不具备基本经济素养的市民,在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合格的市场经济建设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或者羁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南京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的基本原因。

  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新加坡、波士顿、以色列,包括北京、上海等国内外标杆城市吸引国际化人才,提升人口国际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在人口整体素质提高的背景下,由于科技产业的规模和数量不足,导致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低于京、沪、穗、杭。

  与杭州相比,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只有606家,比杭州少了944家。此外,产业的高端化、国际化水平还不高,科技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对高端人才的承载能力较弱,无法为国际化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工作、创业机遇和平台,导致了高端国际化人才不想来,在宁高校高素质毕业生又不想留的局面。重点院校优秀毕业生首选工作地点往往是京、沪、穗,甚至苏南地区,南京只做备选,每年近25万大学毕业生2/3以上离开南京择业,只有不到8万人留在南京,且在一定程度上竞争力较弱。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精神品质专题调研报告》(市文明办、文广新局、统计局)

  《关于提高人口国际素质专题调研报告》(市外办、公安局、文明办、统计局)

  矛盾4

  高技能人才缺7.5万,每年新增6万人待业

  在发达国家吸纳大部分就业的中小企业在南京发展缓慢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每年新增待业人口预测将达6万。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缺口达7.58万。

  “十二五”期间,南京每年需要就业的各类群体供给总量在26万人左右,其中新生劳动力7万至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5万人,而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约20万个。如果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压力更大。这就意味着,在2015年前,南京每年将新增约6万待业人口。

  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在美国和欧盟国家,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日本,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更是高达70%以上。而在南京,由于创业创新不足,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层次较低,不足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低端劳动力的数量过剩,而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自主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调整加剧,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相互交织。高技能劳动者短缺问题突出,目前,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只有14.92万人,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的15.3%,与全国先进水平(28%)比相差12.7个百分点,总量缺口达7.58万人。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劳动(就业)层次的调研报告》(市发改委、人社局、经信委、人才办、统计局)

  矛盾5

  住老城太挤,住新城上班太远

  老城人口密度已超北京东京,鼓楼区、白下区人口密度居全国第四、第六

  南京老城人口密度比北京、东京还要高,以新街口为圆心,1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南京近半数的人口(323万人,占常住人口49%)都居住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这份“提高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城区人口密度高达5500人/平方公里,密度是郊县的8.87倍。其中最拥挤的鼓楼区密度高达3.35万人/平方公里,拥挤程度超过了北京西城区,在全国的排名仅次于上海虹口区、上海黄埔区和广州越秀区,位列第四。白下区以2.28万人/平方公里的密度名列全国第六。

  而如果论人口绝对数目,则是另外一副景象:现在南京,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区不是鼓楼也不是白下,是江宁,有127.12万!第二、第三的是六合(98.33万)和浦口(76.67万)。而人口最少的也不是郊县,而是秦淮(36.63万)与建邺(38.97万)。

  南京主城区的高房价是人口向郊县“转移”的因素之一,但是也应该看到,江宁等地方的面积远远大于老城区,也是人口出现“空心”的原因。如果算人口密度的话,如前所述,还是老城区多。这两方面的因素加起来,越来越多的南京人上班路途变远了。人口集中聚集在鼓楼、白下等几大片空间,而产业聚集在江宁、栖霞和浦口的开发区内。大规模人口在居住地与工作地的“钟摆运动”,给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带来沉重压力。

  【知道南京哪最挤?】

  答案是朝天宫和建康路。2010年,南京市老城区平均常住人口密度为3.24万人/平方公里左右,虽略低于上海市在2000年的水平,但高于杭州市,也高于人口密集的北京市和东京市。老城区中,有9个街道的常住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其中朝天宫、建康路等街道的常住人口密度超过5万人/平方公里,与国内外典型城市相比,这些街道人口密度明显偏高。

  【南京公交有三“长”】

  相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轨道公交两网融合不充分,仍有部分地面公交与轨道线重叠,站点设施不足以及街巷道路不畅,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功能不强,公交的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组数据显示,南京的市民到站步行时间长(平均6.5分钟),候车时间长(平均7分钟),乘坐时间长(平均时耗已达52分钟)。

  数据来源:《关于人口空间布局优化专题调研报告》(市规划局)

  《关于提高人口生活水平专题调研报告》(市住建委)

  矛盾6

  教育已“中等发达”,幼教成“短腿”

  公办幼儿园比例比苏州低23%,比无锡低17%

  南京十三个区县已全部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教育普及水平已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指标。2012年,南京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068所,其中市属高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35所,普通中学120所,普通小学344所,幼儿园551所,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

  虽然全市已有幼儿园500余所,但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入好园难”、“入优园贵”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与杭州相比,南京学前教育优质覆盖率相差9个百分点;与苏州相比,我市公办幼儿园比例相差23个百分点,与无锡相比,我市公办幼儿园比例相差17个百分点。

  与南京的城市地位相比,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无论是视野的拓展、项目的设立、国际学校的建设,还是对留学生的吸引力,都存在不少尚待努力之处。与苏州、杭州的职业教育相比,近年南京职业教育虽与产业进行对接,但不能满足城市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所开设的专业集中在机电、数控和电子等几大类,基本属于第二、第三产业,对一些新兴产业如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的接纳与融入较慢,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数据来源:《关于提高人口教育水平专题调研报告》(市教育局、人社局、统计局)

  一些有趣的报告数据

  南京主城车速6年来降了一半多

  住房南京人人均居住面积33平方米,户均拥有1.2套住房,已经超过小康标准。

  环保南京空气优良率全省倒数第二,仅比盐城强。

  机动车南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20万辆,并以每月2万辆左右的速度增长。城区空气污染的三分之一来自机动车。

  车速6年来南京主城高峰时段车速由2004年的16.6公里/小时降低至2010年的8.0公里/小时;

  经费南京市财政对自然科学普及经费为人均1.5元,南京市财政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经费仅为人均0.05元。

  健康南京九成以上人死于慢性病。2011年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达79.31岁,较2001年的75.38岁增加近4岁,较1981年的72.24岁增加7岁多。这一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近。

  老人至2011年年底,南京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1.16万人,占总人口的16.9%,南京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年末,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180万人,占总人口的17.7%。

  请看南京人的“十大健康杀手”

  根据“南京人口健康状况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去年,死于各种慢性病的,占总死亡数的90%以上。同时,报告披露了南京人的“十大死因”,其中第一大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随后依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大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

  2011年,南京市居民前十位死亡原因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精神障碍疾病。

  其中,死于各种慢性病的,占总死亡数的90%以上,平均死亡年龄为74岁。

  死于损伤中毒(各种意外伤害)的位居各种慢性病之后,占总死亡数的5.13%,死亡率为28.45/10万,平均死亡年龄为54.4岁。

  损伤中毒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分别占损伤与中毒总死亡数的40.06%、20.89%和13.19%。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分别为3.39/10万、5.15/10万、3.57/10万、5.01/10万。

  慢性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根据2000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29549人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高血压人群的患病率为33.21%、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87%,全人群的高血糖的患病率为4.84%、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55%、恶性肿瘤为0.77%。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城乡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因素,并且大量消耗医疗卫生资源,造成严重社会经济负担。如果能够排除慢性病的危害因素,南京人预期可增寿13.17岁。

  促使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们追求健康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由于工作过于紧张、压力大,疏于锻炼,饮食不合理以及吸烟、酗酒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通过呼吸、饮食吸入有害物质造成人体慢性损害等因素。

分享到:

 
  • 新闻山东两艘渔船36名渔民在俄远东被扣
  • 体育曝尼克斯放弃匹配林书豪合同 将重归火箭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6月70个大中城市超3成房价环比上涨
  • 科技起底阿里巴巴腐败温床聚划算
  • 博客94岁老人拾荒养女儿 清朝妃嫔如何侍寝
  • 读书往事:吴莉莉唤醒了毛泽东的青春幻想
  • 教育曝光万元游学:学生啃汉堡老师狂购物
  • 育儿80后奶爸携幼女自驾游33城市 微博热议
  • 健康跟Ta学第3期:冬病夏治“三伏贴”
  • 女性高考状元做了全职太太 世上最古老的钱包
  • 尚品上帝之手造就的天价彩钻 唇边的性感香槟
  • 星座测试你有桃花劫吗 啥星座婚姻最美满
  • 收藏北京袁世凯五姨太墓遗存变身火锅店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