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彭薇
暑假里,打浦桥街道家庭儿童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津娴上班总要早一些。早上8时前,暑托班的孩子们还没到,张津娴就来到社区文化中心,打开窗户通通风,整理整理教室,等待孩子们到来。
位于蒙自路的“sunny快乐营”是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开办的社区暑托班,举办近10年,它也是上海最早开办的社区暑托班之一。对暑托班,张津娴怀有深厚感情,“最初在蒙自西路一间只有5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招收六七个学生;现在搬到五层楼高的社区文化中心,有80多个孩子。”张津娴说,暑托班能坚持到现在,多亏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力量。
“90后”碰上“00后”
上午8时,“班主任”戴敏玉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小朋友们背着书包过来,拿起他们的小手,开始例行检查。晨检完,再牵着他们,排队依次洗手,到教室活动。戴敏玉是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生,也是暑托班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天上午8时到下午6时,她要陪着班里小朋友,上课、做活动、吃饭、午睡等,“眼睛一刻也不能离开孩子。”
小戴到老年人日托中心做过陪护,但是,这次面对小朋友,她觉得“难多了”。午餐时间,小浩耍脾气,饭也不吃,跑到卫生间躲了起来。戴敏玉跟了过去,劝说小浩出来。孩子不肯,在里面呆了很长时间。眼看着饭菜要凉了,小戴无奈之下,把张津娴“搬”了过来。“老法师”软硬兼施,两分钟后,小浩自己出来,乖乖地走到桌子旁,大口地吃饭喝汤。
“教孩子们知识,我拿手。但是与他们相处,有时会不知道怎样沟通。”小戴说。昨天,社区里又来了一名新大学生张时易,在加拿大留学,暑假回家探亲,顺便来街道做志愿者,“我要呆三周左右,有些忐忑,不知道能否胜任。”张津娴说,很多志愿者都是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在角色交替转换上还有些稚嫩,“他们在家是孩子,在这里是老师,有时又是孩子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既要做朋友,也要懂得恩威并施。”
政府“购买”定点社工
社区文化中心5楼的亲子乐园里,正举行一场“趣味运动会”。吴岸峰和张赟昀设计了跳跳球、老鹰抓小鸡等小游戏,空调房里,孩子们开心地追逐。几年前,打浦桥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全权交付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管理,暑托班是其中的项目之一。吴岸峰和张赟昀都是华爱的社工,定点在打浦桥街道服务,负责暑托班所有课程和活动的设计。
今年是吴岸峰做社工的第四个年头,暑托班里每个孩子,他都能叫出名字。“也许和暑托班有一份特殊的情份。当年,也是在这里,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而现在,这成了我的职业。”和当年相比,吴岸峰更加专业,他擅于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安抚。暑托班里有一个特殊孩子童童,初来时,老师们叫他,小伙伴拉他,他谁也不理,只是独自坐在角落。做游戏时,大家的凳子围成圈,他抽出自己的,默默坐在一旁。吴岸峰说:“这样的孩子,面对陌生环境,不知怎样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他们往往用排斥和抗拒的方式。”之后,他给予童童更多的关注,有活动时,一遍遍叫他,时常和他聊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一个月后,童童会主动跑过来找老师,要求参加集体活动。
吴岸峰和同伴专门为暑托班的孩子设计了一门课程,叫“成长小火箭”。“很多孩子,一碰到问题,只会用哭来表达情绪。”吴岸峰说,这门课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多种表达方式,比如身体动作、语言等,学习站在不同立场看问题,“很多小朋友道理都懂,大人也不要一味指责,要让他们尽情地表达和实践。”
社区中心外的“热心肠”
说起暑托班,让打浦桥社区文化中心主任王晓燕最感动的,是大伙儿的“热心肠”。
“我们缺几个生活老师,给街道一些退休阿姨打电话,她们二话不说,过来帮忙。”王晓燕说,每天,第一个到社区中心的就是这些老阿姨志愿者,来得比老师还早,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而孩子们上课活动时,她们又站在教室外。以前暑托班8时半开门,为了和家长的上班时间合拍,提早半小时开放,志愿者们没有丝毫抱怨。“我们设计的很多课程,希望能给孩子新鲜感,学一些课堂外的知识,而这些都需要发动社区外的力量。”张津娴说,街道联系一些高校、校外教育机构等,希望能给孩子开讲座,做活动,他们一一应允。上海交大医学院的研究生每周过来,教孩子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小常识,如烫伤了怎么办,动物咬伤如何处理等。卢湾青少年科技探索馆讲解员龚洁,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科技小实验,风力发电、制作小飞机等,小朋友们新奇又开心。
“暑托班一路走来不容易,招得多时有100多个孩子,没有志愿者、社工、热心人士,怎么行?”张津娴希望暑托班能一年年延续,扎根街道,“只要家长有需求,我们就应该办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