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举国制是好体制”有点“求胜心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4日00:26  红网

  伦敦奥运激战正酣,中国健儿捷报频传。在国人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少人公开声明对奥运“漠不关心”,甚至表达了对中国体育的某种“反感”,指责举国体制是花纳税人的钱买国家的名,在这种体制下只有对金牌的膜拜,而没有对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当举重队出了“交白卷”和“夺银痛哭”等事件后,这种论调更是甚嚣尘上。(8月3日《北京日报》)

  其实,伦敦奥运获得“国人一片叫好声”已经够了,即使“有不少人公开声明对奥运‘漠不关心’”,也只是说说罢了。如果真的“漠不关心”,哪里还会产生“举国体制是花纳税人的钱买国家的名,在这种体制下只有对金牌的膜拜”的“反感”?这就像应试教育遭受社会诟病一样,还不是说归说,做归做?正如《北京日报》评论所言:“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的选择,而且已经为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可能这篇“举国制是好体制”的评论急于作某些概念上的“拨乱反正”,所以显得有点先声夺人。实际上,谈论奥运不必像运动员在赛场上那样紧张。那些对中国体育的某种“反感”的来由,也许更多的纠结于“中国体育的辉煌不仅限于体育精英们在奥运赛场的表现,它也应该包括我们自己的健康状况、运动能力是否与此相匹配、是否与体育精英们在奥运赛场高歌猛进之势相匹配”。这种思考,可能在摘金夺银的关键时刻显得不切主题,但当体育回归其全民健身的属性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笔者为何要说谈论奥运不必像运动员那样紧张?是因为在读了“举国制是好体制”这篇评论后,产生了一种直觉:这篇评论显得有些“紧张”了。笔者是在承认“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的选择”的前提下,把“不少人”对举国体制的质疑当做对体制的推进和进一步完善来看待的。因此就觉得评论称“可有那么一些人,骨子里就只相信洋和尚才会念经,认为西方的那套体制就是最好,是唯一标准,并不断借此对中国品头论足、指手画脚。实际上,这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才是真正错误的”有点言过其实;也因此觉得这样的批评,就像运动员因求胜心切而出现的失误。

  以我看来,对奥运引发的对举国体制的质疑,完全可以像人们对当前教育体制的质疑一样。应试教育虽然弊端丛丛,但在国情之下还是无法取代的“最公平”的制度。可能《北京日报》评论对举国体制也大概是这个意思。如果笔者猜对了,那么,不能因为奥运是国际比赛,就把对此的议论上升到“骨子里就只相信洋和尚才会念经”的崇洋媚外高度,也不应该延伸出“唱衰中国论”的政治意义。或许,把奥运联系到全民体育现状的人,不一定知道洋人是怎么“体育”的。

  因此,“举国制是好体制”的阐述过程,有点缺乏心平气和的姿态。这其实和运动员在比赛中太注重取胜而缺乏体育精神一样,容易出现不应该的失误。我们已经很不愿意看到赛场的输赢带来的不应有的反响;同样,我们也不希望看到对“举国体制”的讨论,出现不顾一切的强词夺理。这对于当前的改革形势而言,都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耽误时间的。

  [稿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王俞]

分享到: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男乒张继科4-1胜王皓夺第18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学者呼吁高速路遇特殊天气应取消收费
  • 科技广电总局:网络游戏不得改编电视剧
  • 博客体操刘璇:常人无法体会失去冠军的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考研培训公司惊天骗局 多人资料泄露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雨天果冻凉鞋 奢侈品牌为富豪定制麻将盒
  • 尚品揭秘奥运巨星豪宅 葡萄酒生钱的四种方式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灵隐铜殿佛像在日本被盗 千年古刹无恙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