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田径“会泽派”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奥运健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4日03:39  都市时报 微博
中国田径“会泽派”

校内陈列的锦旗和奖牌

中国田径“会泽派”

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为省级、国家级田径队输送了200多名优秀的后备人才■ 都市时报见习记者 王小琴

  ■ 都市时报记者 徐赵全 发自会泽

  鲁纳乡,中国云南会泽县一个偏僻的山区乡镇;英国伦敦,世界级的现代化大都市和金融中心;因为奥运会,这两个相隔万里、八杆子打不着的地方发生了联系。李建波和蔡泽林这两个从鲁纳乡走出来的小伙子,将代表中国田径队参加2012伦敦奥运会,分别出战50公里竞走和20公里竞走。

  一个偏远的乡镇,同时出了两位奥运选手,这无疑是非常荣耀的事。两位奥运健儿的成长轨迹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出生在偏僻山村的贫困家庭,小学毕业后就作为体育苗子被选入会泽县体校训练,随后因表现突出很快进入省体校、省体工队,再进国家队,直到登上奥运赛场。

  其实,在会泽这个人口超百万的国家级贫困县,像李建波和蔡泽林这样在国内外赛场上为国争光、同时也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自己乃至家庭命运的年轻人还真不少。近十多年来,会泽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长跑和竞走运动员。比如,中长跑名将陈明付、马拉松高手邓海洋、残奥会选手秦宁、越野跑女将李金粉、障碍赛双雄张书朝和王中睿……他们被媒体称为中国田径的“会泽派”。

  基地

  体校生的训练场地

  从大街到塑胶跑道

  这些会泽籍的体育健儿有一所共同的母校——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这是他们迈向体育之路的起点,也是梦开始的地方。7月25日,记者探访了这所具有24年历史的县级体育名校,试图了解他们培养田径人才的模式和现状。

  这所位于会泽县体育场内的体校,由于正逢暑假期间,学生都放假回家了,体育场大门紧闭,空无一人。在体育场东三区入口处,记者找到了“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的牌子,上方挂着两块更大的牌子——“国家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竞走后备人才基地”,可见其在中国田径项目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上了该校校长陈吉来,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他很快赶到了学校。学校办公区位于体育场看台下面的几间房屋内。在进门过道的墙上,贴满了“名人榜”、“冠军榜”、“未来之星”。即将参加伦敦奥运会的李建波排在“名人榜”第一位,蔡泽林也榜上有名。在“冠军榜”上,李建波过去几年获得的12次冠军一一在列。陈明付、邓海洋、秦宁等名将的辉煌战绩也赫然在列。“把这些资料张贴出来,一是为了宣传学校,二是为在校的学员们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努力训练。”陈吉来说。

  据他介绍,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的前身是会泽县体育中学,成立于1988年12月。2005年县体育场没有建起来之前,学校位于老城区的一座灯光篮球场内。“那时候学校唯一的运动场就是一块篮球场,田径队训练都是到大街上跑步、爬山、走田埂,学生宿舍就在球场看台下面,十分拥挤,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2005年,学校搬到新建成的县体育场内,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有了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健身房、食堂、淋浴室等。他说,新建县体育场花了5000多万元,场内的看台可容纳2万多名观众。除了县里搞大型的文艺活动和运动会之外,体育场平时都是给体校做训练场地。

  选材

  海拔高不通公路的乡镇

  孩子心肺功能和耐力好

  “我们学校从建校至今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为省级、国家级田径队输送了200多名优秀的后备人才,很多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运动员在全省、全国的比赛中屡屡获奖。”陈吉来自豪地说道,“会泽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也十分重视我们学校,县财政每年都给我们拨款,每位在校学生每个月有150元的训练经费。我们体校的学生也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是不收一分钱学费的,只要家里出一点伙食费就行。”

  陈吉来介绍说,在2000年前,该校有中长跑、篮球等几个专业,但重点还是田径,尤其是中长跑项目。竞走是从2000才开设的,从那以后,学校就取消了其他专业,主攻中长跑和竞走。在之后的几年内,该校为省田径队输送很多优秀的中长跑后备人才,包括陈明付、邓海洋等国家队主力。2009年7月,会泽县体育运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012年初,该校又被国家体育总局挂牌为“国家竞走后备人才基地”。陈校长说:“从此,我们的优秀队员可以‘直通北京’,直接选送到国家少年队。队员每年也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集训、比赛等。”

  除了设施的更新和政策扶持外,生源也是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陈吉来介绍说,学校的教练每年都会到会泽的鲁纳、驾车、大桥等几个乡镇的中小学挑选“体育苗子”,每次去都会有所“收获”。

  为什么这几个地方“体育苗子”多?陈吉来分析道,这几个乡镇地处山区、海拔都在2100米以上,自然环境好,空气好,当地的小孩子心肺功能要比坝子里的好;其次,这些山区乡镇交通闭塞,很多村寨不通公路,当地居民从小就有长途走山路的习惯,耐力好;另外,这些山区的农民家庭大多都很贫困,孩子们从小就能吃苦耐劳;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当地的教育水平落后,通过上高中考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并不多,而选择上体校,解决孩子将来的出路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的意愿。

  前景

  更多农村孩子进城打工

  好“苗子”越来越难找

  会泽体育运动学校竞走队教练何亚辉在学校工作了20多年,该校的竞走队就是他一手组建的。李建波、蔡泽林也是他亲自挑选的苗子,并经过培养输送到省体校的。凭借多年的经验,他已经练就了一双挑选田径苗子的“火眼金睛”,他就像一个慧眼识珠的伯乐,常常能在一堆孩子中看出谁是“千里马”。

  何亚辉说,他每年4、5月份都要到各地中小学选人。“先让学校的体育老师把孩子们叫到操场上,通过简单的跑步测试,我从每个孩子的个头、体形、腿形、步伐等就可以看出个大概。”何亚辉说,“只要有相中的孩子,就和家长商量,如果他们有意向就发录取通知书,新学期开学孩子就可以到体校报到。”

  目前,会泽体校(简称)有在校学生100人左右,男女比例差不多,中长跑和竞走队各占一半。何亚辉带的男子竞走队因为刚刚输送了一批队员到省体校,目前只有6、7个队员。他说:“这是我带队以来,队员最少的时候。”还好前段时间他又到乡镇上物色了一批新苗子,新学期开学估计会有10多个新生加入进来。

  何亚辉坦言,近年来好的体育苗子越来越难找了。“很多农村的孩子都跟着父母去城市打工了,留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有的孩子很有体育天赋,但学习成绩也不错,家长希望孩子考大学,不想让孩子练体育。”

  不过,近年来会泽体校还是为省队输送了很多优秀的后备人才。何亚辉举例说:“省队沙应正教练手下有近20个队员,几乎都是从我们会泽体校出去的。”其中几名队员还成为了田径赛场上的新秀。比如,1994年出生的尹加星,2008年进入会泽体校竞走队训练,2010年输送到省体校,现在为国家竞走青年队队员,被誉为中国竞走队的“未来之星”。2011年,尹加星获得了全国竞走冠军赛男子少年组10公里竞走亚军;2011年3月江苏太仓世界竞走挑战赛上,他又获得了男子少年组20公里竞走冠军。在2012年3月江苏太仓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竞走奥运会选拔赛上,他获得了男子青年组20公里竞走亚军。

分享到: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混双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学者呼吁高速路遇特殊天气应取消收费
  • 科技广电总局:网络游戏不得改编电视剧
  • 博客体操刘璇:常人无法体会失去冠军的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考研培训公司惊天骗局 多人资料泄露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雨天果冻凉鞋 奢侈品牌为富豪定制麻将盒
  • 尚品揭秘奥运巨星豪宅 葡萄酒生钱的四种方式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灵隐铜殿佛像在日本被盗 千年古刹无恙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