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将启动雨水收集利用试点工程

2012年08月04日05:26  山西新闻网

  暴雨后,在公众呼吁加大排水建设力度的同时,政协委员建言雨水收集

   对于年年喊渴的太原来说,一场酣畅淋漓的“及时雨”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然而最近几年来,一遇到大暴雨,太原却面临着排水设施滞后、城市内涝频发的尴尬。

  对于网络中“欢迎来太原看海”的调侃,专家们将其归结于城市建设中地下排水设施不足,但是也有专家表示,通过管道排水只是治标,而合理收集利用才是治本,对于地处黄土高原的城市,收集远胜排出,这一点也在本轮强降雨中得到了验证。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小区没积水

  连日来的强降水,使得省城部分城市路段出现大面积积水,一些居民小区受损尤为严重,不少居民坦言回家像是“蹚水过河”。在住宅区普遍出现积水的情况下,省城却有两个小区“安然无恙”。8月1日,记者来到太原市星河湾小区,尽管几天来雨水不断,但该小区的路面、绿化带等处却没有积水的痕迹。“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的雨水收集系统。”星河湾小区负责园林建设的张工程师介绍,作为太原市雨水利用试点小区,项目建设之初就将雨水收集系统纳入整体规划。记者看到,小区道路两边相对较低,并且设有相互间隔条形透水孔的地面排水沟。张工程师介绍,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雨水的渗透量。

  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地面雨水渗透收集,屋面路面雨水、绿化带及水池边盲沟的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渗透收集是雨水由地表渗下,通过透水层到达雨水井。透水层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沉沙井,将雨水中的泥沙过滤沉淀,透水层下设有地下室顶板排水汇集暗沟,最后将雨水送达雨水井。

  而屋面、绿化带等地的雨水则由地面渗透到达排水暗沟,在绿化带内设有地漏收集雨水,最后通过管道输送进人工湖。“自2010年雨水回用设备投入使用后,小区路面从未出现过积水现象,并且渗透收集的雨水储存在体育休闲公园人工湖内,用于浇灌和路面清洗。”张工程师说,小区现有绿化面积已经达到35万平方米,按一年每平方米绿化用水估算,小区一年仅绿化可减少数十万吨的市政供水压力。再加上小区路面清洗所需用水,按照每吨水4元钱来计算,回收利用的雨水可为小区节省逾百万元经费。

  东山龙观天下是省城首个雨水收集居民小区。在院子的最低处,建设方挖了一口150立方米的储水井,每幢楼房屋顶及路面装有专门收集雨水的管道,雨水通过管道和地面渗水井、透水砖,经过过滤流到大水井里,完成雨水收集过程。小区冲洗、浇树、浇花及池渠用水,用的就是储存在大水井里的雨水。小区雨水收集系统每年收集雨水约5000立方米,节约水费也近两万元。

  政协委员:“一排了之”并非上策

  省住建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汛期极端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但城市快速发展中,排水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截至201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仅为6.31公里/平方公里,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97公里/平方公里。

  尽管之后各地加大力度建设排水设施,但历史欠账并不能指望一夜补齐,暴雨引发的积水等问题,并没因为新建排水设施得到根本缓解。

  几场大雨过后,不少人意识到“一排了之”并非上策。省政协委员张李锁表示,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一般采用大面积隔水式硬化的方式处理地面,我省11个省辖市和多个县级市概莫如此。但这种做法几乎完全切断了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而且还加剧了城市内涝。

  省政协委员张建东表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降水高度集中,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介于4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其中6—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5%,相当于城区全年用水量的1/5还多。我省降水过分集中,但排水系统不完善,降雨后地面常常积水严重,导致交通瘫痪,这不仅影响城市的日常生活,还让雨水白白流走。

  九三学社在调研后发现,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的不透水面积扩大了1倍,河川径流水资源总量由3.04亿立方米降到2.06亿立方米,平均减幅为32.2%。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产生了相应的生态水文效应,导致雨水的截流、下渗等水文要素发生改变,使降雨—径流过程向极端情况发展,加剧流域地区水资源的流失。

  数据显示,太原市年平均降雨量为467毫米。经测算,每年有近5500万立方米的雨水白白流走,比两个晋阳湖的蓄水量还多700万立方米。“而城区有5.6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需要浇水,耗水近448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利用,节水的效益将会非常可观。”

  张李锁等政协委员建议在我省全面建立雨水收集系统,不仅能够缓解城市排水压力,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

  收集利用雨水今后将全面推广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雨水利用的工作重心在农村,雨水利用已成为解决农村人口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省部分城市对雨水收集利用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太原市在龙观天下、星河湾等住宅小区进行了雨水利用试点,大同市在龙园小区进行了雨水利用试点。太原市长风西大街第三标段一处,还首次将雨水收集系统引入道路修建当中,所有收集的雨水通过输导喷淋系统,直接浇灌到道路的绿化带里。

  在这些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省住建厅将在全省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选择1—2个省级试点工程(项目)加以推广,并将其作为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单位、校园、小区)的重要考核内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同时,还将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经验,充分借鉴兄弟省份和国外好的做法,尽快制定适合我省推行的城市雨水收集措施,指导各地实施。

  而在试点开展较好的城市,太原将建造城市雨水储存设施,汇集和储存城市雨水并将其处理后作为城市饮用水和(或)非饮用水的水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另外,考虑将城区内的公园、苗圃、草坪等现有绿地改造成良好的渗水场地,来接纳居民区和道路上的雨水径流。现有的一些不透水的地面将换成透水地面,在人行道上铺设透水方砖,步行道下面设置回填砂石,径流的低洼处铺设砾料渗沟、渗井等,增加渗水量。

  太原市还计划通过技术改进,进一步降低雨水回用系统建设与使用的成本,吸引一些企业积极参与。还将从政策法规入手,尽快制定出台雨水回用等相关规定,要求新建公共设施及住宅小区建设雨水回收系统。太原市政协委员赵彩萍建议出台规章,公用雨污分流管道建设改造由市政负责建设;新建或改建小区必须实行排水管网雨污分流。

  本报记者 岳威 实习生 常婧

  ■措施

  ●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选择1—2个省级试点工程(项目)加以推广

  ●考虑将城区内的公园、苗圃、草坪等现有绿地改造成良好的渗水场地

  ●在人行道上铺设透水方砖,步行道下面设置回填砂石,径流的低洼处铺设砾料渗沟、渗井等,增加渗水量

  ●尽快制定出台雨水回用等相关规定,要求新建公共设施及住宅小区建设雨水回收系统

分享到: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混双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广电总局:网络游戏不得改编电视剧
  • 博客体操刘璇:常人无法体会失去冠军的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考研培训公司惊天骗局 多人资料泄露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雨天果冻凉鞋 奢侈品牌为富豪定制麻将盒
  • 尚品揭秘奥运巨星豪宅 葡萄酒生钱的四种方式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灵隐铜殿佛像在日本被盗 千年古刹无恙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