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伦敦奥运成本上涨千倍 奥运投入产出比难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4日17:43  中国广播网 微博
伦敦奥运成本上涨千倍奥运投入产出比难料

  伦敦奥运面临成本难题(资料图片)

  中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百年奥运历史,在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同时,奥运会与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花费了12万美元,但是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花费130亿美元,上涨了1000多倍。随着成本的不断膨胀,奥运会投入与产出比再度引发争议。

  作为今年奥运会的主办国,英国的GDP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伦敦奥运会成为英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希望寄托。英国央行预测,本届伦敦奥运会将给英国全年经济带来0.2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英国首相卡梅伦更是确信,今后4年,英国将因此得到130亿英镑的回馈。

  不过,随着伦敦奥运会预算开支的大幅上升,外界担心,英国政府最终不亏钱就算是幸事儿了。财经评论员杨禹表示,盘算奥运账本儿,还要从全局考虑。

  杨禹:如果算大账,我觉得它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伦敦自己可能没挣回钱来,但是整个奥运会相关的体育产品,它的生产者可不光在伦敦,包括中国在内,带来了很多新兴经济体国家大量的体育产品订单。

  正如杨禹所说,伦敦奥运对中国制造来说也是掘金的好时机。来自中国的华江文化创意公司,是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特许经营权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在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家公司主动降低所开发的伦敦奥运会纪念徽章的价格,销售十分火爆。公司CEO殷旻哲表示,这是英国本地企业无法做到的。

  殷旻哲:从设计、运营,以及最终的产品价格来讲,如果真正交给一个英国本地的企业,他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些的。

  奥运商机触动的不只是这一家中国企业的神经。在伦敦的各个角落,从观光车、比赛器械、比赛服,到奥运会吉祥物,中国制造随处可见。据统计,65%的伦敦奥运会特许纪念品是中国制造,其中包括毛巾、床单被罩、装饰品、钥匙圈、衣服、玩具等多个种类。

  众多本土服装品牌和生产厂家在为中国运动员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接到海外的订单。而远在伦敦万里之外的中国义乌,浙江金氏实业公司眼下正在为伦敦奥运会赶制一批国旗,总经理吕珠园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为奥运会忙得不可开交。

  吕珠园:这次伦敦奥运会是加单的,有时候一张单要50000个,那我们就要尽快,有时候是一天就要赶出来,加班加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奥运会也被认为是举办城市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好时机。伦敦东区一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通过本届奥运会主会场的建设,东区正在从过去的所谓“罪恶之城”华丽转身成为了“天使之城”。伦敦奥运全区规划师游邑介绍,借着奥运会的举办,伦敦东区也有大改造。

  游邑:一开始当然是以奥运为主,可是整体的规划奥运根本不重要。奥运只是一个两星期的盛会,当然它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某方面是很重要的气息,我们需要的是透过奥运的方式,来对整个伦敦东区大改造。

  谈到奥运会的经济和品牌效应,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伦敦碗”设计者Populous公司的高级顾问瑞纳德就坦言,伦敦奥运会正在把一个全新的伦敦东区展现给全世界。

  瑞纳德:我们了解奥运会背后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你一开始设计场馆的蓝图时,你就要注意场馆的位置。奥林匹克公园将伦敦的东区跟其他区域联系了起来,如果没有此次大规模的投资,这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伦敦的四大大区都将从奥林匹克的建设中受益。

  奥运会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对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来说也是一样。体育产业专家、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表示,北京奥运举办时总投入2800亿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和环保治理占了绝大部分,这些投入将给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带来更加长久的效益。

  易剑东:从总体投入上看,经济上是不可能实现回报的,但它能使一个城市加速发展。悉尼办完奥运会以后,官方报告说向前推进了10年,巴塞罗那也有这个概念,因此对奥运会的投入产出应该有这个概念,为整个城市的更新和繁荣所付出的投入,要靠奥运会之后的旅游效应,城市声望的提升,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等综合后续因素来体现。

  不过,谈到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易剑东显得有些无奈。他强调,就国内体育产业的四个板块,也就是竞技体育产业,全民健身产业,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支撑体系以及体育用品和体育场馆来说,竞技体育产业并没有实现应有的经济价值。

  易剑东:一是竞技体育产业,这个主要是以赛事为基础;二是全民健身产业,主要以老百姓的健身休闲为基础;三是支撑体系,比如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赞助;四是物质支持体系,比如体育用品和体育场馆。我国现在最好的是体育用品产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这一块我们是最成熟的。

  我们的全民健身产业、体育场地设施太有限了,每万人只有6、7个体育场,人均只有1平米多。我们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几乎没有一个能实现帐面盈利,完全没有产生出应有的市场效益。

  在国内,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并不高,而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甚至超过汽车和钢铁,达到2000多亿美元。易剑东认为,体育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很重要的一方面,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需要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易剑东:美国的体育产业是GDP的7%,而我国只有零点几。现在人均GDP超过4000美金了,进入了大众休闲文化时代,但是在体育方面的积极休闲比例很低,大量的休闲都是消极的,与整个人的生命力、社会活力的保持及其相悖的现象很多,青少年体质20多年来持续下降。

  体育产业其实在目前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制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政策对体育产业的注意力非常不够,所以我认为体育产业其实应该是我们国家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享到: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情侣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