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 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5日00:00  北京青年报

  给不收不送红包的

  双向协议一些掌声

  看了贵报8月3日刊登的来论《一纸协议能杜绝“红包”吗?》,笔者有几句话不吐不快。很久以来,人们都把收红包的大棒打在医生身上,觉得是医生不仁义,向患者揩油。其实,大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患者送红包,那气派早已今非昔比。

  前不久,笔者的一个亲戚住院做手术,我亲眼目睹送红包之人,牛气哄哄地把送红包当作一种夸耀,不但送医生、送护士,连护工都得弄双鞋钱,而且送完了还在病房里谝:“咱今天点出了多少多少钱。”反过来,只要有一点儿不满意,送红包者就前账后账一起算,专在人多的地方指着护士的鼻子吵闹,说你们收了我多少多少钱,还敢对我这样。送红包送到这个程度,不仅是一种霸道、一种沉重,而且还给其他患者传递了点钱看病、不送不行的负面信息。

  笔者觉得,严禁红包必须得收的送的一块管。入院先签协议,它是医生拒绝红包的一个承诺,没有红包,我也会对你负责,为的是让患者放心。而患者签协议,是表达对医生的信任,这个态度很重要。一纸协议也许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有这个书面约束,肯定就比没有强。眼下协议尚在萌芽阶段,它需要支持,我们既然对送红包深恶痛绝,那我们就应该多给点掌声,毕竟它是医患走向良性循环的一个良好开端。

  金桂(北京市民)

  青少年“暴戾综合征”

  警示了什么

  贵报8月3日来论《关注青少年的“暴戾综合征”》,读后让人震惊不已。李某仅因为与女友之间的矛盾,就像杀小鸡似的杀死8人,其暴戾残忍行为,简直骇人听闻!

  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是,类似李某的这种极端暴力行为,在青少年中有时并不少见。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暴戾综合征”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警示。现在含有暴力、色情等信息的网络游戏,正在侵蚀青少年的心灵,学校、家庭、社会存在的一些暴力语言,也对青少年的品格养成带来了不良影响。种种迹象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变得日趋严峻。这表明,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已经无可回避地摆在社会面前,亟待付诸行动。

  易伍(辽宁市民)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