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问题胶囊”落幕,反思与改进不能停止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5日00:05  红网

  记者昨天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铬超标胶囊剂药品市场清理已经完成,6省市的76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处理,其中厅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24人、科及科以下干部45人。(8月4日《新京报》)

  引发社会舆论巨大反响的“问题胶囊”事件业已尘埃落定,无疑,这一事件令人痛心,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恶性事件,其引发的负面效应和对社会诚信的破坏足以令每个人为之深思,尤其是社会管理者,应该痛定思痛,从中深刻吸取教训,相关官员身在其位要尽职尽责,否则将受到严肃处理。

  当然,这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之多,事态之严重前所未有。而且,最初出于责任感使然而曝光这一黑幕的某主持人还为此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如果不是这样,恐怕这样一个黑色内幕还将继续存在,还将让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每天吞食问题胶囊。

  实际上,问题胶囊的背后是大量灰色利益链条的疯狂肆虐,比问题胶囊更可怕的,是畸形利益产业链的存在,这样一个链条不切断,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问题胶囊。这次的问题胶囊事件,让76名相关责任人付出代价,受到惩处,足以使人们看到这一事件的复杂性,以及危害的范围之大。

  放眼中国当下的食品和药品领域,潜藏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甚至已经出现了危机,造假制假事件层出不穷,毒奶粉、瘦肉精、问题胶囊一桩接着一桩,让人唏嘘慨叹。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除了反映出当下的人们利欲熏心,为钱不择手段之外,更暴露出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和监督失灵。一方面是责任感的淡漠,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

  现在,虽然问题胶囊事件看似得到了圆满处理,但是,要彻底根治类似问题胶囊的毒瘤,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公开、透明、有效的社会监督曝光平台,国家要支持和保护举报者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及早形成“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识和氛围,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问题出现,或者积弊太久再去解决,这样不仅棘手,而且费力不讨好,更会令群众为之愤怒和不满。

  [稿源:红网]

  [作者:庞凤山]

  [编辑:王俞]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羽毛球女双摘第22金 女单夺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