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为大国之后该如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5日02:39  新京报 微博

  原标题:成为大国之后该如何

  刺客列传

  前天下午在伦敦一个公园踢球,一块踢的多是当地孩子,从衣服看,那一片应该是切尔西的势力范围。玩得正热闹,有个十来岁的本地小孩问我:“日本人?”“中国人。”他吐了口气叹道:“你们要赢下这次奥运会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观点,我遇见的老外,对中国运动员在伦敦的表现多要赞上几句,当然英国人比较矜持,一般只说好话,怕客人尴尬。从他们的言谈中,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看待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应该具备相对应的心态。记得刚做报纸编辑时,就有前辈教导说,刊发文章时,有些国家可以随便骂,比如美国,有些国家需要悠着点,比如德法意等,而有的国家尤其是小国,千万不要招惹,否则他们会跟你死磕。我对美国人指摘美国的问题,他们会大方承认,而且表示不在乎我的攻击,“因为我是美国人”。我们常说没心没肺的美国人,恐怕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大国心态。

  从伦敦奥运会来看,中国显然已具备大国实力,随即需要相匹配的是大国心态。什么是大国心态呢?

  首先,告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金牌当然很重要,否则就没必要办奥运会,直接开派对就是了。有的运动员拿到银牌铜牌,竟然几度鞠躬道歉说“愧对祖国”,有的运动员父母被官员接去看比赛,孩子丢了金牌,父母被晾在当场无人过问。金牌拿到鸡犬升天,金牌丢掉鸡毛一地,这种观念太过功利庸俗。

  其次,抛弃受迫害情结。我国运动员拿了冠军后,遇到别国的质疑,有些人会大喊“迫害”“歧视”。这有点反应过激,质疑是媒体的天然职能,否则普通民众怎么知道真相?琼斯、阿姆斯特朗甚至卡尔·刘易斯都曾是国家英雄,一旦事出,他们的媒体也是死咬着不松口,完全没有考虑国家面子的意思。英国自行车队假摔获得金牌后,首先揭发的反倒是英国媒体。

  再次,让运动员享受比赛。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意味着运动员要拥有相应的权利,他们应有不被观众狂嘘的权利,也应有失败了也可以微笑的权利以及其他正常人权。一位记者朋友采访过仲满的家人,他的爱人说,她想去伦敦给仲满加油,但没被允许,说会让仲满分心。

  最后,要把运动员当正常人。吴敏霞夺冠后,有媒体报道,她老爸说,为了让吴敏霞专心备战,他们曾隐瞒其外婆去世的消息,她甚至很长时间不知道妈妈得了癌症。吴父说:“她是我们的女儿,但不属于我们。”这样的做法,既侵犯了运动员的知情权,当然也是不人性的,并与全人类秉承的家庭伦理背道而驰。

  太多的金牌焦虑,太重的大国情结,太容易患得患失,反倒会让我们的心态失衡。国家弱小而国民狂妄,会被看做夜郎自大,国家强盛而国民剽悍,气势咄咄逼人,也不是大国气度。我们的祖先最牛时,举手投足间,无不流露着兼容并蓄的雍容气度及英华内敛的风流格调,这才是我们应该通往的境界。

  □潘采夫(旅英专栏作家)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羽毛球女双摘第22金 女单夺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