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无人签字,失独老人险误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2:19  长江商报 微博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黄敏实习生吴琼杨星芸

  年过五旬,家住汉阳的王宝霞却已经经历了丧子之痛,接踵而至的离婚之伤。而现在,她身患疾病需要手术,却无一亲人为其签字。昨日,在汉阳计生办的协调下,二桥街知音西村西苑小区居委会在同意书上签了字,她终于可以进行手术了。

  20岁的儿子被杀

  2004年12月,王宝霞唯一的儿子小辉刚满20岁不久。一天晚上,小辉到楼上老叶家,与老叶的儿子叶荣(化名)一起吃饭。直到晚上11点还没回来,王宝霞以为他还在楼上玩电脑。“11点48分,接到老叶的电话说,小辉在医院抢救。”电话中,王宝霞连说了几个“不可能”,但她和丈夫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汉阳铁路医院,小辉不在医院,叶荣正在手术室内抢救。王宝霞急忙赶回家,从街道派出所得知,小辉在附近一超市被杀害。她赶到现场时,超市已经封闭,儿子已被送到殡仪馆。

  事后,王宝霞从儿子一朋友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具体过程,老叶家从超市买了一块钟表,但因质量问题,几次要求超市更换,甚至说出“让超市开不了门”的话。

  4日晚,叶荣找了一次超市,却被超市老板打了。小辉看不过去,下去找老板评理,“见再来人,双方动起手来,小辉被杀了。”

  第二天,在汉阳殡仪馆,王宝霞见到了儿子,唯一的孩子走了,“感觉天塌了。”

  无人签字不能手术

  8年过去,王宝霞现在已经53岁,从单位退休。2个月前,她时常腿疼、腰疼,在医院被诊断为脊椎严重弯曲压迫神经,需要尽快手术。

  “当时手上不到2万块钱,除去医保,自己还要出35000元治疗费。”又找不到亲友借,王宝霞买了些止痛药回家。上个月底,王宝霞所在的一个失独老人QQ群“同心园”为她发起募捐,勉强凑足了医药费,她才住进了医院。

  大多数时候,她的病床前是空落落的,没有亲人的陪伴,让她“孤独得说不出话来,对着挂在墙上的电视机发呆。”床边的柜子上放着中午没吃完的饭菜,一盒蛋汤,一盒青菜。“有时候有群友来送,没人送就自己去医院食堂买。”

  在王宝霞病床旁,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时常有儿女来看望。“有时候看着,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说着,她把一部手机掏了出来,翻看着一个男孩的照片。“这是他6岁时,这张是他16岁那年照的。”王宝霞叹了口气:“如果儿子还在,今年已经28岁了,在病床前也能有人嘘寒问暖。”

  王宝霞的手机里还存着几张儿子的照片,小时候的,13岁的,16岁的。但大多数时候,她都不敢翻出来看,“这样的伤痛,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儿子去世后,王宝霞和丈夫离了婚,仅有的两个亲人都离她而去。王宝霞的母亲是湖南人,自她出生起,从未见过湖南的亲戚。父亲有一个弟弟和姐姐,但都已去世,其后人,王宝霞也从未打过交道。马上要手术,拖了一个星期却找不到人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居委会曾想请她的前夫来签字,但没有谈成。“如果没人签字,手术动不了,我就回家。”

  居委会出面解难题

  昨日下午,记者了解到,经汉阳区计生办协调,王宝霞所在的二桥街知音西村西苑小区居委会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王宝霞将于今日手术。

  汉阳区计生委还表示,将负责王宝霞此次手术的费用,并协调完成用血手续。因为王宝霞有退休工资,术后护理由其本人负责。西苑小区居委会将保证其术后权益保障。

  失独老人的日子

  在孩子最初走的两年里,王宝霞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每天不等天亮,就出去买回一天的菜,接着就是一整天不出门。怕与人交往,怕听到人们聊各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话题。哪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孩子的优秀,都会让她觉得“比挖心肝还痛苦”。

  每逢过年过节,是她最难熬的时候。“看到人家灯火通明,自己家里冷冷清清,眼泪都快流干”。所以,从儿子走后的第二年开始,每逢除夕,王宝霞抱着儿子的遗像,整宿不睡。

  每天都在混日子

  “每天都在混日子。”王宝霞这样形容儿子走后的生活,退休了没事做,心理的创伤让她不想多和人交流,“怕别人谈起孩子,像揭伤疤一样。”

  去年,王宝霞加入到一名为“同心园”的失独老人QQ群。这些有同样经历的人,把这里当成一个疗伤的平台,但从不谈孩子的事情,也不准哭。

  有时候,老人们还组织一起去江滩、公园聊天游玩,一起去唱歌,偶尔还会一起出去旅游。王宝霞尽量让自己多参加这些活动,晚上也常在网上泡着,有这样“充实”的生活,她才不会那么想儿子。“就是在混时间,过一天算一天。”

  为给王宝霞凑医药费,“同心园”等6个失独群捐了1.3万余元。

  治好了病,以后该怎么办,王宝霞想到去养老院。但经她了解,养老院可能不会收她。“进养老院也要后人签字,谁来签?我生病了,谁来照顾,谁来出钱,这些都是养老院拒绝我的理由。”

  13年没出去拜过年

  “她太可怜了,一个亲人都没有,但我们谁都有可能到最后只剩下自己,也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昨日下午,“同心园”几位失独老人来到病房,看望王宝霞,发出着有些无奈的感叹。住院这段日子,除了她们和几位志愿者,少有人来看她。

  杨婆婆今年61岁,2009年,杨婆婆的儿子因突发心肌梗塞过世。当时,他29岁,是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已买好房子和女友准备结婚。 让杨婆婆欣慰的是,儿子的6个好友每个月都约好来家里看望两位老人,前不久还为老伴办了一场60岁的生日宴。“他们在代替我儿子尽孝,这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同样61岁的潘婆婆,儿子于1999年溺水身亡。潘婆婆是武汉锅炉厂的退休职工,每个月有1500元的退休工资,老伴每个月也有2000元退休金。两年前,老伴患上了直肠癌,每天坚持去江里游泳。她则每天打牌,出去玩,尽量忘记难受的事。“过年过节,我俩都不出去,看到别人家里团团圆圆,对我们是一种刺激。”13年来,两位老人从没出去拜过年。

  “我们总在想老了该怎么办?病了没人照顾,没钱住院治疗,心理上的创伤会跟随我们一辈子。”“同心园”群主涂女士说。据统计,武汉市有过万的失独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面临着生活保障和心理障碍两大难题。近年来,失独群体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关爱。多位失独老人表示,目前武汉市满49岁的失独老人每年都可获得1800元的补贴,像王宝霞这样的情况,计生部门都会努力协调解决困难。今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昨日,武汉市第五医院骨科病房内,王宝霞展示她手机里还保留的儿子的照片。本报见习记者 李岿 摄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