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寻找老兵献上敬意 何玉兰:刘邓写信赞我为“大连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3:19  东方今报 微博

  “英雄不老”李文祥、 “有最朴素愿望的共和国老兵”王金山……他们虽隐身阡陌,但仍静静地注视着曾为之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民族与国家。这些无意中被发现的老兵、传奇背后默默无闻的老人,无不让我们心生敬意。

  在历史影像中,他们是无名的中国军人。75年前,卢沟桥边一声枪响让年少的他们离别家园共赴国难,终赶走倭寇,推翻三座大山,建起新中国。62年前,他们再次离别家园,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风云变幻,时光荏苒。如今,这些无名的老兵早已解甲归田,泯然众人。年轻时,他们叫做“少年中国”;而如今,他们是最后的共和国老兵。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让您感动的老兵,可以通过东方今报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新浪微博@东方今报、@惊羡一瞥、今报小强QQ65830000和我们联系。让我们共同通过新闻报道向老兵们献上我们心中的敬意!

寻找老兵献上敬意何玉兰:刘邓写信赞我为“大连长”

  在豫西一个小镇上,88岁的何玉兰平静地安度着晚年。当年23岁的何玉兰为配合刘邓大军渡黄河打解放战争,拒绝了当时济源县副县长的职务,毅然拿起枪,成为豫西唯一一位带领200多名乡民参加八路军的女英雄。当时刘伯承、邓小平曾亲笔写信称她是“大连长”。

  8月2日,东方今报记者走进位于灵宝市尹庄镇何玉兰老人的家中,听老人追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孟亮

  见习记者 李亚林/文图

  ●20岁当农会主席

  机智揪出潜伏特务

  1924年8月,何玉兰生于河南省济源县屈冢村一个穷苦的雇农家庭,她七八岁时就拾柴担水、挖野菜、给财主家放牛羊。

  1944年11月,太行山五龙口广大地区解放。接着,何玉兰的家乡济源县各个村庄相继成立了农会,当时的何玉兰被选为村里的农会主席。随后,20岁的何玉兰发动群众组建了民兵队,保护抗战的胜利果实。

  一天夜里,何玉兰到区里执行任务,行至半路一片玉米地时,突然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向她射过来,由于没躲及,当时身上的外套被打了个洞。“说实话,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反应过来后,何玉兰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朝对面开了3枪,等对方没了声响,她立即向区里跑去。

  这次遭遇,何玉兰向区里、县里进行了汇报,对此,区里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在当地学校开会商讨,学校校长却让人带话说腿上生了一个疮,不能来开会。心生疑惑的何玉兰便提出带着药品去给校长治病,再三推辞不过,这名校长终于让工作组进了门,趁其不注意,一个民兵一下掀开了遮盖在校长腿上的被子,露出了枪伤。

  原来,这名校长是当地的富裕中农,是一个国民党员,打土豪分田地时被没收了家产,因心怀恨意才埋伏在玉米地里朝身为农会主席的何玉兰打黑枪。事后,这名校长被民兵送到了区里进行审判。

  ●23岁不当副县长 带191名民兵打解放

  1945年5月15日,何玉兰依然清晰地记着这个日子,那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当时的济源县县委书记、县长提议,要提拔23岁的何玉兰当济源县副县长。随后,集中了一批优秀青年在当地党校培训。

  临近培训结束,一天中午,上边通知大家听收音机。记不清那天听讲话的情形了,何玉兰至今却仍能字句不差地说出上级这段讲话内容:“学习班办得很好,现在有个任务,要组织民兵,打过黄河去,需要你们这些骨干去参加八路军,配合刘邓大军解放河南。”

  上级的号召,让在场所有人为之激动。随后,大家开始着手发动群众参军。何玉兰说,她最先报了名,“随后报了220个民兵”。

  辞去副县长,拿起枪当了兵,有村民和亲戚说何玉兰一时犯傻,但她没理会。

  而后,这220个民兵,其中191人参加了八路军,有的刚结婚一个月,有的孩子才三四岁,而何玉兰则是唯一的一名女兵,成了当时共产党领导的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新兵团一营3连连长。

  何玉兰的事迹,被刘伯承和邓小平知道后,他们还亲自写了一封信鼓励她:“何玉兰同志,命令你当好这个大连长,把队伍的思想工作做好,一定要做好。”这件事,也是何玉兰一生引以为豪的。

  然而,让老人一直遗憾的是,这封珍贵的信和一些物品却在解放洛阳、南阳战役时丢失了,至今提起来,她还是很为惋惜。何玉兰的儿子卢正军说,部队上也曾证实过这件事,对此,当地民政部门一名负责人也同样表示很遗憾。

  ●24岁带兵解放洛阳

  一个连打敌人一个营

  何玉兰记得,渡黄河解放河南时正值1948年的1月,整个刘邓大军从陕西潼关一直到开封,在雨夹雪的恶劣天气下,趁着夜色向对岸划船渡河,其间有的船只到河中心时翻了,因救不出来,他们只能“擦了眼泪继续渡河”。

  解放洛阳时,何玉兰率一个连守在城西门,国民党一个营的兵力仓皇向外逃,她和战士们顶了上去,这一仗,不但打败了敌军一个营,还活捉了8名俘虏。在解放南阳那一场战役中,由于炮火猛烈,何玉兰在冲锋时,被坍塌下来的城墙砸到了右手和左脚,简单处理后,她又冲了上去。

  “那会儿,刘邓大军在河南转来转去打,新安、渑池、商丘、荥阳这些地方我都参加过战斗。”何玉兰说,后来,她又随刘邓大军参加了解放武汉、黄石等战役。

  ●遭遇土匪抢银行

  她二话不说冲上去

  1948年6月,何玉兰执行任务途中,在湖北一座县城遭遇了一伙土匪抢银行。当时,她身边只有一个班的兵,乘3辆汽车给部队运送一批军衣,行驶途中突然听到有人喊:“快跑啊,有土匪来抢银行了。”

  一听喊声,何玉兰当即叫停了车队,问过群众后,在没弄清土匪人数的情况下,她二话不说就命令一旁的战士架起机枪,朝着被抢银行的方向开了过去。

  “当时,几个土匪正准备往外跑,俩人身上背着钱袋,鼓鼓囊囊的。”见此情形,何玉兰下令向土匪开了枪,而对方也开枪反击,不过最终击溃了土匪。

  那次枪战中,一颗子弹从何玉兰右耳处飞了过去,由于离得近受了伤,至今老人仍有枪震性耳鸣。

  ●5个儿子1个孙子

  个个都参了军

  何玉兰的丈夫是刘邓大军新兵团团长卢作升,解放战争后,两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地方,到灵宝县阳平公社上庙底村落户,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生产建设,卢作升于1990年去世。

  采访中,何玉兰老人告诉记者,她有5个儿子,都参了军,“老大在北京、老二在新疆、老三在武汉、老四在江苏,都是人民解放军。”提起几个儿子,何玉兰脸上写满了骄傲和幸福,眼下,排行老五的儿子转业后一直在家中照顾她的起居。

  近日,在北京当兵的孙子回家探亲,成了何玉兰老人家中的一件喜事。她告诉记者,国庆60周年阅兵式期间,她的孙子在部队负责现场布置,由于任务完成得出色,荣立了二等功,“我希望他在部队多立功,为国争光”。

  说话间,何玉兰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从卧室的衣柜里取出一个包裹,整整解开了三层绒布后,捧出一枚枚军功章,从老人虔诚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作为一位共和国老兵的忠诚信仰。一键分享到【网络编辑:李鹏勋】【打印】【顶部】【关闭】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