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名校“拼同学”:强加的关系并不牢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3:59  成都商报

  □杨朝清 武汉

  据陕西媒体报道,明明学习成绩一般,却非要花好几万元上名校,家长说是为了孩子能交一帮好同学,以后办事就有了硬关系。继“拼爹”后,又出现了“拼同学”这一流行词。有专家称,这种家庭教育思想会害了子女,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

  神奇的汉字,见证着社会的变迁。如果说“爱拼才会赢”传递着正向的拼搏精神,“拼爹”、“拼同学”则散发着强烈的功利主义味道,其实质,是将他人视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力图通过社会关系的运作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社会关系建构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人们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亲属网络和以村庄为单位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先赋性。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和家庭规模的缩小,社会关系的建构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不论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是相似的成长经历,抑或同样的教育背景,社会关系都具有浓厚的后致性。

  当孩子们上什么学校成为家长们的“脸面”,教育就嬗变为一种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家长们“就高不就低”,千方百计地上名校,既是为孩子们“敲门”,也是为自己“贴金”。在他们看来,名校学子大都是潜力股,都是未来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也要为孩子建立“人脉”进行投资。可谓用心良苦,未雨绸缪。

  在利益多元时代,价值观的碰撞在所难免;可惜的是,有些时候我们会以偏概全甚至本末倒置。和那些“拼同学”的家长一样,人们通常只看到社会关系的正功能,试图通过社会网络的建构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殊不知,社会关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人们在社会网络中扮演的角色越多,受到的约束越多,承担的义务也就越多。

  重索取轻给予,重权利轻义务,功利主义的鬼魅气息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拼同学”说到底是家长意志的产物,隐伏着家长深谋远虑的利益考量。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却被集体抽离了个性与特性,丧失了主体性。

  为了不让孩子们的童年像我们自己一样缺少天真烂漫,为了不让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像计算机一样枯燥乏味,“拼同学”能少则少,当免则免。毕竟,虚构的感情,强加的关系,既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也经不起社会的洗涤。与其在社会关系中迷失,不如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人力资本含量上多下工夫。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