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植根沃土“种”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4:24  中安在线 微博

  伴随悠扬的乐曲,踏着轻盈的舞步,自信和愉悦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7月25日晚,在滁州市南谯区西部山区章广镇街道,数十名年龄不同的妇女聚在一起翩翩起舞。 “过去,没事就想打麻将。现在,我每晚都召集姐妹们跳健身舞、扇子舞、腰鼓舞。镇政府每年还组织我们进行义务演出,观众乐,我们也乐。 ”领舞人、该镇女子舞蹈队队长袁发珍兴致勃勃地说。

  据了解,前几年,镇里牵头组建了女子舞蹈队后,又成立了全区首家农民艺术团,把有特长的民间文艺爱好者都“网罗”进来,编排了许多反映新农村建设等题材的小品、歌舞等,节日为群众免费演出,平时教群众唱歌、跳舞,使这个山区镇一下热闹起来。

  据南谯区文广新局负责人韩公银介绍,该区从商周时期开始留下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区里在“送文化”的同时,大力开展“种文化”活动。

  该区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力,一边加快文化阵地建设,一边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传承和保护。目前,全区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在建1个,其中章广镇和沙河镇综合文化站是省一级站,已组建秧歌队、舞蹈队、农民艺术团、唢呐队、黄梅戏剧社等群众文化演出队伍20多个。同时,公布县级“非遗”名录6大项、54小项,其中民间文学16项、民间音乐26项、民间舞蹈4项、民间手工技艺4项。此外,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3个,确认了“非遗”传承人17人。

  76岁的黄泥岗镇“草根艺人”徐永安,是南谯区目前年龄最大的“非遗”民歌类传承人。他自幼学艺,16岁即登台表演。虽正值高温酷暑季节,但在黄泥岗镇综合文化站,徐老仍一字一句教徒弟学唱当地民歌,显得特别认真。

  “我们鼓励和支持徐永安等民间老艺人、‘非遗’传承人带徒弟,抢救性录制他们的歌舞作品;在此基础上,组建农村文艺队伍,让民间老艺人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角。”韩公银介绍,现在区里已把非遗项目整理成文字出书保存,先后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南谯卷》。(通讯员 窦浩 黄玉才)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