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绚丽伦敦碗产自中关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4:59  京华时报
绚丽伦敦碗产自中关村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互联网发明者蒂姆在电脑上敲出英文字符,通过水晶石的数字影像技术,呈现在巨大璀璨的“伦敦碗”上。

绚丽伦敦碗产自中关村

▲工作人员在对安装在场馆座椅上的显示屏进行技术调试。 水晶石供图

  伦敦奥运会65%产品是中国制造早已众所周知,但他们多隐姓埋名为他人作嫁衣。然而,有一家中国企业不仅让奥运会露脸,还让自己也露脸。在奥运的国际舞台上,来自中关村的企业以其臻于成熟的技术和扩大化的影响力,展现着属于“中国创造”的魅力。

  □最闪耀

  水晶石点亮“伦敦碗”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当所有人都为“伦敦碗”华丽变身数字巨幕而惊叹时,鲜有人知道“伦敦碗”的出品方是一家中国公司。作为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来自中关村的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一个出现在2012年伦敦奥运供应商名单中的中国企业。

  中国创造闪耀“伦敦碗”

  “伦敦碗”的开幕式进行到第六章时,互联网发明者蒂姆·伯纳尔斯李来到舞台中央,通过电脑上敲击出“THISISFOREVERYONE”(为了每一个人)。17个巨大的字母同步闪现在看台之上。顷刻间,字母幻化成零碎的字符,整个看台变成一片霓虹,先是金黄色,旋即又变成银白色,再看却又成了绯红……

  这一幕被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丹尼·博伊尔称之为“视觉盛宴”。可惜,由于转播信号的问题,“国内观众没能完全看到。”水晶石公司董事长卢正刚不无遗憾地说。

  “现场70500个观众座位背后安装一个9个像素点的LED小屏幕,共同构成一个634500像素的世界最大的‘数字屏幕’。每个小屏幕都可由观众持在手中,增加现场观众的参与度。”卢正刚介绍。

  这个构想听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单个屏幕很小,屏幕之间距离很大,椭圆形的体育场还有一定曲度。”如何让7万块不在一个平面的小屏幕在视觉上成为一个整体,确实是个技术难题。但无论过程如何艰辛,水晶石终究做到了。

  中关村企业成奥运恋人

  总部坐落在中关村的水晶石主营业务是数字图像制作和视觉应用集成服务,通俗一些,就是将客户所要表达的内容转换为数字影像。

  实际上,在奥运会期间,水晶石除了要提供包括上述开幕式在内的所有仪式的数字内容外,还要提供场馆设计可视化模拟、体育演示等科普教育宣传、宣传影片以及吉祥物推广等方方面面的服务。

  “简而言之,全世界观众不论是通过现场观看,还是通过电视、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等方式观看的众多奥运数字影像,几乎全部由水晶石制作提供”,卢正刚不无自豪地说。

  事实上,这已不是水晶石与奥运会的首次牵手。

  早在2001年,水晶石就成为北京奥申委热心赞助商,并最终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像设计服务提供商。在完成了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卷轴”、“碗口”的数字影像之后,水晶石一炮打响。但让其进一步名利双收并誉满四海的则是上海世博会期间,那幅会走路的《清明上河图》。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卢正刚表示,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已累计为公司实现收入突破亿元。

  值得期待的是,伦敦奥运会尚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水晶石却已开始布局奥运下一站,“我们将参与打造闭幕式巴西表演8分钟的制作。”

  “奥运DNA”助力跨越式发展

  水晶石之于奥运会,无异于锦上添花;而奥运会之于水晶石,则是一块弹性十足的跳板。

  借助奥运会,水晶石不仅收获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赢得了“几何级”发展的机会。如今,水晶石的人员规模已从2000年的50人飙升至3000人,并在国内外的十几个城市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对于未来,卢正刚表示,要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视觉科技创意集团。

  对于任何一个意图跨出国门的企业而言,本土化都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像水晶石般并不具备国际化成熟经验的公司,融入异域风土也许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就是中外团队的协调管理问题”,卢正刚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立伦敦分公司之前,公司花了1个月的时间去当地调查,亲自登门拜访中国企业在英国的公司以及英国本土的创意公司。

  显然,在水晶石的成功经验中,专注是首要的一条。而对于未来,水晶石将带着激情谨慎前行。

  □最阔气

  新浪携手中国奥委会刷新纪录

  “开幕式期间微博在线人数超过2400万,首日用户发布奥运微博1.2亿条,奥运视频播放量5500万次……”这是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第一天,新浪与奥运会相关的一组业务数据。作为中关村的龙头互联网企业,新浪创下了中国体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多方合作。

  前所未有的体育合作

  2010年1月28日,新浪和中国奥委会联合宣布:新浪正式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按照协议,自2010年到2012年底,新浪将作为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互联网独家合作伙伴。

  “无论从媒体阵容还是时间跨度上,这都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合作。”中国奥委会领导表示。

  收益力争超北京奥运

  “我们希冀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收益超越在北京奥运会的收益。”这是新浪在今年伦敦奥运营销上提出的目标。

  凭借北京奥运,2008年第三季度新浪营收总额突破1亿美元,广告营收7620万美元,较同期增长66%。

  对于在伦敦奥运期间的收入,新浪同样信心满满。“新浪将会借助独家权益、独家冠军访谈、合作伙伴的强势资源,推出各种活动及报道方案,必然会实现网络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新浪首席运营官杜红如是说。

  本报记者苗慧 古晓宇

  实习记者吴旖旎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