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妈用充气娃娃缓门前飙车?警方辟谣:不是这回事 中外媒体以讹传讹致假消息出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4:59  兰州晨报
大妈用充气娃娃缓门前飙车?警方辟谣:不是这回事

近日,一则以“大妈门前绑充气娃娃”为主题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此消息一经发布,前来围观的网友众多,人们纷纷称赞大妈“有才”。

  近日,一则以“大妈门前绑充气娃娃”为主题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这则被各地媒体转发的新闻称,宁波一位大妈受够了汽车在她家门前斑马线呼啸而过,灵机一动,把一个性感的充气娃娃绑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引司机们降车速一探究竟,门前飙车难题终得缓解。

  此消息一经发布,前来围观的网友众多,人们纷纷称赞大妈“有才”。不过,5日中午,这则最初为《都市快报》发表于8月4日的微博内容被证实为假消息。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表示,这完全是由一张“出口转内销”的照片引发的误会,而原图发布人并不知道大妈为什么在树上绑一个充气娃娃。

  事件起因:网友不解大妈为何绑娃娃拍照询问

  江宁警方将调查始末和盘托出。原来,最初在7月30日早上8时16分许时,由于不解老太为何将“性感模特”绑在树上,一署名“书店里的范店”的网友拍下了这张照片发到微博上,并向见多识广的网友提问。隔日上午9时07分,这张截图及微博内容被网友转载到国内某知名论坛上,引发20条讨论、回复。

  在论坛网友的回复中,大部分是猜测或者调侃内容,但其中有两名网友猜测道,或许是让大家放慢车速。一名网名“haidao198118”的网友回帖:“看见马路了吗?让大家看看模特,放慢车速!”其后,网名“龙战”的网友表示赞同:“大妈非常聪明,这样一来这条路肯定就没有超速的了。”

  戏剧性转折:国外网友添油加醋写成“故事”

  警方表示,根据调查,此后,发生了“最有意思的事”。当地时间8月2日5时,论坛上的这篇帖子被转载到了国外网站上,在该篇英文帖子中,转载者像模像样地写道:“根据中文某报纸,一个身份不明的大妈受不了她家附近的人行道总有司机超速行驶,而当地警察提供的帮助不大,于是,足智多谋的奶奶借由一只直立的充气娃娃的帮助,试图让大家的车速降下来。”

  有意思的是,在该篇英文帖子的倒数第二段,还提及了早先发生在中国山东的另一起“类似事件”,称“上个月,18个警员花了将近一小时的时间将一只充气娃娃当做溺水女子从河道中救起”。

  意外内销:国内媒体翻译“故事”炼成“谣言”

  江宁警方表示,综上所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已被理清:国内媒体把一篇国外网站“转载”的内容又转回了国内,而刚开始发布的时候,可能由于翻译不严谨,还曾把事发地点错认为山东。至于所谓“大妈用充气娃娃缓解交通压力”的解释,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会和谣传,因为这本是来源于铁血网友的猜测,经过外国网友的添油加醋,又被“出口转内销”,才最终炼成了这样一篇令人哭笑不得的“假新闻”。

  “所以,事实就是这样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媒体采访到这个大妈,所有的新闻及视频都只有那一张图片。我们也不知道大妈绑这个娃娃到底是做什么。”江宁警方表示,就本事件而言,大家应该了解到,在“不靠谱的外国媒体”和一些“粗心大意”的国内媒体推波助澜下,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确实挺难的”。

  据《都市快报》

  女村官用微博为村民卖青皮核桃

  本报讯 据《华商报》“女村官卢延佳”在微博上是个比较响亮的名字,有近2000个粉丝,在大学生村官们开的微博里,属于粉丝较多的。最近,卢延佳在微博里贴出自己拍摄、撰写的“舌尖上的乡村”,引来网友大量转发,很多人留言问:“什么是青皮核桃,好吃不?”这激发起卢延佳在网上卖青皮核桃的想法,没想到刚在网上发出预售消息,一周就预订出去200多箱。

  “每箱装两公斤,都是从树上摘下来后立刻装箱发货,采摘、发货过程用微博‘直播’,网友们很信任这种购买方式。这次订购青皮核桃的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大部分是白领。”卢延佳称,县里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自己这次算是尝试了一下,每箱青皮核桃卖七十多元,能挣七八元。

  为了吸引更多网友的关注,卢延佳还编写了几段与青皮核桃有关的故事,购买核桃赠送陕北剪纸,有的网友没有吃过青皮核桃,不知道怎么吃,卢延佳自己动手拍摄视频,在网上教大家怎么吃青皮核桃。

  有网友帮卢延佳宣传:“每个农村出来的娃,都有一段关于核桃的故事。”有女网友调皮地问:“买一箱能赠个男孩帮剥核桃吗?”

  滇池拟向游客征收10元生态保护费

  据新华社昆明8月4日电 近日,众多网站和微博曝出:昆明市拟对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范围的五华、盘龙、官渡、呈贡、晋宁等6个县区的酒店、旅社入住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开征滇池生态资源保护费。此消息引发网民关注,不少网民认为让游客为滇池治理污染埋单“太离谱”。记者采访获悉,上述收费计划目前正在报请有关方面审核通过。

  对此,网民“和大ninilu”说:“一些旅游景点因为游客的增多,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活环境,收取一定的保护费可以理解。但向旅客收费来补偿,这也太离谱了。”

  网民“肖建民”评论说:“不关停环绕滇池的高污染企业,反而向旅客征费,难道旅客用犀利的眼神污染滇池吗?”

  有网民算了一笔账:“来自昆明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昆明2011年接待海内外游客首超4000万人次,按每人次在昆明停留三天计算,4000万乘以10元再乘以3天=12亿!真是生财有道啊。”

  还有网友认为,我国很多江河湖泊都面临污染治理资金短缺,当地政府如果以生态保护的名义向旅客收费,这其实是地方政府把环保责任转嫁给游客的借口。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滇池拟对游客征收每人10元生态保护费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