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所有人 的狂欢,也是属于我的平静”

2012年08月06日06:0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朱轶 张婧 发自伦敦

  疯狂、喜悦、尖叫、遗憾、落寞,种种情绪的肆意宣泄让温布利体育馆像极了一个快要爆炸的密封锅炉,而林丹绕场飞奔、脱掉上衣,向全场敬军礼让这种气氛达到顶点,但这一刻,他说他的心情和现场有着强烈的反差——平静,甚至是心如止水。因为他做到了,他在回味自己一路走来的过程,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属于所有人的狂欢,但也是属于我的平静。”

  这是林丹的第二个奥运男单决赛,也是他第510场世界羽联比赛,这也是他与世界第一李宗伟第30次正式交锋(21胜9负)。就是在这样的不可复制的职业生涯顶点上,“超级丹”以15比21、21比10、21比19的伟大逆转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第50个男单冠军,第17个世界冠军的头衔让他成为名符其实的羽坛第一人,而奥运历史上首个羽毛球男单卫冕冠军更是让这个29岁的男人成为历史。

  但就像BBC的现场解说吉尔·埃莫斯说的那样,“相比任何伟大的传奇,林丹更是让人们重新欣赏到这项此前饱受争议项目的魅力,他让人们切身感受到羽毛球的精彩。”

  是的,林丹成就了自己,但更重要的是,他在重塑、拯救一项运动。

  忘了原本策划好的庆祝

  场边的李永波不停地摸着鼻子和嘴巴,谁都看得出他的紧张,场上的林丹抹了抹眼角的汗,深呼吸了一口。决胜局,林丹以20比19领先,当羽毛球不停在球网上空划出美妙的弧线时,没有人敢大声呼吸。直到李宗伟回球出界,林丹下意识看了一眼后,才开始了疯狂的庆祝。林丹绕场一周激情庆祝,拥抱着李永波和教练,泪流满面。很快,他就结束了自己的庆祝,给了之前呆坐在场地里难过的李宗伟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一刻,整个球场里回荡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29岁的他早有了面对沉浮波澜不惊的心态,不过当这个极具意义的金牌到手的一刻,林丹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结束比赛的一刻,我的脑子里,一刹那成了空白,我不知道该怎么宣泄自己的感受。”这复杂的情感中包含着太多的东西,甚至让他最终忘记了原本策划好的庆祝,“之前曾经想过,如果成功的话,我会有个计划过的庆祝方式。但是忘了。”

  至少,这个完美的庆祝已经悄悄写进了羽毛球的历史,也写进了不少人的心。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天早晨起床后,林丹做了简单的热身和四年前的奥运会决赛一样,他并没有吃很多东西,因为害怕跑不动。在临到体育馆的一刻,他发了一条微博这样写道,“无论最终怎样,我都会尽力,不再只是追求结果,过程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态度。”

  运动本身更胜金牌

  羽毛球进入奥运会20年来第一个男单卫冕冠军,林丹受到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对于传奇和伟大的头衔,林丹并不愿意用奖牌的颜色区分,“之前有英国记者问我,拿下这场球有什么感觉,我认为无论金牌银牌还是铜牌,都是对我的肯定。几天前的‘风云’,令我们蒙受了一些东西,我希望通过这场球,改变外界对中国运动员以及羽毛球运动员的看法,也希望这个运动能健康发展下去。”

  林丹说,这才是他心目中更重要的一点。

  林丹说这些想法都源于四年前北京奥运会后开始的思考。现在,比北京奥运会金牌更令他享受的是,他真正理解了体育的本质,“我打羽毛球只是因为喜欢,本能的自然的喜欢。”他说奥运金牌、只有那不到一平米的冠军领奖台,并不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舞台。

  四年前,他说自己为了金牌几乎到了置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四年之后,在伦敦他说,“我要做的,是创造后人难以超越的纪录,是一个林丹的时代。而不是多年后,当人们提起林丹,只记得他拿到过多少冠军头衔。”

  这个时代其实也是从伦敦真正开始的。今年年初,他作为嘉宾在伦敦参加了劳伦斯体育奖,在这里他有了更深的感受,“每一年我们中国体育界诞生这么多的新科世界冠军,不只是羽毛球这个项目。但真正有影响,或者像劳伦斯的主题‘运动改变世界’,或是改变人生的,很多还没能达到。最主要的原因,首先要看这项运动是不是具备很大魅力,是不是让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很喜欢,是不是面向全球,具备商业价值。有了这个平台,你才能去展现你个人的魅力。否则我觉得,就很局限。”

  所以林丹说自己其实已经看淡了胜负,“或许很多人并不相信,但我还是想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这才是一个运动员存在真正价值。”

  未来只追求发扬羽毛球

  29岁,职业生涯的尾声开启了一角。第二枚奥运会金牌已经不再让林丹和四年前一样雀跃。尽管这意味着更多的商业价值,更多的赞助商和难以数清的各种赞誉。

  如今的林丹并不在意能否和自己偶像丹麦“常青树”盖德一样坚持到35岁,今年的他已经数次流露出未来离开羽毛球场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伦敦奥运会是他的最后一次奥运之旅。

  但林丹也并不急于退役去构筑自己的商业帝国,尽管他之前就说过离开球场他会专注于自己的“LD”品牌。他说自己无论是打球还是做自己的品牌,他都想让更多年轻人明白,“对年轻人来说,过程和第一步,往往比结果还重要。”

  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慢慢明白,为什么林丹在今年的数次采访中都会戏谑式地回答,“为什么一定要赢?”他不想被人误解只要想赢就一定能赢,成功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但没有对自己从事事业的热爱,那么成功永远都离你很远。”

  其实,就在林丹卫冕男单奥运金牌的同时,他首次出版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也在8月5日正式发行。在出版社的朋友眼里,这是林丹的赌博,但他赌成功了。他的未来重心也会转向推广羽毛球和LD品牌。

  林丹说自己很喜欢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所以他用这做自己的自传名,他说他享受所有人的祝贺,但也喜欢离开时的满足,因为他会为了未来自己热爱的运动继续努力,因为他就代表羽毛球这项运动。

  “很多人都希望林丹一直战斗下去,虽然我也会感到疲惫,但每次想到这一路上所有的荣耀,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对羽毛球这项运动所作的那一点贡献将伴随着后来者‘直到世界尽头’,好像心里又会宽慰许多。羽毛球对我来说,不是某一个冠军,也不是某一刻的欣喜或伤心,而是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

  在自传中林丹如此说道,“即便伦敦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即便多年后林丹这个名字已经模糊得像一个符号,我会记得在青春似火的年纪,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1500米自孙杨破世界纪录夺冠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限行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奥运赞助商三星封杀HTC魔音耳机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吃饭打嗝是啥病 眼皮总跳是怎么了
  • 女性法国击剑男队全裸上镜 男模时尚圈现状
  • 尚品约会腕表的秘密 盛夏享受欧洲“空城计”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摸着石头过河的文交所:发展方向迷失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