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联合早报》:中国奥运话题不再“金牌至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09:36  环球时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6日文章,原题:不只是金牌与口水 认真想了一下,中国今年的奥运热点话题有点反常。比赛开始都一周了,媒体与网络上议论最多的不是中国队谁谁谁又摘金了,全队进账多少面奖牌,连中国队在荣誉榜的排名情况,都越来越少人关注。

  与之相反,火热的舆论始终围绕一些与金牌不直接相关的题目:对运动员训练是否合情合理,媒体的势利无德,国家体育体制利弊等等,一波一波如浪涛般袭来。举重运动员吴景彪失金后的痛哭,媒体对周俊道歉,女子羽双被取消比赛资格,羽总教练李永波的是是非非……今年奥运话题热闹且戏剧化,主旋律是人性、人情,还有隐含的“反金牌至上”主义。

  道德与运动员精神的维护,取代了传统上对奖牌数量的关心,成了统揽中国社会上下话语的一致主题。无怪乎,在奥运开幕后第三天,有中国专栏作者就调侃地指出,今天哪家媒体不安慰一声“败亦英雄”,恐怕都不好意思出版。

  这个局面的形成,与今年奥运的突发事件较多有关,像世界第一号女子羽双组合于洋和王晓理竟然被退赛,本身就是吸引眼球的新闻。但在另一方面,纷纷扰扰的舆论话语,也说明中国民众对奥运的期待,对国家、民族荣誉的定义与理解,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体育是中国人爱好的活动,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改革开放后的十几二十年,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成就被视作体现中国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也是中国与美国等一较长短的气魄。这个认识,至今还留存在不少中国人的意识中。

  中国民众“奥运观”、“金牌观”的转向,也是社会大环境变化的一面镜子。在经历了多年快速发展,做出很多牺牲,又看到发展所带来的不公时,很多人对“GDP至上”反感厌倦,传统指标的影响力正在消解。

  就好像民众开始追求绿色GDP,追求环境友好、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一样,社会也在急速修正对运动员价值的衡量标准。运动员的“GDP”就是金牌数,这一点正在遭遇挑战。如果说过去针对体育体制的批评只是少部分人的议论,现在这种想法,正在扩散为社会话语主流。

  与“GDP至上”、“金牌至上”一起面临修改的,还包括中国民众对权威与组织的普遍服从心理。

  其实大家应该感谢多年来“举国体制”的成功,如果不是因此尝过了金牌的滋味,如果没有过2008年北京奥运金牌数第一的成功底气,社会大概不可能这么潇洒地高呼“败亦英雄”。但这正是发展应有的规律,前人创下的成就,就是为了让后人能够在未来某个时候,跨过这一步。现有利益集团与改革呼声的博弈,今后必然将持续,但变的趋势也难以阻挡,因为民意的转变,就是变化的基础。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娜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林丹2-1李宗伟卫冕 博尔特百米卫冕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专题:迄今最大火星车今着陆火星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盘点:解放军历史上九大“倒霉”部队
  • 教育名校开设选修课 “三国杀”风靡美校园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烫伤后如何紧急护理 未婚也会患妇科病
  • 女性奥运皆穿“米字旗” 米兰达-可儿秀曲线
  • 尚品奥运冠军饮食秘诀 男星示范薄西服穿法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京剧脸谱币冲高回落 熊猫币一夜涨400元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