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名校“拼同学”,不靠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13:19  新闻晚报

  继“拼爹”后,又出现了“拼同学”的流行词。近期西安一些名校陆续接受报名,一些有钱的家长明知子女学习成绩一般,却非要花费好几万让孩子上名校。家长说这是为了孩子能结交一帮好同学,以后办事就有了硬关系。

  在当下这个“拼×”时代,于一些人而言,但凡能有可以依傍的权力和资源,都是“拼”的对象——既不局限于血缘关系,倘若没有“亲爹”可拼,那么也可以拼拼“干爹”;也不局限于活着的人,如若黄土堆里的某位先祖有些荣光,也是可以拿来拼拼的。当然,“拼×”的路径不止于“上”,还可以往下“拼”——要是没有好的亲爹、干爹、祖宗可拼,那么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吧。于是所谓拼“名校”,一时成为中国家长们的共识和集体行为。

  想象很美好,可现实很骨感。以务实主义来审视,这种 “拼爹术”恐怕是一步险棋。一者,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和优秀同学在一块儿学习,也有可能因成绩落差太大,而产生厌学心理;何况,目前一些所谓的 “名校”为追求升学率,往往根据成绩重新分班,划分所谓 “超级班”和 “普通班”。这样,成绩表现平平的孩子结交好同学的希望落空。而若与那些纨绔子弟混在一块,所谓 “近墨者黑”,很有可能沾染一身不良习气,失去上进心。

  二者, “拼同学”并非长久之计。一方面,在潜规则下,依傍权势其实是一种短期投资,毕竟很多人的权势 “保鲜期”并不长,这就意味着小时候依傍的权力很有可能没到孩子踏入社会,就大势已去、人走茶凉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比拼能力而非完全倚仗关系将是社会的一个趋势。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靠投机、凭势力来为子女 “拼同学”,非但难有好的 “疗效”,反而潜藏诸多风险。家长需要明白这样一个简单常识:创造条件让孩子快乐学习,自由地成长,葆有一颗童心,便是父母赐予子女最大的幸福。

  (读者 苗蛮子)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林丹2-1李宗伟卫冕 博尔特百米卫冕
  • 娱乐央视美女主持沈冰任中央政法委副主任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专题:迄今最大火星车今着陆火星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盘点:解放军历史上九大“倒霉”部队
  • 教育名校地域歧视致不同省份录取率相差惊人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经期如何运动 超八成儿童家具甲醛超标
  • 女性最阔绰出手 中国人狂扫奢侈品震惊英伦
  • 尚品奥运冠军饮食秘诀 男星示范薄西服穿法
  • 星座测试你会处理感情吗 能否主宰命运
  • 收藏京剧脸谱币冲高回落 熊猫币一夜涨400元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