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康河柔波里的船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15:00  新民晚报
康河柔波里的船影

■今年牛津剑桥赛艇会同样盛况空前

康河柔波里的船影

■撑篙是牛津学子传统项目本报特派记者厉苒苒摄

康河柔波里的船影

■查韦尔码头游人如织本报特派记者厉苒苒摄英国,是现代体育近十种运动的发祥地,而牛津和剑桥,又是除伦敦以外,英格兰最负盛名的两座文化名城,同样也被深深烙上体育文化的痕迹。英国人最爱的赛艇运动,与这两座学府,有着深厚隽永的渊源。

  在奥运又一次回到英伦之际,本报特派记者来到牛津和剑桥,寻找现代体育和世界最古老最优秀大学的连接点。查韦尔河和康河之上,船桨过处,泛起的阵阵涟漪,倒映出的是历史与现在的共鸣与沟通。

  在河之洲

  CAMBRIDGE——跨越康河的桥,剑桥之名由此而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株水草。”徐志摩的诗让康河在诸多中国人眼中成了英伦的代名词。

  和剑桥一样,一条蜿蜒曲折的查韦尔河同样是牛津人魂牵梦萦的温柔乡。800多年历史几经变迁,让学校的一砖一瓦都充满着沧桑感,但这两条流淌曲折的小河,却每天都在迎接着初来者探寻的眼光。一批又一批牛津人和剑桥人对赛艇,或者说对划船最初的记忆,全都起源于此。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的情怀,如今任何人都能体会。BBC编写的到英旅游必做事中,在剑桥或者牛津体验punting(撑篙)排列第三——许多人正把这项古老的运动当作一种娱乐和享受。

  在牛津和剑桥,泛舟有两种选择方式:一种是坐在一艘大船上,由勤工俭学的高大学生一边撑船一边介绍沿途风景;另一种方法是租下一叶小舟,自己荡漾。

  不过,撑篙可不是像看上去那样容易!曾就读于剑桥国王学院的留学生小方告诉记者,在他读书时,每年开学后的那段日子,总会看到不少人掉到康河里做了一株水草——“只要看撑船的动作,就能简单分辨那是新生还是老鸟。”

  上善若水

  金发碧眼的乔纳斯是查韦尔河上的渡船人,也是牛津摩尔顿学院赛艇队的成员。如今正值暑假,没有回家的他偶尔会来这儿帮忙打工,赚点零用钱。一撑一点,轻舟就如鱼儿一般,向河流深处飘去。他告诉记者,学会撑篙是牛津人入校的第一课,而自己那黝黑的皮肤则是跟随赛艇队训练比赛、日晒雨淋的馈赠。

  要真正融入牛津的校园文化,加入赛艇队是个好方法。入校第一周,乔纳斯就向学院赛艇俱乐部的新生联络员写了电子邮件报名。开始几周是在划船机上练习基本技巧,两周后,就能下水了。新生会被分配上一种叫做“Tub”的双座专用练习艇,而只有在熟练掌握赛艇技巧后,才有资格上8人赛艇(Gooutineight)。双手紧紧抓住大桨,在舵手的指挥下,8人齐心协力让长艇向前移动。在乔纳斯眼中,“那种贴着水面飞驰的感觉让人感觉自己就像只天鹅。”

  训练生活无疑是艰苦的,每周4次训练,都在早晨。当整个城市的人们都在睡觉时,赛艇队的成员就必须赶去训练。哪怕是冬天,也要迎着凛冽的寒风齐心协力抬着赛艇下河练习。事实上,赛艇这个东西,上手容易,玩好难。要把一个舵手和8个划手合成一支队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的赛艇队,所有人的动作都好像受计算机控制一样,分毫不差。”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也许一代又一代牛津剑桥人,正是从赛艇运动中学会了敢于挑战、永不言败、团结奋进的精神。

  以水为媒

  赛艇运动真正昌盛起来,正是在17世纪的英国。直至今日,泰晤士河上还保留着3项历史悠久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划船比赛:1715年开始的道格特衣徽赛,1829年开始的牛津剑桥划船赛和1839年开始的亨利皇家赛舟会。

  两个被河围绕的学府,也与船耗上了,英国媒体甚至把他们比作“泰晤士河上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一年一度的牛津剑桥赛艇会的起源很有趣。19世纪20年代,两个分别呆在两大名校都叫查尔斯的好友突发奇想,剑桥和牛津老是互相不服气,那不如搞一场划船对抗赛。

  1829年3月12日,战书下达。“剑桥大学特此挑战牛津大学,在伦敦或靠近伦敦的泰晤士河进行一次8人赛艇比赛,时间定在复活节期间。”6月10日,第一次比赛开始,牛津获胜,就此拉开了百年恩怨的序幕。根据传统,前一年的败者就是下一年的挑战者,没有人愿意承受这种屈辱,何况是心高气傲的牛津和剑桥人。

  截至今年4月7日的最新比赛数据,牛津代表队已经赢得76次胜利,剑桥队则赢得了81次胜利。

  在水一方

  百年对抗,快乐多于痛苦。

  如今,对于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一年一度在复活节假期举行的牛津剑桥赛艇会,更像是一场因体育而生的嘉年华。每年,大约会有25万人到泰晤士河两岸观看比赛,收看BBC直播的有700多万人,还有116个国家和地区的5亿观众同步收看卫星转播。这个惊人的数字足以媲美英超、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和F1英国大奖赛。

  为容纳更多的观众,如今牛津剑桥赛艇会已从最初的牛津郡亨利河段改到更加宽阔的泰晤士上游。

  观赛的英国人大多全家出动,赛艇途经的4座大桥就是最好的免费观战台。那些酷爱欣赏漂亮启动场面的观众会呆在普特内桥、普特内堤上;愿意欣赏冲刺的则乖乖呆在齐斯威克桥和旁边的杜克斯草坪。至于那些狂热的赛艇爱好者和两大名校的学生,在欣赏了出发之后会蹬上自行车,抄近路到终点站守候。

  在水一方,牛津剑桥赛艇会讲述着一段竞技体育的故事,玩的却是休闲、娱乐,全民体育。

  特派记者 厉苒苒

  (本报伦敦今日电)

分享到:

 
  • 新闻中方:美涉南海问题声明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 体育奥运-林丹2-1李宗伟卫冕 博尔特百米卫冕
  • 娱乐主持人沈冰任中央政法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专题:迄今最大火星车今着陆火星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盘点:解放军历史上九大“倒霉”部队
  • 教育名校地域歧视致不同省份录取率相差惊人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经期如何运动 超八成儿童家具甲醛超标
  • 女性最阔绰出手 中国人狂扫奢侈品震惊英伦
  • 尚品奥运冠军饮食秘诀 超级丹的话题手表
  • 星座测试你会处理感情吗 能否主宰命运
  • 收藏缅北翡翠矿关闭 鉴定标准或致翡翠跌价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