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在敦煌放归的普氏野马成功繁育出第一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16:09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兰州8月6日电(记者王艳明)在广袤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尽管连日的最高温度接近了40摄氏度,小马驹“烈火”跟着妈妈依然在不停走动,难掩其顽皮和野性。

      “烈火”是我国在敦煌放归的普氏野马成功繁育出的首个小马驹,也是这批普氏野马放归1年10个月后,在野外成功繁育出的第一代。

      “它是7月28日夜间至29日凌晨出生的,是一匹公马,从出生当天开始,‘烈火’已经能跟随马群每天迁徙约6公里。”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管理科科长孙志成介绍,跟踪观测表明,“烈火”出生后健康状况良好。

      普氏野马是现今地球上存活的唯一野生马,其学名为“普热瓦尔斯基马”,简称“普氏野马”,原产于中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19世纪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普氏野马后,这种地球上唯一的野马就开始遭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和猎人的追捕、猎杀。目前,普氏野马在世界上仅存1300多匹,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主要由人工饲养。

      2010年9月25日,科研人员选择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普氏野马的放归试验,7匹从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运来的普氏野马在这里被放归到了大自然。

      “每天我们都进行观测,经过两个冬天、两个夏天的考验,这7匹普氏野马已经成功适应了这里的酷暑和严寒,自己完全能够在野外觅食、饮水,从今年5月起,已经停止了人工投放补充草料。”孙志成说。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9.8万公顷,是我国西北地区面积较大的芦苇沼泽湿地,比较适宜普氏野马的生存。

      “放归普氏野马的目的是恢复其野性,扩大种群,最终能回归自然的生存和繁育,‘烈火’在野外出生和健康成长,标志着敦煌的放归试验取得了成功。”孙志成说。

分享到:

 
  • 新闻媒体称中国表达对美国插手南海愤怒
  • 体育奥运-林丹2-1李宗伟卫冕 博尔特百米卫冕
  • 娱乐主持人沈冰任中央政法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专题:迄今最大火星车今着陆火星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盘点:解放军历史上九大“倒霉”部队
  • 教育名校地域歧视致不同省份录取率相差惊人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经期如何运动 超八成儿童家具甲醛超标
  • 女性最阔绰出手 中国人狂扫奢侈品震惊英伦
  • 尚品奥运冠军饮食秘诀 超级丹的话题手表
  • 星座测试你会处理感情吗 能否主宰命运
  • 收藏缅北翡翠矿关闭 鉴定标准或致翡翠跌价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