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部新中国消防纪实小说《突破火线》日前发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6日16:21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8月6日电 首部新中国消防史纪实体小说《突破火线》研讨会暨首发式日前在武汉举行。该书作者沧溟水(本名:杨亚玲)是一名工作在湖北消防总队基层一线的女警官,又是一名出版过多部著作的才女型军旅作家,而备受媒体和读者的关注。

  “历时三年,九易其稿,其间最惨的一次,已经完成十五六万字,觉得不行,全部推倒重来”。这是《突破火线》作者沧溟水在“后记”中的记述。事实上,此言无虚,也并非矫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九易其稿”的情况?

  在“后记”中,沧溟水还有这样的记述,“我是一名工作在基层的普通消防女警官,在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干过消防监督检查、建审与验收,参与过火灾原因调查,做过内勤财务,策划过大型消防宣传活动,也曾无数次亲临火灾和抢险救灾第一线。”在这段朴实的言语之外,我还要补充一句:她是一位聪明干练、快人快语的中校女警官,一直立足于基层消防单位,而非短时间体验基层生活的文职作家。

  显然,“九易其稿”并非源于消防工作素材匮乏的问题。事实上,正如沧溟水在“后记”中所说:本书中消防警官的原型,全部来源于我身边的战友。

  如此说来,那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首先,是故事时间跨度之大造成的难度。本书记述了新中国四代消防人的经历,主要时段为二十年,若以书中第一代消防人任老的脉络延伸开来,便可追朔到上世纪60年代。可以说,这应该是国内首部纵线反映消防人成长及新中国消防史的文学作品。由此,势必要求作者必须掌握历史沿革、职能变革、装备更新、技战术演进,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下的观念、理念乃至语言风格等的差异。这看似简单,可是只有实际操作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难度之大。

  其次,在如何将“主旋律”体现得令普通读者喜闻乐见方面,一直是国内文坛的一个瓶颈。事实上,即便是被诟病于“商业化”的好莱坞大片,其基点也不会背离“主旋律”,比如爱国、忠诚、勇敢、团队、友爱等。也就是说,在如何抓住时代精髓进而真正体现出“寓教于乐”方面,我们的作家还需要从思维观念、故事构架和语言表述等多角度予以质的突破。可想而知,沧溟水在创作《突破火线》的同时,也必然地要面对文学表现形式上的突破。

  再者,毋庸讳言,也不可否认,国内文坛目前鲜有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反映现代军人题材的文学作品。当然,《士兵突击》算是屈指可数的一个。不过,《士兵突击》应该被称作是“男人戏”(相近题材的亦是如此),又是野战军特种兵题材,“三点一线”的生活势必单纯,而且男人之间的碰撞也较易迸出火花,因此只要集中精力和文笔体现主题即可。相比之下,《突破火线》描写的是消防兵题材,而消防兵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然会深度“接触”社会,而且是处于纷繁陆离的都市环境之中,继而,也就必然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情节设计,包括触及人性的深度描写,否则必然会脱离实际生活基础,而令读者敬而远之乃至不屑一顾。

  这应该就是令沧溟水“九易其稿”的主要因素,也是绝大多数作者不敢轻易涉足此类题材的根本原因。

  一句话: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最易塑造,而有血有肉的强者最难描述。即“英雄易当,强者难做”。

  《突破火线》通过人物之口呼出:要抛弃,要放弃!即在自身遇到灾难时,要抛弃不必要的财物,要放弃对物质的贪恋;当他人需要帮助时,要抛弃对危难的恐惧,要放弃内心的杂念。这,体现出的是对生命的绝对尊重,也由此超越“消防题材”而放之普世,进而引伸出:我们应选择怎样的建立在生命基础之上的人生?

  其实,沧溟水的“九易其稿”,又何尝不是在不断地“要抛弃,要放弃”之后的升华!

分享到:

 
  • 新闻媒体称中国表达对美国插手南海愤怒
  • 体育奥运-林丹2-1李宗伟卫冕 博尔特百米卫冕
  • 娱乐主持人沈冰任中央政法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 财经西安拟推汽车限购措施 或成全国趋势
  • 科技专题:迄今最大火星车今着陆火星
  • 博客单士兵:17岁少年杀人事件的恋爱暴力
  • 读书盘点:解放军历史上九大“倒霉”部队
  • 教育花数万让孩子上名校为日后“拼同学”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经期如何运动 超八成儿童家具甲醛超标
  • 女性最阔绰出手 中国人狂扫奢侈品震惊英伦
  • 尚品奥运冠军饮食秘诀 超级丹的话题手表
  • 星座测试你会处理感情吗 能否主宰命运
  • 收藏缅北翡翠矿关闭 鉴定标准或致翡翠跌价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