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深圳“80后”贴上什么标签?

2012年08月12日09:39  晶报 微博

   晶报记者 陈晓航 实习生 邵芝慧 陈梓洁 杨维易

   深圳6名80后学生, 以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深圳“80后”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四个多月考察,以长达10万字的长篇研究报告,告别自己的大学时代。这篇题为《 形成中的群体归属——深圳“80后”的身份认同研究 》的报告分九章,通过对深圳“80后”的文化认同、地域认同、群体认同、职业认同以及城市文化与价值、社会记忆的研究,勾勒出他们心目中的这一群体特点。

   为何要做这样的研究?报告中表示,“80后”将在深圳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下一个30年,深圳的未来将注定交付于‘80后’手中”。日前,晶报记者和研究者“面对面”,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深圳,当别人问你,你是哪里人,你会如何回答?有的人会直接回答,“我是深圳人”,但有的人会说“我老家在某地,现在住在深圳”。不同人对于“深圳人”这个身份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深圳人应具备什么特征?你觉得自己是深圳人吗?

   如今,生活在深圳的“80后”,有的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有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父辈迁来深圳并在此出生长大,也有的是为了求学或工作只身来深圳闯荡。他们接纳着改革开放的新文化,处在不同程度的文化碰撞过程中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于自己身份认同的疑惑。

   刚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毕业的周鹰廷、黄洁瑜、黄穗、杜敬亭、陈雯莉、何艳6人小组,想研究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身份认同”—— 同样也是80后的他们,选取了9个调查对象进行生活跟踪和深度访谈,调查研究历时4月。研究小组将采访对象分成三类:深圳本地人、移民二代和外来移民,并且从文化认同、地域认同、群体认同和职业认同四个维度,归纳出深圳“80后”在身份认同上的三个特点:不确定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观察1

   城市宽容造就身份模糊

   研究小组调查显示,深圳“80后”在身份认同上存在“不确定性”,其明显体现在移民二代和外来移民身上,流露出的“我到底算不算深圳人”认识。这不光是因为深圳“80后”们自我认识的个性化特征,还与深圳所特有的包容性密切相关——这里迁就各地口味的美食,与广东其他城市相异的、普通话的广泛普及,这些元素都使得移民能较快地融入深圳生活。

   6名学子经研究发现,这种身份模糊在二代移民和外来移民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部分移民到深圳后既喜欢本地文化,又不愿抛弃自己家乡的本土文化,因此无论在饮食、穿着、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上,“经常在二者之间来回穿梭”,没有对这两种文化做固定选择。

   另外, 深圳“80后”面对置业等现实问题与自我期望之间产生的矛盾,也让其产生“模糊感”。研究认为,“正因为移民原有的外地身份定位未受排斥和抹杀,所以他们对于‘深圳人’的身份欲望和要求,也不会特别强烈,造成了身份认同的模糊化。”

   研究小组认为,外来“80后”对深圳之所以缺乏归属感,就是因为缺少本地的人文关怀,这是单纯靠提高工资解决不了的。

   本身是二代移民的研究者黄洁瑜称,自己是跟深圳一起成长的,见证了CBD从一片空地到高楼拔地而起的全过程,父母朋友都在深圳,自己才慢慢产生了“我是深圳人”的归属感。 她提出,很多“80后”留在深圳,是因为心中有个“深圳梦”,希望在这里建立理想的家园,“假如他们有更多的本地支持,应该会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

   观察2

   追求个人利益但不是自私

   有趣的是,研究报告指出,深圳“80后”在身份认同上,还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具体表现是利己主义倾向——只要于己有利,都会付诸行动。但报告也特别解释,这并不等同于“自私”。

   报告举例,外来移民会模仿本地人的穿着打扮,努力适应本地人的饮食口味,有选择性使用语言以及给自己的原有生活习惯增添新的元素,希望通过这些模仿和改变,让自己拥有“深圳人”的外壳。在职业认同要求上,表现就更为强烈:“ 他们单纯从个人出发,希望能从职业中得到自我的满足,不断向职业提出各种要求,却经常忽视自己的贡献和付出。”

   报告指出,深圳优越的社会环境,让深圳“80后”对未来经济收入、职业发展机遇抱有良好期望,职业选择和评价也都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始终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在保证他人生存发展条件基础之上的个人至上,是深圳‘80后’坚持的原则。”

   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社会性”方面,为实现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认同,“80后”会适当调整自己,来融入社会,报告中有一段精彩的概括——

   “80后”在职场中善于表现出融合的主动性,尽量避免矛盾冲突;在意他人对于自己的积极的赞赏性评价,维持自身良好的外在表现。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他们甚至会选择委曲求全,不直接指出对同事的不满,或独自承担在大城市生活的重担,经常表现出内心真实想法与外在表现的不一致。

   报告还认为,刚刚步入社会(或者还未步入社会)的这群年轻人,已逐渐了解自己未来将面临的处境,他们能理解自己对社会环境需要适应,但这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

   观察3

   城市认同感太强易排外

   报告认为, 下一个30年,深圳“80后”将成长为肩负深圳发展的核心力量,深圳如何更大程度地培养、留住人才,让更多的“80后”积极投身于深圳建设,是决定深圳未来的重要因素。这其中,“80后”对深圳人的身份认同、对深圳的文化归属和城市归属等,都影响着他们的未来走向,值得社会关注。

   报告也提出,香港1840年开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形成“香港人”的概念。深圳建市仅仅30多年,因此,深圳人的身份认同,实际上仍处在形成阶段。而生活在深圳的“80后”,目前并没有掌握实际的话语权和大部分的社会资源,随着岁月流逝身份认同意识是否会发生变化,仍值得继续研究。

   该研究报告援引深圳市社科院王为理博士的话说:“城市认同感过于强烈,就会有排外的情绪”,指出一些大城市,市民的身份认同很早就建立,但社会上也产生了看不起外地人的想法,研究探讨深圳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性,也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名词解释

   本研究所提到的“深圳本地人”指籍贯在深圳,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深圳移民二代”指上世纪80、90年代随父辈迁来深圳并在此成长的深圳人;“外来移民”指来深圳求学、工作或长期居住的人。

   关键词

   深圳“80后”这样看深圳——

   包容、创新、奋斗、民主自由

   在跟受访者深度访谈中,6名“80后”研究者发现,研究对象普遍对深圳的一些城市文化价值持肯定的态度,被提及次数较多的几个核心词,分别是——“包容”、“创新”、“奋斗”、“民主自由”。

   报告援引多人谈及的人生经历及感受后提出, “包容” 作为深圳文化价值最常被提及的核心词,受到了受访者的广泛认同; “创新”在受访者叙述里,则与“勇于尝试”、“勇于抓住机会”这些主动态的词语结合在一起——研究报告归纳表示,对深圳“80后”来说,“创新”具有打破固有套路和规则的积极意义;报告并认为,深圳“80后”在深圳城市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对“奋斗”的商业性思维。

   “民主自由”也是深圳80后对深圳的认知。受访者斌哥是记者,他认为,关注民众实际舒适度的政策才是好政策,而“勇于尝试”永远比墨守成规要好得多。

   报告认为,在深圳“80后”看来,深圳呈现出民主自由的良好氛围,其中原因之一得益于地域上毗邻港澳,成为中外文化与物资的重要通道,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对话

   成长中的“80后”已具备独立生存能力

   晶报:为什么选择“80后”作为采访对象而不是“90后”?

   黄洁瑜、陈雯莉:大部分深圳“90后”都还是学生,还没走向社会,多数都还在父母的庇佑下,还没形成自己成熟的世界观,所以我们没选择“90后”。而“80后”多数已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且每个人留在深圳目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

   我们也考虑到,在深圳长大的“80后”,就是跟1980年建立的特区一起长大的,他们目睹了深圳的发展;他们的社会角色处于上升阶段;所以我们的目光就放在“80后”身上。

   晶报:“80后”曾被贴上诸如“以自我为中心”的标签,你们觉得是这样的吗?

   黄穗、何艳:调查时我们把对象当成是一张白纸,避免刻板印象。以前说的“80后”的负面形象,我们都没有在调查中看到。受访的深圳本地“80后”,就很有家庭责任感,也很勤俭节约。我们一直努力去做到客观,而不是去印证偏见。

分享到:
  • 新闻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人案庭审纪实
  • 体育奥运-邹市明拳击49公斤级成功卫冕摘38金
  • 娱乐北漂美女歌手付丽被快递员猥亵杀害(图)
  • 财经湖南湖北或试点房产税 以市场价为基准
  • 科技女子怀抱小孩树下打手机遭雷击身亡
  • 博客韩国人不喜欢的国家 老外救跌倒老人羞谁
  • 读书虎父有犬子:各国领导人不成器子女(图)
  • 教育北大女生为换专业退学重考失利受打击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薯片奶茶等包装含荧光剂 查餐具安全性
  • 女性凯特最佳着装LOOK 明星老少撞衫大PK
  • 尚品怦然心动的天堂岛屿 七夕与香槟艳遇
  • 星座周刊下周晦暗不明 12星座男为啥劈腿
  • 收藏第一套人民币全版值600万 一角纸币暴涨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