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陶家宅:内环内的“城中村”

2012年08月13日13:2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李胜南 摄影报道

  浦东新区居家桥路66号附近,有一处叫陶家宅的地方,这里大都是两三层楼高的私房,住户中五分之四是外来人口。住得宽敞的,一家十几个平方的一间屋子,住得促狭的,两三个平方米的板棚也就容身了。

  陶家宅成了城中村

  陶家宅位于居家桥路尽头,紧临黄浦江。在浦东开发之前,这里是农村,叫陶家宅村,属于泾浜大队,后来大队解散,农地被征,在这里耕作的老一辈农民都纳了保,当时的壮年劳动力也都分配进了工厂。

  农地没有了,农民们就开始翻建房子,前面的场院、后面的祖屋,慢慢地都盖起了砖木结构的房子。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的居民马阿姨说,本来这里没有几处房子,后来建了房子的人把房子出租给外来人员赚了钱,邻居们看到了也争相效仿,陶家宅的空地就越来越少,房屋越来越密集,外来的租户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干脆成了外来人员居住区。

  记者从陶家宅所属的居家桥居委会了解到,这一处面积大约2万多平方米,除了民宅,还有一些厂房。这里在册的本地人口有100多户,而外来人口有400多户。因为租房成了气候,有的外来人员租不起正式的房子,就租了靠墙搭建的板棚容身。其实,这里就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而且是浦东内环以内的城中村。

  最小租棚2平方米

  陶家宅的入口就在居家桥路上,没有标识也没有门牌号。最南面的一排房子搭建得有模有样,红砖砌成的阳台看着很整齐。再往里面走,房子就渐渐搭得没了章法。有的两层楼,莫名地搭出一处外楼梯;有的三间房的跨度,开出了五扇门;有的两幢建筑的夹缝,也搭起了棚子,加了顶盖,成了一间房子。熟悉情况的居民说,这些都是为了租房子才弄出来的。

  这位居民告诉记者,陶家宅的本地居民盖的房子,大多是两三层楼。因为这里租金便宜,地理位置又好,所以,很多外地来打工的人都愿意住在这里。房子供不应求,房东就把整幢房子分成一间一间地出租,有的为了方便楼上的租户下来,就再修个外楼梯;有的房东,把内楼梯下面的空间也收拾出来,装个门就租出去了;还有的房东,靠着围墙搭了木板棚,上面铺了石棉瓦,也租给人家,不过房钱便宜点。这种用来出租的木板棚,最小的一间,也就1.5平方米见方,门上着锁,看不到里面的布局;旁边的一家,略大一些,透过沾满油污的窗纱,能让人看到里面有一张床,基本上里面就没剩什么空间了。

  记者看到,在这里,一家人如果能租一间房子,就算是住得不错的了。一间房子,十几个平方米大小,有的人家是摆一张大床,剩下的空间则杂七杂八堆满了东西;也有的人家人口多,两层铺,再摆张桌子吃饭。

  小朱和老婆住在这里五六年了,他老家安徽,现在做业务员。他租的房子是南北朝向,500多元的月租,条件算是挺好的。小朱说:“住在这里,还挺方便的,自来水就在院子里,烧饭用液化气瓶,外面走出去就有个公共厕所,房东还修了卫生间,到了晚上,租客也可以用。 ”

  小朱说的公共厕所在居家桥路上,走出去两三百米。不过,这里到了晚上九点就关门了。记者看到,也有些租户隔一段时间就过去倒痰盂。

  一旁的晨晨说,自己上中班,从上幼儿园起就住在这里了。她觉得这里比老家好,“老家有条河,爸爸妈妈总是担心我会掉下去,你看,这里没有河,我们怎么跑,爸爸妈妈也不担心。 ”说着,晨晨就和几个同年龄的小伙伴跑开了。

  摊位小车堵满弄堂

  住在陶家宅的人,做小买卖的居多。

  靠北的围墙边搭起来的棚屋里,各种各样的半成品菜摆放其中,女主人跑进跑出,这是做盒饭生意的,这家的男主人除了备菜,还负责送外卖。当时不忙,他正对着下水道洗菜,洗过的水就整盆倒在下水道里,等着它慢慢渗下去。

  记者在陶家宅里穿行,送液化气瓶的也在其中扛着钢瓶走来走去。他就租在这里,钢瓶也放在靠墙的棚屋里。他说,陶家宅这里没有煤气管道,家家都用液化气钢瓶,所以自己生意还不错。

  居民们说,以前这里还有收废品的,现在搬到外面去了。

  陶家宅里,还开着两家小卖店,都是外来人经营的。小卖店旁的地上,一叠叠棒冰纸已经被压得扁平。一旁抱着孩子的租户小张说,这里没有人打扫卫生,如果有垃圾,就扔到外面公共厕所旁的垃圾站里。她说,自己院子和门前的卫生,有时候会扫扫,而弄堂里根本也没人扫。

  住在这里的王阿姨说,到了晚上,各种各样的车子都回来了,把弄堂堵得进出都很困难。

  记者到的时候是中午,早点摊已经撤了,做早点的人就把车停在了弄堂里,炉子上的火才刚刚熄灭。

  房东大多上了年纪

  在门口,记者正遇到一个本地居民在向邻居抱怨,她已经不住在这里了,房子租了出去,现在租客欠了几个月的租金,她来家里看看,能不能找到租户要到钱。不过,邻居们交头接耳地嘀咕着,这些人确实也没什么钱。

  在陶家宅,还有些房东是和租户住在一起的,为了赚租金,有的房东干脆把能出租的地方都出租了,自己只剩下一间屋子。有居民告诉记者,有人还分割出租,一间屋子隔了木板,租给两三家人,不过,这样分割出租,租客也就是落个脚,有地方住了,也就马上搬走了。

  住在陶家宅里的本地人,大都到了退休的年纪,他们的小辈很多都搬出去了。现在,弄堂里跑的孩子,大多都是打工者的孩子;弄堂里的年轻人,也几乎都是外来打工的人。

  面对记者,有的居民说,这里早就该拆了,说了这么多年,测量也不只测量了一回,就是没有拆的意思;旁边的居民说,“拆?拆了我跟谁收房租去? ”

  居民忧安全和火患

  居民马阿姨说,自己在这里住了三十年,这里出门就是浦东大道,对面就是黄浦江,算是挺方便的。但这些年,外来人多了,住的人杂,小偷小摸的事不少。好的衣服晾在外面,都有可能被拿走。因为都是私房,陶家宅没有物业,走街串巷卖东西的,随随便便就进来了。她正说着,“回收旧手机旧电脑”的声音就响起了,回收的人,骑着车,在里弄间穿行。

  王阿姨则说,自己更担心火患。今年过年的时候,隔壁一家的柴火堆就被爆竹引燃了,幸亏几个邻居发现得早,几盆水把火扑灭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里房子造得这么密,电线又拉得乱七八糟,而且,很多人习惯在弄堂里堆杂物,王阿姨说,这要是真起了火,谁都跑不了。

  记者看到,为了防盗,这里有些人家装了像厂里的那种大铁门,每次出门、进门,都要上锁。而围墙上,则每隔几步就有“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的提示。

  这些隐患,在租户们看来,并不是大问题。一个正在往助动车上装快递的小伙子说,“这就是生活,我们只能住这样的地方,无论怎么样也得住。 ”当被问及担不担心夏季的台风暴雨时,小伙子说,“漏雨就接着呗! ”一个沿街摆摊的店主,柴火垛就堆在居家桥路的街面上,旁边就是火炉。不知是哪家的小孩,正蹲在地上玩洗碗水。

  街道整修了下水道

  记者从居家桥居委了解到,陶家宅是金杨街道管辖的四个浦东内环城中村之一,以前是村里的农地,现在都是私房,也是历史遗留原因,有的房子有土地证,有的根本没有。像靠墙搭的那些木板棚,都是违章建筑。考虑到这里硬件设施较差,最近这段时间,金杨街道花了80万元,给这里装上了消防水龙头,另外,又对整个城中村的下水管道进行了疏通和修缮,路面也都重新用水泥铺过,还装上了路灯。这里没有物业公司,所以他们就敦促房东们做好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

  台风“海葵”登陆之前,8月7日下午,居委、街道、派出所的相关人员,一同到陶家宅检查安全情况,劝说居民拆除违章搭建,并告知那些地势低洼地方的住户和工厂主,要当心进水。不过,居委会书记说,陶家宅尽管临黄浦江边,但是这里有一处大型泵站,只要泵站持续工作,这里积水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这里基础条件确实比较差,他们也做好了应急的准备,如果发生大面积积水,就要切断电源,免除漏电危险。

  居委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还考虑派清洁工进陶家宅,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清扫,以保证这里的环境卫生。

  ◎记者手记

  谁爱城中村?

  当我为定义陶家宅这个区域搜肠刮肚时,有人适时地提醒了我,这叫城中村。城中村,形象而直白,在城市中央,过得却是村落一般的生活。

  每个城中村都有特殊的成因。

  大多数情况下,城中村里住的只有两种人,房东和租客。房东自不必说,且说房客,城中村带给他们的便利远大于其设施简陋带来的麻烦,所以,他们是打心眼里爱城中村的。当我在拍摄那沿街堆放的柴火时,它的主人很生气,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而我的镜头,干涉了他们。

  整个采访中,我一直在思忖着城中村拆与留的问题。诚然,在当下,拆是个必然趋势,可到了那时,在城市的中心,再也找不到这样便宜的容身之处,外来人员的务工成本越来越高,城市还会成为他们心向往之的地方吗;少了这些普通劳动者,城市还会那么一如既往的美好吗?我真的不知道。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已下令拦截中国两岸三地保钓船队
  • 体育奥运-伦敦奥运梦幻歌舞中闭幕
  • 娱乐台湾艳照门起底:揭秘富少李宗瑞情史
  • 财经30余省市地税集训房产税评估备战存量税
  • 科技谷歌眼镜:第一视角分享推动社交战略
  • 博客刘翔身价会一落千丈吗 莫斯科物价的变化
  • 读书军事奇才:林彪总结自己指挥的九大特点
  • 教育清华设“家长警戒线”提倡独立报到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用爽身粉会有哪些慢性伤害 奶粉被检缺碘
  • 女性大小S六年后再合体 汤唯设计唯美珠宝
  • 尚品最杰出镂空腕表 四大贵族运动装扮指南
  • 星座周刊下周晦暗不明 测你完美指数
  • 收藏亿元和田玉现身 一枚文革邮票的意外走红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