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好起来 城中村里的励志“风景”

2012年08月18日03:24  东方今报 微博

  十几年来,城中村为郑州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精英,这里走出了无数来到郑州打拼的高学历人才和成功的生意人,羞涩的口袋、创业的艰辛,使得初到郑州的他们不得不在城中村蜗居。从一定意义上讲,100多万城中村新市民,在艰辛创业的同时,也支撑了郑州的城市发展。“蚁族”在城中村的生活是贫苦的,但困苦的生活也是财富,它能激励着这些打拼者变得更完美。苦和累,只是他们人生路途上的一段经历,而这个奋斗过程,本身也是一座城市的风景。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记者 王献军 刘长征\文记者 刘栋杰\图

  【人物档案】

  张四海,公司总经理,37岁,曾辗转租住于小铺、张庄等城中村

  ●10年前 定下奋斗目标

  张四海的老家在洛阳新安,当时的村里几年才出一个大学生,父亲尽管骄傲但也为他的学费费了不少心。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还在郑州纺专上学期间,张四海就早早出来兼职打工,在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每个月能挣500块钱。

  2000年,张四海毕业后在农业路上一家广告公司供职,当时月薪300块钱,他在小铺村租住,每月房租近100元。为了省钱,他每天的饭菜,都是烧饼就咸菜,外加白开水。一年后,他跳槽到东建材旁边的一家广告公司,月薪到了1000元。

  那时候郑州的城市规模还不大,张四海每天骑着自行车跑业务,一天最少要骑行100公里。

  “年轻,身体好,真没觉得苦和累。”张四海说,城中村租房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一件200块钱的羊毛衫早上洗完晾晒在楼顶,晚上回去晚丢了,心疼了好长时间;二是一次下大雨,农业路上水深齐腰,一路推着自行车走了3个半小时才赶到公司。

  勤奋、刻苦加上一点点才气,毕业才一年多的时间,张四海已经在郑州广告界小有名气。他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五年内买房,十年内买车”。

  ●转行 寻找人生新的突破点

  那时候,东建材开始兴旺起来,在东建材附近工作的张四海,敏锐地觉察到了其中的商机。虽没钱开店,但张四海毅然舍弃了已熟稔了的广告圈,应聘到一家装饰装修企业做设计师。

  2003年3月,已经在行业崭露头角的张四海加盟龙发装饰。由于工作业绩出色,一年后被提升为策划总监。2004年,张四海被集团公司借调入北京总部。

  从2006年开始,工作能力出色的张四海成了“救火队员”,先后被集团公司派往武汉、南昌主持工作。尽管工作很忙碌,可张四海仍然抽时间给自己充电。在武汉做总经理期间,张四海还在武汉大学读了MBA。

  每到一个地方,张四海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扭亏为盈。

  ●2010年 年薪36万元加分红

  2010年,已经把家安顿在郑州的张四海,向集团申请调回郑州。如今,龙发装饰已经发展成为郑州装饰装修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张四海的身份,是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年薪36万元,公司效益好年底还有分红。

  “当年制定的目标提前实现了。”张四海说,毕业四年后,也就是2004年,他在郑州买了房,金色年华小区一个单元对门两套,每套80多平方米,父母也被他从老家接来了。车到现在也没买,不是买不起,而是公司为高管配备有车辆和司机。如今,张四海夫妻两人和父母一起居住,儿子六岁今年该上小学了。“在郑东新区一所有名的私立小学,让孩子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

  张四海认为,年轻人心态的调整最重要,外地人来郑州打拼几乎都会选择城中村为第一站,苦些累些不算什么,就当成成长的一段经历,作为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一种历练。在选择工作方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开始待遇差些没关系,有了热爱的劲头,工作、做事才能出成绩。

  【人物档案】

  苌红军,公司老板,34岁,曾辗转租住于刘寨、齐礼闫、五里堡

  ●2000年 独自创业失败

  ●2003年 在城中村娶回新娘

  2001年初,他应聘到郑密路与淮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建材商店,开着大货车,给新乡、登封等地的用户运送水泥、大沙。

  最初,虽然工资只有400多元,但苌红军却很满意。因为老板在齐礼闫村给他租了一个标间,不用他支付房租,虽然“天天送货很累,回来倒头就睡,连个澡都不想洗。”

  当时,在苌红军工作的建材店旁,有家销售钢材的商店,在这家店里打工的平顶山姑娘刘晓娟,慢慢走进了苌红军的心里……2003年3月15日,两人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没房没车,甚至连几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他们依旧居住在齐礼闫村的小屋里。但刘晓娟说,苌红军干活踏实从不说苦,跟着这样的男人生活,她心里踏实。

  1995年,17岁的苌红军初中毕业,他跟着村里人一道走出了荥阳市王村镇,稀里糊涂就到了北京。

  繁华的北京,让这位17岁的少年备受刺激、倍感鼓舞,他想在这里生存下来。

  就这样,他在北京市三里河路上的一家饭店落了脚。没特长,就在后厨帮忙,择菜、刷碗、端盘子……处处留心的他,三年后当上了厨师。

  2000年5月,由于父亲病重,苌红军不得不怀揣3万元辛苦钱,回到郑州。

  此后不久,他在南阳路与群办路交叉口附近的一个家具城租了摊位,销售家具。而他本人则租住在附近一个名叫刘寨的城中村,单间,月租金100元。

  让苌红军想不到的是,家具生意仅仅维持了半年,就以失败而告终,3万元打了水漂,最后连100元的房租都交不起。

  那时的苌红军,躺在刘寨的小屋里,想了两天,决定重新去打工。

  ●再次创业 让他走出了城中村

  在苌红军跑运输的两年中,恰逢郑东新区大规模建设,水泥、大沙市场潜力巨大,而在跑运输的过程中,他也积累了一批客户资源。

  于是,婚后不久,夫妻俩双双辞职。

  2003年7月25日,夫妻俩在航海路紫荆山路交叉口附近的五里堡村租了房子,他们的建材商店正式营业。由于他有资源、有市场,自己亲自送货,小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2007年,他们终于离开了城中村,在富田太阳城购买了80平方米的房子,还花了十几万购买了汽车。2010年,又在西郊购买了第二套房产,130平方米。

  如今,妻子刘晓娟负责建材生意,而苌红军则和朋友注册了一家公司,承接房地产工程。

  17岁,苌红军离开家乡闯世界;17年后的今天,34岁的苌红军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在城中村租房的日子虽然很苦,但这种日子又是一种激励,只要有梦想,只要愿意干,就一定会好起来。”苌红军说。一键分享到【网络编辑:李鹏勋】【打印】【顶部】【关闭】

  

分享到:
  • 新闻日本放还非法抓扣的14名香港保钓人士
  • 体育中超-国安主帅回击外界质疑
  • 娱乐淫魔门增重量级女艺人 曾演偶像剧(图)
  • 财经海口限购令遭破解:外地人购房零限制
  • 科技小米手机性价比真那么高吗?
  • 博客刘志军被捕细节存疑 我们怎样丢掉琉球
  • 读书民国艳舞表演(图) 战争中受尽凌辱的女人
  • 教育90后冷眼观美国高中:15岁被托运到美国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专家教你怎么配镜 劣质餐巾纸生产流通链
  • 女性凯特表妹登男性杂志 入秋必败明星单品
  • 尚品谁住在全球最贵富人区 七夕50款情人礼
  • 星座周刊自投罗网的一周 测试劈腿报应
  • 收藏错版奥运纪念币价翻倍 书画常见作伪手段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女友或成周克华作案帮凶 已被警方提审
    2. 2警方称周克华作案前会跟女友交流想法
    3. 3动画模拟周克华被击毙全过程
    4. 4民警称警号有变是穿同事警服否认周自杀
    5. 5日本逮捕香港保钓船上全部14名保钓人士
    6. 6记者采访无意中录下女子偷窃全过程
    7. 7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后现场视频首次曝光
    8. 87名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插五星红旗
    9. 9长沙警方称周克华白天泡网吧晚上睡墓地
    10. 10保钓人士戴手铐抵那霸 下船高呼爱国口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