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奇妙“婚恋课”

2012年08月19日04:19  新京报 微博

  原标题:日本大学奇妙“婚恋课”

  今年4月开始,日本著名国立大学之一的九州大学向大一新生开设了一门新课程——“婚恋课”。上“婚恋课”,不仅能“泡靓妹”、“泡帅哥”,与不同经验的社会人聊天以及谈论感情问题,还能集体出游,最后还可以“赚到”两分的学分。如此特殊的课程,计划定员20人的小研讨班,最终吸引九州大学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共150名学生选修。面对爆棚的局面,校方最后决定通过甄选面试,挑选合适的学生选修这门课程。

  1 为何会出现婚恋课程?

  晚婚不婚盛行 现实太复杂

  “婚恋课”全称为“婚学——大学从未教过大学生最重要的事”。九州大学助教佐藤刚史担任“婚恋课”讲师。

  佐藤刚史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少子化、高龄化,出现晚婚族和不婚族,这些现象在日本十分普遍,这也是日本面临的社会问题。由此,日本的人口面临持续减少,预计到2060年日本人口将减少到8674万人。2010年,满50岁还未结过婚的日本男性为20.1%,满50岁还未结过婚的日本女性约10.6%。

  佐藤刚史了解到,即便有晚婚族和不婚族,在日本,还是有许多年轻人将最宝贵的时间花在“婚姻活动”上,忙着为婚姻而活。在大学里,学习和找工作占据了学生们大部分时间,他们完全没有去为结婚和组建家庭做出设想。与此同时,离婚率和奉子成婚率很高。没到20岁就结婚的夫妇中80%奉子成婚,其实,在日本,20岁才算真正成年以及到了合法饮酒的年龄。

  如此社会背景和现实情况,激发九州大学开设了这门“教授爱和婚姻”的课程。

  除了九州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开设有“婚姻教育”课程,早稻田大学创办了“恋爱学”课程。这些课程基本上是采取老师教学,学生听课的公开课或讲座形式。

  在美国也有学习约会礼仪的课程,但“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普及的现如今,年轻人的交流能力和自我肯定感十分的低”,这是佐藤刚史的判断。

  在其看来,求爱困难,也许会变成全世界人之间共有的一种社会问题。

  2 为何按小班形式开设婚恋课程?

  小班更适合学生之间互动

  九州大学一年级学生六田麻穂在上完“婚恋课”后的报告中写道:“最初选拔时,参选的场景可以用壮观来形容。”有150名学生申请课程,最终只有29人申请成功,比事先限定的20人还超出了一些。选课的学生先进行了面试和自我阐述,通过这个环节的学生,最后通过“石头、剪刀、布”获得了上课机会。

  这门课主要面对大一、大二的学生的教养科目。九州大学科目中有一个分类为“少数人研讨班”,基本上只要是九州大学的教员都可以设课开讲。在九州大学,即便有人反对,还是可以开设新奇的课程。之所以限定人数?是因为诸如“婚恋课”这类互动性强的课程,更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展开研讨。

  有幸被选上的16名男生、13名女生中,其中包括对交流没有信心、不善交际的学生,也有像六田麻穂一样交往能力强,但是对恋爱持有“逢场作戏”态度,从来没有仔细考虑恋爱和婚姻的人。这些学生成为了这类异类课程的“主角”。18岁学生城户雄大解释说:“想要改变完全不主动的自己,所以参加了这个课。”

  3 婚恋课程有何主要特点?

  学生角色扮演体验婚恋

  九州大学“婚恋课”总共有15节课。根据交往、恋爱以及结婚中的一系列问题设置了12个主题来展开。

  在最初的交流训练课上,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假设两人作为夫妇来考虑夫妇间的规则,学生们一开始感到困惑和不安,“不知道怎么进行下去”,“不知道怎么开始谈话”。

  在课堂上,用类似“办家家酒”的方式,角色扮演的夫妇和恋人自己设定婚姻或恋爱状态;假设收入状态等基本情况;商量和确定夫妇规则——包括双方该做的家务、回家门限、生活风格等。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学习“婚恋”,对以后可能的生活形成一个具体的印象。

  4 婚恋课程教授“泡妞”技巧?

  上课重在丰富交际能力

  真盼着要学习“泡靓妹”、“泡帅哥”技巧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早稻田大学的“恋爱学”课程中提到“满分一百分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能够达到60分,那就交换电话吧”。

  佐藤刚史解释说,“婚恋课”并不是教授单纯的恋爱和结婚的技巧,而是希望通过改变和丰富学生的交际能力来学习爱和结婚的能力。课程最主要的部分是小组间根据当天的课题进行讨论,因为有“在这个教室里讲的话都不会泄露出去”的原则为前提,大家都会畅所欲言。

  对于“恋人条件,结婚条件”,日本人并没有将钱和家庭状况考虑在内,而是从容貌、性格、穿衣风格、气质、动作举止等方面设定选项。

  婚恋课程也并非仅有大学学生在课堂内“闭门造车”,其实每节课都会有社会人参与讨论,讲述和分享他们在求爱和恋爱结婚中的各种经验。这些人中包括跨国婚姻的人、助产师、曾经历过家庭暴力而离婚的人、单亲爸爸以及新婚夫妇等等。

  5 婚恋课程有何实际效果?

  “人生态度有所改变”

  “婚活”一词近年来在日本的出镜率极高,是“结婚活动”一词的简称。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以找工作的态度和行动力来找结婚对象,健身美容、参加各种婚恋和沟通活动、相亲约会,最后按照理想条件择优录取。

  佐藤刚史认为,如果大家都能掌握恋爱和婚姻这门学问,那相亲什么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据其介绍,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被伤害,因此不敢告白。参加“婚恋课”的29名学生在学期结束后都交了一份感想报告,一名男学生在“关于九州大学恋爱故事”的课后感想中表示绝对不当“草食系”男子或者喜欢玩暧昧的男人,爱就积极地去爱,“喜欢的就要全力积极地争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待感情的方式有所改变。

  如今,日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男性30.5岁,女性28.8岁,比35年前上升了3至4岁。对此,大学婚恋课程顾问马场纯子有自己的认识:许多人因为“年龄而带来的婚姻压力去参加‘结婚活动’,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在更早的年龄就得到解决”。

  “婚恋”课程15节课

  1 课程定位

  2 交流技能训练

  3 结婚是怎么一回事(上)

  4 结婚是怎么一回事(下)

  5 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

  6 恋爱是怎么一回事

  7 家庭暴力

  8 奉子成婚

  9 恋人和结婚对象的条件

  10 建立家庭之“钱和工作篇”

  11 建立家庭之“做饭和家务篇”

  12 婚恋学圣诞派对

  13 建立家庭之“人生规划篇”

  14 何谓成功的大人和女性

  15 总结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颖倩

分享到:
  • 新闻日本150人将赴钓鱼岛海域祭拜
  • 体育国安遭误判1-1辽宁 好球被吹帕帅险退场
  • 娱乐警方悬赏20万通缉李宗瑞 恐至少获刑10年
  • 财经统计局忧虑决策风险 急查地方经济数据
  • 科技小米手机性价比真那么高吗?
  • 博客国人为何富不过二代 炒房客在温州完了
  • 读书民国艳舞表演(图) 战争中受尽凌辱的女人
  • 教育网友热议:“新24孝”你能做到多少?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家庭急救箱必备啥 劣质餐巾纸生产流通链
  • 女性梦露背后的时装设计师 蜘蛛女红毯搭配
  • 尚品终极超跑警车盘点 私飞:富人出行新贵
  • 星座周刊自投罗网的一周 测试劈腿报应
  • 收藏80版猴票下跌1000元 奥运邮票下跌三成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女友或成周克华作案帮凶 已被警方提审
    2. 2警方称周克华作案前会跟女友交流想法
    3. 3动画模拟周克华被击毙全过程
    4. 4民警称警号有变是穿同事警服否认周自杀
    5. 5日本逮捕香港保钓船上全部14名保钓人士
    6. 6记者采访无意中录下女子偷窃全过程
    7. 7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后现场视频首次曝光
    8. 87名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插五星红旗
    9. 9长沙警方称周克华白天泡网吧晚上睡墓地
    10. 10保钓人士戴手铐抵那霸 下船高呼爱国口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