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以“文”化“人”铸文明

2012年08月19日04:49  光明日报
宜昌:以“文”化“人”铸文明

三峡大坝雄姿

宜昌:以“文”化“人”铸文明

获得“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的夷陵广场

宜昌:以“文”化“人”铸文明

文化地标

  文化地标

  屈原祠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彰显城市文化、塑造城市个性,把宜昌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旅的“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宜昌市市长李乐成:以文化人,推进宜昌向具有强大精神支撑和文化软实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跨越。

  主持人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软实力被推到了城市发展指标的最前沿。从城市的发展沿革来看,软实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文明城市创建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湖北宜昌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证明,文明城市,关键在于实现城市人文气质和市民素质的综合提升。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走进湖北省宜昌市。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以“文”化“人” 传承城市文脉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一代文豪郭沫若笔下的宜昌市,因其“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地理位置,被称为“川鄂咽喉”,享有“三峡明珠“的美誉。

  这里走出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这里走出了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这里走出了驰名中外的晚清杰出学者杨守敬;三游洞镌刻着前三游(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后三游(苏洵、苏轼、苏辙)流连忘返的千古绝唱,长坂坡留下了刘关张(刘备、关羽、张飞)驰骋疆场的雄风霸气;骚坛诗社吟诵着泥腿汉子的雅兴,峡江号子喊出了民族复兴的心声,撒叶儿嗬跳出了土家儿女的豪情……

  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说:“宜昌地区传统文化在承继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普及、繁荣,为宜昌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强的软实力。”

  宜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并名列榜首的“国宝”刘德培,宜昌拥有“中国谜语第一村”的青林寺……来自宜昌市文化局的数据:宜昌自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城市以来,端午习俗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峡江号子、长阳山歌、南曲等18个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经发掘整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省级的有38项,市级的53项,宜昌位列全国、全省第一。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宜昌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融入100多个景区景点,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扭秧歌,巴山舞,健身操……每当夜幕降临,在宜昌市区夷陵广场、10余公里长的滨江公园等处,群众文体活动缤纷上演,广大市民热情参与,乐在其中。

  以“文”化“人” 铸就城市文明

  2011年底,宜昌市历经15年的创建,喜获中国城市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在宜昌,以“文”化“人”已深入人心。城郊伍家岗区共和村农民党员曾维松,5年前看到富裕后的村民文化活动不多,就自筹资金购置设备和图书,还组成40多人的农民文艺演出队,在自家小院办起“村民俱乐部”。如今,这支农民业余舞蹈队已发展到100多人,经常被邀请到各地演出。

  以“文”化“人”催生先进典型。近年来,宜昌涌现出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乡村女教师刘发英,7年在网上募到善款340多万元,救助了1200多名贫困生。78岁的高级农艺师李文英退休后仍心系农民,离休不离岗,把足印镌刻在乡间,被誉为“农民义工”……今年来,“夷陵大禹”张宗淮、“挡刀民警”王劲松、“爱心妈妈”黄丽丹、“最美女教师”周玉兰等一批大义、大勇、大爱典型,共同构筑起宜昌的大德、大美。

  正是在身边楷模的感召下,宜昌市民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据介绍,宜昌年均献血人次超过4万,连续7年居湖北省首位。宜昌成立了“孙万清工作平台”、“元成突击队”、“刚毅车队”、“李文英工作团”等以道德模范名字命名的团体,促进了城市文明创建。在刚刚结束的高考期间,宜昌500多名的哥的姐自发地奔波在第8年免费接送考生的路上,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夷陵好人”李广佳担任会长的宜昌市学雷锋协会常年活动不间断,会员已发展到10000多人。

  以“文”化“人”,宜昌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搭建日常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现在,宜昌建起了10个新华书店、107个乡镇街办文化站、1297个农家书屋、1800多个村文化(图书)室,实现了县乡村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全市有200多支业余艺术团、演出队常年活跃在社区、乡村,每年送戏下乡进社区达1800多场,送电影2万多场,送书15万多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共同铸就传承美德、弘扬新风的精神高地。

  以“文”化“人” 亮出城市品牌

  在宜昌,一个又一个品牌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6月11日,江苏无锡,宜昌市民刘正国荣获第五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6月18日,中国文联组织吉狄马加、何建明、舒婷、扎西达娃等一批当代知名作家走进宜昌;6月21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端午文化节在宜昌开幕……

  文化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因此,宜昌的决策者注重从巴风楚韵的地域文化中锻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长阳巴山舞作为全民健身舞蹈在全国推广,秭归花鼓舞舞进北京鸟巢前,预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土苗兄妹”组合演唱的《花咚咚姐》获得第13届青歌赛原生态组金奖……

  据宜昌市文化局局长王永平介绍,宜昌文学艺术创作连续七届8件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据统计,宜昌有8个县乡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11个县乡获“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夷陵广场的“月月演”活动,获“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称号,成为文化惠民的金字招牌。自去年开始,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钢琴进社区”活动启动,已免费向社区、学校和基层文化单位赠送109架钢琴。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去年,宜昌市文化产业总值达到69亿元,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柏斯音乐集团、宜昌三峡广电总台等一批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再过三年,亚洲最大的钢琴城将会崛起在西陵之畔。文化繁荣提升宜昌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水平,近年来,这座文明之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走在湖北省的前列。(本报记者 夏静 通讯员 易石轩 蔡钧庭 徐栋)

  文化名片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

  文化产业亮点

  ■从1994年起,大型土家族婚俗舞剧《土里巴人》、少儿歌曲《雀尕飞》、《长江我的家》、《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土娃子》,电视剧《家在三峡》、广播剧《三峡移民第一村》、《中华鲟历险记》等8件作品连续七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土家族婚俗舞剧《土里巴人》和大型民族风情音画《楚水巴山》分别获文化部第五届文华大奖和第十二届文华大奖特别奖;

  ■《咂酒歌》、《长阳巴山舞》、《峡江船工号子》、《喊歌》等一大批优秀节目和作品荣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和大奖。

  专家点评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著名诗人 吉狄马加

  宜昌的变化非常大,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生机勃勃。如今的宜昌,除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也正蓬勃发展,巴文化、楚文化、三峡文化、三国文化交相辉映,宜昌精神中的“开放、包容”正好体现了巴楚文化的完美结合。宜昌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更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同时,通过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来增加文化的自强,悠久的文化资源丰富了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

  专栏编辑 杨 亮

分享到:
  • 新闻日本150人将赴钓鱼岛海域祭拜
  • 体育国安遭误判1-1辽宁 好球被吹帕帅险退场
  • 娱乐警方悬赏20万通缉李宗瑞 恐至少获刑10年
  • 财经统计局忧虑决策风险 急查地方经济数据
  • 科技小米手机性价比真那么高吗?
  • 博客国人为何富不过二代 炒房客在温州完了
  • 读书民国艳舞表演(图) 战争中受尽凌辱的女人
  • 教育网友热议:“新24孝”你能做到多少?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家庭急救箱必备啥 劣质餐巾纸生产流通链
  • 女性梦露背后的时装设计师 蜘蛛女红毯搭配
  • 尚品终极超跑警车盘点 私飞:富人出行新贵
  • 星座周刊自投罗网的一周 测试劈腿报应
  • 收藏80版猴票下跌1000元 奥运邮票下跌三成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女友或成周克华作案帮凶 已被警方提审
    2. 2警方称周克华作案前会跟女友交流想法
    3. 3动画模拟周克华被击毙全过程
    4. 4民警称警号有变是穿同事警服否认周自杀
    5. 5日本逮捕香港保钓船上全部14名保钓人士
    6. 6记者采访无意中录下女子偷窃全过程
    7. 7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后现场视频首次曝光
    8. 87名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插五星红旗
    9. 9长沙警方称周克华白天泡网吧晚上睡墓地
    10. 10保钓人士戴手铐抵那霸 下船高呼爱国口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