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最热城市 南京只排第八位

2012年08月20日09:07  龙虎网

  龙虎网讯 几乎每个夏天,媒体都要拿“火炉城市”出来说事儿:到底哪些城市是“火炉”,不同媒体列出了若干种版本;南京到底还是不是“火炉”,也被翻来覆去说了好多年了。现在好了,到底哪些城市的夏天很炎热,南京到底热到啥水平,终于有了权威数据做支撑——根据《人民日报》8月16日的报道,国家气候中心对最近31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清楚了:南京仅排第八位。

  到底热不热 不看高温看“指数”

  一座城市热不热,到底是靠什么判断的

  据报道,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根据1981年到2011年这3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我国主要城市的炎热指数、极端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要素,得出的结论是,近31年全国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这种数据分析才是靠谱的。”南京市气象部门一位专家说,这几年总是看到国内各种媒体比较城市气温时“很外行,完全不懂科学”,仅依靠哪座城市一年出了多少个高温日,出现了多少极端高温做判断依据。其实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把不同气候区的城市放在一起,比较温度高低,听上去就很滑稽——“就像小学时数学老师反复强调的,不同单位的数字不可以比大小!”

  另外,气象上反映热的指标很多,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等,但反映人体在周围气温环境里的舒适程度,还需要考虑空气相对湿度、高温的持续时间、风速、辐射等要素。

  因此,“炎热指数”的新概念诞生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主任、研究员张存杰说,炎热指数主要考虑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状况的综合影响,同时确定了炎热指数的计算公式。炎热指数值越大,人体感觉会越不舒适。气象专家将炎热指数达到85的那一天,确定为高温炎热日。

  城市炎热程度≠“火炉”城市

  这样看来,争论了很久的“火炉”城市名单,似乎终于尘埃落定了——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算得上官方和权威了吧

  可是张存杰表示,“火炉”城市没有确切定义和科学的标准,和这个城市炎热程度不是一码事儿。

  南京大学气象学老教授余志豪曾告诉记者:“气象学上没有‘火炉’这个术语,这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且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它容易让人误解为这是我国最热的城市。”

  三大火炉的说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南京、重庆、武汉被并称为“长江流域三大火炉”,后来传着传着,“长江流域”这个定语没了。专家认为,三个城市被称为“火炉”一方面因为夏季炎热,另一方面当时这三个城市南北通衢,知名度比较高,经济发达,流动人口也多,才使这一说法广为流传。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有气象学家通过“横向对比”得出结论:仅在长江流域,安庆、南昌、长沙、衡阳、郴州等城市的夏季高温日数就均超过“三大火炉”。

  其实南京这两年“脾气”没那么火了

  记者查遍国家气候中心网站,但在目前公布的数据资料中,没有看到南京及其他“上榜”城市的炎热指数,无法做城市间的横向比较。

  不过,如果纵向比较的话,南京这些年来还是能感觉到火爆脾气似乎有一点点改观。如果抽出高温数据做参考,南京和30多年前相比,明显有变化。

  根据气象学定义,如果夏季月平均气温超过29℃,高温日达到20天,最高气温超过38℃就可称为酷暑年。自上世纪50年代初到2000年以后,南京共出现了8个酷暑年,多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之后只有两个酷暑年,为1978年和1994年。但1980年后,南京“火炉”威力渐减,南京1997年、1998年甚至还出现了凉夏,最高气温连35℃都没有达到。

  再看2010年到2012年:2010年南京在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连续遭遇热浪袭击,一度连续亮起高温橙色预警,有时全天气温都在30℃之上,最高时出现了38℃以上的高温。

  2011年,因为有一个长达38天的超长梅雨期,加上台风和冷空气的袭扰,南京夏天的最高气温才35℃左右,所以去年的最高气温居然是由5月份意外出现的37.5℃夺冠。

  “热门”城市多了 专家很忧心

  采访中,还有专家担心,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原因,但更糟糕的恐怕是和城市病有关系。城市扩张、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骤增、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都会加剧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更多的城市跻身“热门”。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未来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将持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还会越来越明显。”张存杰强调,“人们会感觉到城市越来越热,炎热城市会越来越多。炎热程度排名靠前一点、靠后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高温热浪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危害,同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记者 王晟

  来源:新华报业网编辑:朱琳

分享到:
  • 新闻10名日本人非法登陆钓鱼岛
  • 体育英超揭幕阿森纳平 支柱投巴萨 利物浦0-3
  • 娱乐警方悬赏20万通缉李宗瑞 恐至少获刑10年
  • 财经楼市调控政策执行不力地区要问责
  • 科技电商大站鸣金收兵 网上已悄悄提价
  • 博客律师:男子为骗拆迁费与岳母结婚违法吗
  • 读书民国艳舞表演(图) 战争中受尽凌辱的女人
  • 教育网友热议:“新24孝”你能做到多少?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长期在外面吃饭会不会得结核病?
  • 女性8成妈妈遭遇重返职场难 法国时尚政权
  • 尚品不下农药就是有机葡萄酒? 不磨损的表
  • 星座周刊自投罗网的一周 测试劈腿报应
  • 收藏卡普尔文物走私案揭秘:牵涉顶级博物馆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女友或成周克华作案帮凶 已被警方提审
    2. 2警方称周克华作案前会跟女友交流想法
    3. 3动画模拟周克华被击毙全过程
    4. 4民警称警号有变是穿同事警服否认周自杀
    5. 5日本逮捕香港保钓船上全部14名保钓人士
    6. 6记者采访无意中录下女子偷窃全过程
    7. 7周克华被警方击毙后现场视频首次曝光
    8. 87名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插五星红旗
    9. 9长沙警方称周克华白天泡网吧晚上睡墓地
    10. 10保钓人士戴手铐抵那霸 下船高呼爱国口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