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职高毕业生到“工人院士”
优秀共产党员楷模李万君
这是一位年轻的“大师”,他用焊枪绘出一条从普通焊工到“高铁焊接大师”的神奇“天路”。这是一位资深的“讲师”,他的耕耘创造了一个培养大批拥有国际焊工资质、超前掌握中国高铁高端焊接技术骨干的培训传奇。“中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了我展示技能的舞台,我要把全部的热情、汗水和智慧都奉献给中国的高铁事业!”说这话的人就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楷模李万君。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转向架是轨道客车的核心部位,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安全。在焊接转向架构架的工作中,李万君必须屏住呼吸,不能咳嗽,不能与人交流,甚至不能随便眨眼。在围着构架行走的600毫米周长360度中,每时每刻都要变换身体的姿势……因为构架的焊接只允许修补一次,否则只能报废。这一操作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连机械手也无法替代。
李万君的绝活萌发于2007年。那一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主力车型,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股份投产。试制初期,转向架横梁与侧梁连接处的环口焊缝时常出现由于接头过多,造成铁水不熔合的惯性质量问题,一时成为制约转向架生产的瓶颈。李万君摸索出的“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在转向架制造中得到推广,成为中国研制高速动车组过程中诞生的不可多得的“绝活”。李万君作为党员攻难关、解难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因此得到印证。
2008年,长客股份从西门子公司引进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由于外方此前也没有如此高速的运营先例,转向架制造成了双方需要共同攻关的课题。作为轨道客车转向架焊接方面的领军人物,李万君参加了转向架焊接工艺评定专家组,并在其间发挥了高技能人才的特殊作用。李万君也因为在高铁制造中做出的特殊贡献,赢得了“高铁焊接大师”的美誉。
技能融入中国高铁事业
2002年,李万君在吉林省外办的组织下,到日本一造船厂工作了一年。在那里,李万君轻松解决了日方认为属于高难度的焊接难题——条立焊。这多少有些令长于精密制造的日本技术人员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竖起大拇指对李万君说“你是中国的高手”。在日本工作一年后,日本造船厂恳请李万君能留下来,可李万君谢绝了。
李万君成名了,他成了我们身边的一代“高铁焊接大师”。2011年2月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工人院士”。说起这些事儿,李万君诚恳地表示:“荣誉属于我所在的长客股份,属于那些和我一起工作的中国高铁的缔造者。是中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了我展示的舞台和今天的荣耀,我愿意让我的技能融入到中国高铁事业发展的每一道“焊缝”中,用我全部的热情、汗水和智慧为中国高铁事业的腾飞助力……
这就是一个职高毕业生到“工人院士”的传奇故事。李万君的积淀与胸怀将化作一种不可战胜的信念,并将永远在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楷模”的心中升腾!
(记者 解翔童/报道 长客股份供图)
闁哄懐鍎ゆ慨锟�鐠猴拷閻犙冨椤旓拷 | 閻炴稑濂旂粭鐔哥▔閹惧啿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