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退休教师卖房捐款
为帮地震灾区建起抗震小学,为了帮灾民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年过六旬的上海退休教师沈翠英,卖出了留给后辈的房子,又将仅剩的一套房子抵押了出去。四年来,这位为了慈善艰难前行的“上海奶奶”已经赔了近300万元,但是关于她“借慈善牟利”的声音却不曾中断。
9月13日,推销灾区农产品的“上海奶奶”门店终于开张,沈翠英告诉记者,她会用她的余生继续这份事业。
卖房建小学
沈翠英原本在上海黄金地段有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着,一套准备留给小辈,这几乎花了她半生的积蓄。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许多校舍倒塌,不幸的孩子在灾难中死去。沈翠英考虑再三,决定将那套准备留给小辈的住房拿出来赈灾拍卖。沈翠英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她卖房所得的450万元捐到都江堰灾区,建起了一所八度抗震标准的“尚慈翠英小学”。“上海奶奶”这个称呼由此从灾区的孩子中叫开,渐渐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捐款建小学后,沈翠英对都江堰灾区的关注并没有停止,她几乎每年都会去都江堰实地考察。2009年,沈翠英带着“上海奶奶”团队来到都江堰,团队内不少退休的媒体工作者向她提议:“把慈善当作事业来做。”沈翠英十分认同这个提议,她认为慈善事业要继续开展下去,就必须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经济。于是,她又将自己正在居住的、也是仅剩的那套住房,向银行抵押贷款400万元,帮助都江堰市8家企业恢复生产,并成立了“沈翠英专项基金”,创办了上海聚爱实业有限公司。沈翠英创办公司的原因,是她看中了都江堰的绿色特产——“红心猕猴桃”,她想帮助都江堰的农民把猕猴桃卖到上海乃至全国各地。
亏了近三百万仍不后悔
而在上海,“上海奶奶”开始办公司做生意这个消息传开,误会沈翠英借慈善的名声牟利的人很多。事实上,沈翠英的这门“生意”,都江堰的果农赚了钱,她的聚爱公司却连年亏损。
在“上海奶奶”门店开张前,聚爱公司设在一幢居民楼里,都江堰红心猕猴桃的知名度很低。沈翠英投了近200万元在上海地铁七号线和一些楼宇内做广告,收效甚微。“宣传上、管理上的经验缺乏成了致命伤,猕猴桃从都江堰运到上海却卖不出去,不懂得如何运输、如何储存,只能大批大批烂掉,一年就烂了一百多万元。
除了管理上的不足,沈翠英很快发现,猕猴桃的源头也出了问题,“我们在都江堰原本由当地人收购猕猴桃,但他们渐渐开始收购一些又小又僵的果子,价格又高,真正农民种的猕猴桃却没有收购”。今年,沈翠英扛住多方压力,亲自到都江堰果农的地里查看,直接从猕猴桃含糖度达标的农民手中购买。
经验不足让沈翠英的聚爱公司赔了近300万元。与之相反,都江堰果农依托聚爱公司得到了实惠,收入大幅提高,最高一户果农年收入达12万元。
当慈善和商业联系起来时,难免受人质疑。对此,沈翠英显得很坦然:“做好事不能没钱,没有房子再卖了,就只能做商业模式,如果赚了钱就可以拿去做好事,让事实来证明我们是怎么做的。”沈翠英告诉记者,这些年的亏损有她的儿子儿媳在支撑,“他们的事业做得不错,才使得我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来做慈善”。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