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麦客与国内大型超市昨“对接”
超市企业代表与东莞大麦客商场会员企业“对接”。 记者卢政摄
相关部门:希望借加博会之机促进企业内销
本报讯 (记者周睿鸣)一边是百余位国内各省、地市的著名超市企业代表,一边是数十家东莞大麦客商场的会员企业,他们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昨天,在东城大麦客商场,双方共同出席了加博会主要活动之一的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采购对接会。东莞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联合采购与对接模式正是为了让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能够在内销上有所突破。
大家联合起来做生意
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方见波在致辞时表示,2007年以来,东莞的加工贸易产业内销份额逐步增大:时年,这一数字为1300多亿元;到去年,这一数字已扩大到2479亿元。
方见波说,召开这样的采购对接会,是为了让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能够在走向国内市场上有所突破,而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正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
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秘书长顾国建说,为大麦客提供货源的台资企业,其产品以前多为出口;而现在,这些制造商们打造了零售终端,转向内销,在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下,这种商店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发言之前,大麦客执行总裁李春材顺手将一个拉杆箱放到了讲台上。他告诉与会者,这个在某著名国际品牌拉杆箱设计的基础上稍作改动的产品,现在是他到全国各地出差的伴侣。
然而,根据李春材提供的数据,记者发现:李春材展示的产品价格仅是某著名国际品牌产品价格的四分之一。
李春材说,同样是大陆的台资企业代工生产出的产品,消费者如想购买,还要花上好几倍的价钱,到国外兜上一圈。“你说冤不冤枉?中国人自己做的,要不要内需市场自己来享受?”他呼吁与会者联合起来做生意,不仅让消费者得实惠,而且共同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
相关新闻
大朗毛织企业抱团参展加博会
本报讯(记者代希奎 通讯员黄启穆)2012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加博会”)前日开幕。大朗此次组织了镇内19家知名企业组团亮相,涵盖了毛织、服装等多个行业。其中,大朗作为“中国毛纺织业名镇”,设立了专门的“大朗毛织馆”,是东莞市唯一一个展示特色产业的镇街。
据悉,有6家大朗毛织企业抱团参展首届加博会。大朗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6家企业有四个共同点:数字化生产程度高,都有自主品牌,均注重拓展销售渠道,均通过产业转移整合优势资源。
“零供高端对话”昨举行
本报讯 (记者陈臣)昨日下午,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组委会在加博会现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转型升级·创新流通”的“零供高端对话”。
这场“对话”活动围绕“零供关系”(即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关系)、“自有品牌的采购管理”等话题展开。
参会的零售商、供应商一一就话题介绍各自企业的做法和经验,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著名零售业资深专家黄国雄做了点评。